-
叶光富训练任务繁重:练到手抖拿不住筷子
戈壁滩的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东风航天城问天阁里,挺立着一个矫健的身影。
他就是航天员叶光富。这一天,他盼望了很久,也等待了很久。
一路走来,叶光富觉得足够幸运——从一名普通农村娃,成长为一名飞行员,后来又当上航天员。
身份变了,不变的是叶光富对天空的热爱。他曾仰望广袤天空,也曾在蓝天中追逐白云,如今又将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
11年逐梦飞天,而今一朝梦圆。作为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里最年轻的航天员,叶光富自信而又从容:“加入航天员队伍11年,我为梦想也奋斗了11年。为了这一天,我做了全方位的准备。现在,我对任务信心满满!”
这是叶光富第一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却不是他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5年前,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叶光富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其他5名航天员共同参加了欧洲空间局组织的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
在意大利著名旅游胜地撒丁岛上,随行摄影师拍摄下6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从洞穴中欢呼走出的场景。在此之前,他们经历了6天6夜、长达162小时的探险。
撒丁岛高山深处,存在巨大的喀斯特地貌地洞。阴冷潮湿的洞穴,险象环生。那里没有阳光,没有声音,连食物的选择也十分有限。这种与太空类似的极端环境,是评估和锻炼航天员能力的理想场所。
作为关键项目探测组负责人,叶光富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了2个洞穴、总距离约600米的勘测任务,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杰里科大厅,还发现一段长约500米的洞穴分支并获得该洞穴一处通道的命名权。
作为首次参加国际性航天员训练任务的中国航天员,叶光富凭着出色表现,赢得了世界同行认可。
对这次任务,随行摄影师评价:“叶光富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对叶光富来说,这是他工作与生活的常态。
与飞行员常态化执行飞行任务相比,航天员的职业生涯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
艰苦训练始终与航天员的职业生涯相伴。2010年,叶光富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基础理论课程学习、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出舱活动训练和救生训练等……凭着一股拼劲,他完成了8大类上百门科目的训练并通过考核。
自备战空间站任务以来,航天员训练科目更加复杂苛刻。最具考验的莫过于出舱活动水下训练。航天员会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戴好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充压后被吊车放到10米深的模拟失重水槽里。
这时候,航天员要进行舱外行走、攀爬、安装设备等操作。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航天员训练任务繁重,经常一下水就是6个小时。完成训练后,叶光富的两层手套和内衣都被汗水浸透。有时吃饭,他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筷子。
正如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所言:“破茧成蝶从来都是痛苦的过程,没有异于常人的毅力,是很难熬过来的。”
“11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这个过程对我们也是一种历练。人生精彩就是体现在漫长又艰辛的奋斗过程。”叶光富说。
准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叶光富有时忙得好几天不能回家。上初三的儿子在电话里对他说:“咱们都面临一场攻坚战,我们一起努力,打赢各自的战斗!”
金秋十月,叶光富航天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即将打响。
“10年间,平均每两年调动一次工作,辗转多个省份,飞过5种机型……”2009年我国启动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时,首批航天员李庆龙看到叶光富的资料时感慨道:“频繁调动工作却初心不改,依然挚爱飞行,他一定是对事业坚定执着的人。”
梦想因热爱不再遥远。如今,叶光富带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即将向深邃太空发起新的挑战。
(贺逸舒、安普忠、占康)
标签 中国航天- 原标题:叶光富训练任务繁重:练到手抖拿不住筷子
- 责任编辑: 李丽 
-
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成功发射
2021-10-14 19:19 航空航天 -
深蓝航天完成百米级垂直起降回收试验
2021-10-14 19:14 航空航天 -
巡天空间望远镜将择机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
2021-10-14 15:53 航空航天 -
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2021-10-14 15:39 航空航天 -
刚经历全球宕机,脸书一周内第二次崩溃
2021-10-09 09:09 大公司 -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21-10-06 17:57 -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3人获奖
2021-10-05 17:59 -
-
“长八”总指挥:2030年前我国将发射4000颗卫星
2021-09-29 14:50 航空航天 -
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51台
2021-09-29 10:51 能源战略 -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今年发射
2021-09-28 14:23 航空航天 -
中国人是如何让电视屏卷起来的?
2021-09-28 12:37 科技前沿 -
科大讯飞管理层调整:胡郁专注AI芯片、陈涛任言知科技副董事长
2021-09-26 23:25 上市公司 -
“腾云工程”空天飞行器模型亮相珠海航展!
2021-09-26 13:04 航空航天 -
跨越式突破!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2021-09-24 08:30 科技前沿 -
荣耀Magic3系列再出王牌:多主摄融合影像技术
2021-09-22 21:49 大公司 -
“美对华发动芯片战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病态”
2021-09-20 08:29 -
-
车规级芯片,中国还有多大差距?
2021-09-16 23:56 新能源汽车 -
手机“中国芯”冲击10%市场份额!
2021-09-16 17:20 5G
相关推荐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评论 113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111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401“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