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如何加速实现自主可控?
最后更新: 2020-10-20 11:26:12世界首台75cm超大孔径3.0T磁共振,打造医疗设备领域的“大国重器”
史上最大孔径3.0T磁共振 uMR Omega是此次联影医疗发布的重磅产品。据了解,联影医疗作为首个国产3.0T磁共振系统制造商,在磁共振超导磁体系统、梯度系统、射频系统等硬件方面等均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其于2015年推出的国产首台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一举打破国外专利壁垒,正式开启了国产磁共振系统的3.0T时代。
凭借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科研实力,联影医疗于今年在中国首次推出全球首台75cm超大孔径3.0T磁共振,革命性的75cm业界最大孔径,相较传统设备扩大了25%空间,从而为受检者提供“头等舱”般前所未有的宽敞空间和舒适体验,尤其让大体型患者、孕妇、幽闭恐惧患者等人群因此受益。uMR Omega拥有全球首创3.5MW梯度放大器与97 cm超大孔径净磁体,颠覆式的硬件创新为设备提供绝佳梯度性能与磁体均匀度,确保高质成像。
世界首台75cm超大孔径3.0T磁共振uMR Omega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联影医疗还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秒级”磁共振加速技术——ACS智能光梭成像,使全身全部位完整序列成像时间从传统的数十分钟缩短到100秒以内,不仅可在极短时间内捕捉图像,有效减少运动、呼吸造成的图像伪影,还能极大缩短了患者扫描与排队等待时间。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搭载ACS的联影医疗3.0T探索磁共振在15小时内完成268人次扫描,单日扫描量为普通放射科4-5倍。
中国首台9.4T动物研究磁共振,补齐我国生命科学仪器大设施短板
值得关注的是在生命科学仪器研究领域,联影医疗重磅推出中国首台用于临床前研究的超高场动物磁共振uMR 9.4T、世界首台用于临床转化研究的超高性能大型动物全身研究PET-CT uBioEXPLORER,两款业界新品一经发布即引起市场热议。
中国首台9.4T动物研究磁共振uMR 9.4T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用于动物研究的医学影像设备是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必备科学仪器。然而,在这一领域,中国企业长期缺席,相关核心技术和行业话语权缺失,全球TOP20生命科学仪器企业无一家中国企业。近几年来,屡屡发生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向国际仪器巨头维权的现象。如今联影医疗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战略布局,将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提供有力科研设施支撑,加快补齐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短板。
首次亮相的中国首台超高场动物磁共振uMR 9.4T 由联影医疗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 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紧密合作,历时多年、潜心成功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这款设备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和临床前研究领域中的小鼠、兔子、猴等小型动物磁共振成像,为转化医学提供强大科研平台。它在多个参数上实现了全新突破:最大梯度强度1000mT/m,最大梯度爬升率9000T/m/s,最大4倍SNR提升低温探头技术,可精准高清呈现活体动物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信息,助力动物模型的病理性与药理学研究,从而解决大脑与认知、重大疾病等领域的难题。
张强表示,未来,联影医疗将与中科院精测院长期合作研发,持续突破掌握更多更创新的超高场磁共振系统和技术。
5G、AI新技术助力公卫防控体系升级,互联网医疗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何以创新科技力量精准防控,助力公共卫生体系巩固与建设?展会上,联影医疗不仅带来了在疫情期间大显身手的一系列智能产品,如避免医患交叉感染的智能天眼CT、方舱CT、行业首款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等,依托联影云、AI和5G技术,联影医疗还全新推出了智能公卫分级防控解决方案,助力建设平战结合的智慧型公卫防控体系,为抵御未知风险做足准备。
现场,一款长达13米、承重可达25吨的车载天眼CT成为此次展会一大亮点。这一行业内首台大载重三轴客车车载天眼CT不仅能够成为战时随传随到、即停即用、适应任何使用场景的移动影像中心,平时还可用于基层体检、两癌筛查、肿瘤病人随访等检查工作,实现平战结合。据介绍,车载天眼CT配备了两重隔离方案,可有效避免医患交叉感染。第一重隔离是通过天眼AI系统,可自动摆位和定位,技师无需进入扫描间,实现无接触式CT扫
描。第二重隔离是双通道设置,医患通道各自独立、分离。双重隔离实现了“预防—筛查—分诊—诊断—随访”全链闭环管理。早在今年4月,联影医疗的车载CT就开进了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最大医院——迈蒙尼德斯医疗中心,24小时全天候为当地患者提供扫描。
业内首台大载重三轴客车车载天眼CT
结合5G与AI技术,联影医疗还带来了集 “设备+AI+云+医生集团”四位一体的智能筛查分级防控解决方案,实现快速影像检查、AI辅助筛查、云
联影智能公卫分级防控解决方案
与5G赋能基层分诊、疑难杂病远程专家诊断。疫情期间,这一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上海公卫中心,武汉火神山等全国近100余家院,实现远程诊断超过20000余例。联影医疗数字技术产业事业群U+医疗事业部副总裁高川介绍到:“疫情期间5G、AI等新技术发挥的力量超出了大家的预想,互联网医院的就诊量同比去年增长了700%。可以说,这次疫情某种程度为互联网医疗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我相信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 责任编辑: 吕栋 
-
习近平: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
2020-10-17 16:16 科技前沿 -
一加8T国行版发布,售价较海外低1300元
2020-10-15 22:11 手机 -
大规模推进5G带来能耗翻倍,如何解决?
2020-10-15 09:50 5G -
华为:中国已建规模最大5G,当前应聚焦网络体验
2020-10-15 09:29 5G -
中国计算化学奠基人刘若庄院士逝世
2020-10-09 14:37 -
AMD或收购赛灵思,交易价值超300亿美元
2020-10-09 12:59 大公司 -
“天问一号”将脱离地球轨道 向火星轨道靠拢
2020-10-07 19:43 航空航天 -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德美三位科学家获奖
2020-10-06 18:15 诺贝尔奖 -
白宫幕僚长:特朗普可能今天就能返回白宫
2020-10-05 20:53 -
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研发完成
2020-09-28 09:16 核电 -
报告: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超核电
2020-09-27 16:10 能源战略 -
一箭双星!长四乙一周内再起飞
2020-09-27 13:01 航空航天 -
二季度智能手机均价涨10%,中国5G手机出货量大增
2020-09-27 12:06 手机 -
“基建狂魔”再添利器!国产最大盾构机下线
2020-09-27 10:08 超级工程 -
“中科院解决卡脖子问题”靠不靠谱?
2020-09-26 08:19 -
科技部:我国已有4个新冠疫苗进入三期试验,进展顺利
2020-09-25 16: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继华为小米之后,OPPO也要造电视
2020-09-24 18:09 TMT观察 -
打造行业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
2020-09-24 12:26 华为 -
目前,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
2020-09-24 10:47 北斗照耀 -
华为轮值董事长:美国打压影响仍在评估,求生存是主线
2020-09-23 09:51 华为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