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美国赠予中国的1克月岩被一分为二……
最后更新: 2020-12-11 09:41:0212月8日6时59分,嫦娥五号上升器受控落月。此前,嫦娥五号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将择机返回地球。
按照计划,中国将从月球带来约2千克的月球样品,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事实上,1978年美国曾赠予中国1克重的月球岩石标本。如今这1克月岩去哪了?
0.5克月岩。北京天文馆供图
0.5克用于研究
1978年,为推动中美尽快建交,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到访中国。为表诚意,布热津斯基随身携带了一份特殊的礼物——1克重的月岩标本。
这块岩石被浇铸在一块有机玻璃内。但这块标本是否真的是月岩?又是何时采集的?这些情况美国人均没有说明,只好由中国人自己来研究。在得到这份珍贵的月岩标本后,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听取了中国科学院的建议,决定把月岩研究的重任交给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欧阳自远。时年43岁的欧阳自远被急调入京,主持月岩研究工作。
这位日后被称为“嫦娥之父”的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原是天体化学家。在拿到这1克月岩标本后,欧阳自远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做研究。“中科院把它转交给我们研究。我们组织了全国的相关专家来看,先进行非破坏性研究,然后是破坏性研究。我们研究了岩石的化学成分、同位素、矿物质、位于月球上向阳面还是背阳面。研究总共耗损了半克。”欧阳自远向媒体表示。
“仅研究这0.5克石头,我们一共发表了14篇相关文章。”欧阳自远回忆道,“美国人都说,中国科学家,了不起!”如今,这1克月岩的来历已经完全弄清楚。这颗“黄豆”大小的月岩是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采自月球澄海东南着陆区的样品,属于高钛月海玄武岩。
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中新社发 中国国家航天局 供图
0.5克供展览
0.5克月岩由于科学研究被耗损后,剩下这0.5克月岩该保存在哪儿?
欧阳自远希望,剩下的月岩能够“让大家都看见”。想来想去,他觉得放进天文馆最合适。北京天文馆由此成为这半克月岩的“安家之所”。
为何选择放在北京天文馆进行保存?“那是因为北京天文馆是当时中国大陆唯一一座大型天文馆,即使到今天,全国也仅此一家。目前上海天文馆仍在建设当中。”北京天文馆原馆长朱进告诉中新社记者。
这座坐落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的北京天文馆于1954年开始兴建,1957年9月开馆迎宾。当时的北京天文馆不仅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
朱进表示,在欧阳自远等专家完成对月岩的研究后,剩下的0.5克转交给了北京天文馆保存。如今,这0.5克月岩被收藏在北京天文馆B馆一层的“月球—陨石展区”里,展区内还陈列有中国探月工程的相关展品。这半克月岩也被誉为北京天文馆的“镇馆之宝”,历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
“这0.5克月岩终究是别人的东西,不是中国自己采的。特别期待嫦娥五号月球采样任务顺利,希望以后可以有我们自己探测器带回的月球土壤或岩石样本放在北京天文馆向公众展出。”朱进感慨道。
北京时间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图为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分离后模拟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自家采”的2千克
对科学研究来说,美国赠送的1克月岩只是“杯水车薪”,中国科学家用起来只能省之又省。中国人何时才能登上月球,采集属于自己的月球样本?这个问题受到各方重视,月球探测工作也被提上了议程。
2004年1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立项。经研究决定,中国探月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已圆满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而嫦娥五号肩负着完成第三步“采样返回”的重任。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升空,赶赴“广寒宫”。它将经过11个阶段,20余天的在轨飞行,采集约2千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目前嫦娥五号轨返组合体已和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将择机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视频来源:中新视频
从1克到约2千克,一晃就是42年。再过不久,嫦娥五号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以半弹道跳跃式再入技术方案返回地球,最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份来自月球的“土特产”,正离中国老百姓越来越近。
- 原标题:1978年,美国赠予中国的1克月岩被一分为二……
- 责任编辑: 奕含
-
安徽高校获人类冻卵技术新突破:抑制冻融中低温损伤
2020-12-09 16:41 医学 -
航天五院回信嫦娥五号:你已经不是咱家最小的孩子了
2020-12-07 17:04 嫦娥奔月 -
高分十四号卫星发射成功,为一带一路提供信息保障
2020-12-06 12:23 航空航天 -
来自38万公里外的大片!对接全程影像回放
2020-12-06 11:08 嫦娥奔月 -
月轨交会对接背后:对接测试661次、样品转移测试518次
2020-12-06 08:14 嫦娥奔月 -
日本探测器“隼鸟2号”密封舱分离
2020-12-05 17:15 航空航天 -
NASA观测到近地天体:原来是54年前探月火箭助推器
2020-12-05 16:34 航空航天 -
20年攻克三大技术难关,潘建伟团队解说“九章”量子计算机
2020-12-04 18:23 科技前沿 -
-
美称孟晚舟可“部分认罪换回国”,华春莹:想到一本书
2020-12-04 16:28 华为 -
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
2020-12-04 15:06 能源战略 -
6年60亿公里,日本隼鸟2号终于要向地球“交货”
2020-12-04 15:00 航空航天 -
您的月壤已寄出,“骑手”嫦五正在路上
2020-12-04 07:15 嫦娥奔月 -
实现算力全球领先,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2020-12-04 07:09 科技前沿 -
“嫦娥”为何携草种漫游太空?
2020-12-03 17:52 嫦娥奔月 -
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脸识别信息
2020-12-02 19:24 大数据时代 -
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
2020-12-02 11:01 嫦娥奔月 -
“嫦五”落月 为何只拟获取2公斤样品带回地球?
2020-12-02 09:47 嫦娥奔月 -
核材料专家李冠兴院士逝世
2020-12-01 13:07 -
中国科协、民政部:支持科协学会适当发展港澳台和外籍会员
2020-11-30 21:59 香港
相关推荐 -
“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3次,美国总部都没听” 评论 63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评论 121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评论 69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评论 336“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评论 611为什么网上那么多人在骂伊朗,但他们却很少骂沙特?评论 258 赞 603砸了100万!三学霸不听劝不报清北,班主任心寒解散群聊,如何看待此事?评论 216 赞 34九三大阅兵彩排画面曝光:歼-16/20/35组成新编队,意味着有人掉队?评论 98 赞 215惹怒全网、害人无数,还在继续……评论 95 赞 136大家都在讨论砸窗对不对,却没有人讨论广铁违约在先,是不是应该承担违约责任评论 91 赞 227国足0:3输韩国,如果南通队和国足踢,能踢过国足吗?评论 87 赞 08广州地铁回应音乐教授带贝斯乘车被拒:行李尺寸超标不能进站,你怎么看?评论 86 赞 29日本对台湾的“皇民化运动”,遗毒至今!评论 83 赞 7810没空调的日子,怎么过来的?评论 73 赞 23最新闻 Hot
-
“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3次,美国总部都没听”
-
“对华出口复苏,形势相当乐观”
-
澳总理:周六出发,期待中国行
-
不到一周,美国又变了...
-
内塔尼亚胡当面“献媚”:提名您角逐诺贝尔奖
-
爱泼斯坦案烂尾?“客户名单”“监控一分钟”双双消失
-
“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就算美国报复,英国也不能断联呀”
-
“加沙清空计划”,以色列人都怒了:种族清洗
-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
二级巡视员薛燕落马
-
武汉市原市长周先旺被查
-
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永红,调任天津市委常委
-
大陆开新航线,岛内玻璃心又碎一地
-
杨彬被“双开”:追求低级趣味,沉迷打麻将
-
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
俄财长以中俄贸易为例:这是金砖国家的可靠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