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们发现了4.3亿年前的古海参,并用“克苏鲁”命名
关键字:【文/观察者网 李天宇】
4月10日,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发布消息称,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出土化石时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
在对这些化石进行图像重建之后,科学家引用美国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著名怪物,将这个浑身触手的物种命名为“克苏鲁海参”(Sollasina Cthulhu)。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对浑身触手的“克苏鲁”化石的重建揭示了现代海参的怪异亲戚
牛津大学称,这块化石是由自然史博物馆领导的国际古生物学家团队在英国赫里福德郡发现的,距今已有4.3亿年历史。科学家们对这块化石进行了3D模型重建,然后得到了一个浑身都是触手的东西。
科学家重建的3D模型
根据模型绘制的复原想象图
研究小组称,这一物种所属的“Sollasina”是史前棘皮动物“海蛇函”(Ophiocistioids)的一类。它有许多“管足”触手,帮助它在海底进行爬行和捕食活动。
3D渲染还显示出该生物拥有一个“内环”,很可能是它体液系统的一部分。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在海蛇函的化石中发现类似的结构。
研究人员还表示,虽然这个化石只有3厘米宽,但长长的触手们会让它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一如那个年代的很多海洋生物。
有关这一物种的研究被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刊上,文章的共同作者杰弗里·汤姆森(Jeffrey Thompson)说:“为了确定这个物种与现代海参或海胆的联系,我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令人惊讶的是,研究结果表明它其实是一种古老的海参。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此物种早期演变中的变化,以及它是如何变成我们现在熟悉的模样的。”
海蛇函,图自维基百科
“克苏鲁”(Cthulhu)出自美国恐怖、科幻与奇幻小说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所构建的“克苏鲁神话”体系,也是这一体系的众多“邪神”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
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克苏鲁是一个沉睡在南太平洋底遗忘城市中的怪物,长着类人猿一样的身体和章鱼一样的脑袋,脸上还有许多触手。
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克苏鲁,图自维基百科
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在1937年就去世了,而他所创造的“克苏鲁神话”体系直到最近几十年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此次发现的古海参并不是第一个以“克苏鲁”命名的物种。
1994年,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名昆虫学家将他在加州发现的一种蜘蛛命名为“克苏鲁蜘蛛”(Pimoa cthulhu)。
2005年,又有在新几内亚发现的蛾类物种被冠以“克苏鲁”(Speiredonia cthulhui)之名。
克苏鲁的梗甚至被科学家们玩到了地球以外的地方。2015年,当深空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冥王星时,科学家们把冥王星赤道上的一块狭长黑暗地带命名为“克苏鲁斑”(Cthulhu Macula),这个名字是从一串“象征黑暗的神话生物”的名单中被公众选出的。
有趣的是,早在冥王星被发现之前,洛夫克拉夫特就在小说中提到过未知的第九行星,并将其写成外星物种“米戈”的栖息地。
“新视野号”拍摄的冥王星照片,左下角的黑色地区就是“克苏鲁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天宇
- 最后更新: 2019-04-10 18:32:48
-
OPPO Reno正式发布,售价2999元起,主打全能仍有遗憾
2019-04-10 18:15 手机 -
日本政府向4家手机运营商分配5G信号频段
2019-04-10 16:57 -
高通发布骁龙665/730/730G 首次采用三星8nm工艺
2019-04-10 13:55 -
华为完成5G能源方案联合创新测试
2019-04-10 13:54 -
日本4大通信商将向5G投资30000亿日元
2019-04-10 06:56 -
东航:已多次向波音提索赔
2019-04-09 21:42 航空安全 -
-
美国人的科学素养啥水平?
2019-04-09 17:54 中西教育 -
上海浦东新区:捍卫企业知识产权获戴森公司点赞
2019-04-09 15:39 -
Intel反击不利传闻:XMM8160 5G基带商用产品将如期于2020年推出
2019-04-09 14:59 -
外媒称华为或向苹果出售5G芯片
2019-04-09 13:20 -
500万像素、500mAh电池…努比亚靠它翻身有点难
2019-04-09 10:34 大公司 -
华为在日本展示自主设计研发的两款芯片
2019-04-09 09:55 华为 -
华星光电侧面证实:华为将推出电视
2019-04-09 08:40 -
芯片是怎样炼成的?这份科普简直有毒
2019-04-08 22:42 科技前沿 -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预增140%-170%
2019-04-08 22:15 -
进军自研芯片市场:新华三胜算几何?
2019-04-08 22:11 -
中国学者一周内两度发文:找到更多人干细胞“年轻因子”
2019-04-08 21:22 医学 -
中国学者发现新型红外隐身材料
2019-04-08 17:43 科技前沿 -
三星Galaxy S10指纹传感器遭破解 3D打印指纹即能解锁
2019-04-08 15:50 手机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7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5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