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发布 人们最想知道的十一件事情
关键字: 纽约时报十一件事情科学问题答案在《纽约时报》科学版块成立25周年的时候,也就是2003年,《纽约时报》就科学界最紧迫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5年后,问题发生了变化,同样,近期《纽约时报》推出了专题报道:“人们最想知道的十一件事情”,以下是主要内容:
1、宇宙仍然需要爱因斯坦吗?
物理学家在研究统一理论的过程中不再是统一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为现代科学设定了目标:寻找万物的最终理论,一个“统一理论”。他认为没有多宇宙的组合。
但在2017年夏天,《量子》在线杂志刊发了一篇标题为“没有物理定律”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罗伯特•戴格拉夫(Robbert Dijkgraaf)博士。 他写道,存在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可能性“景观(landcape)”,对于你做过的每一个好的或坏的梦,都有一个宇宙,每个梦都有自己所谓的基本粒子、力、定律和维度。
这一“景观”,也被成为多元宇宙,是弦理论学家的设想,他们在当前的科学想象中超过了爱因斯坦。弦理论将弯曲的宇宙引力和描述宇宙内部的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将自然界的基本成分想象成11维振动的微小能量弦。
对于一些物理学家来说,这幅“景观”是哥白尼革命逻辑的延伸,正如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我们的宇宙也不是唯一的宇宙。而对于其他的物理学家来说,存在其他宇宙的想法是一种认识上的荒谬,是无法证明的死胡同,是对爱因斯坦独特宇宙梦想的背叛。
粒子物理学家现在已经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筛选了数万亿次亚原子碰撞产生的碎片。大型强子对撞机是发现希格斯粒子的巨大机器。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证实希格斯粒子的行为符合标准模型的预测。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它没有揭示更深层次理论的差异,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期待的超对称现象。
法兰克福高级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萨拜因•霍森菲尔德(Sabine Hossenfelder)认为超对称是一种错觉。
不过宇宙学家们就他们标准宇宙达成一致,5%是原子,25%是暗物质,70%是暗能量。如果科学家想要什么礼物,那就是新的理论,可以将这些“标准模型”打破,为我们的存在提供新的线索。
2、我们什么时候能解决精神疾病问题?
生物学本来被期望用来治疗精神疾病,但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数百万的精神疾病患者。几个世纪精神病原因被归结为各种原因,从亚里士多德的“精神损坏”论到盖伦的“体液失衡”论。
过去的几十年,生物精神病学的出现,被期望可以详细描述大脑的异常问题,但这一目标尚未实现,但可能在未来实现。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斯坦利精神病研究中心主任史蒂文•海曼(Steven Hyman)博士说,研究人员需要和病人待在一起,进行更多的交流,没有精神病人,研究无法进行。
1998年修订的《精神病学领域指南》,它有效的排除了心理学方面的解释。研究人员现在可以使用整齐的标签,复杂的工具,包括:核磁共振成像动物模型、基因分析,用来指导对大脑的研究。精神问题变成精神疾病,然后是大脑疾病,这些可能是由化学失衡或基因引起的。但是实际的科学并没有支持这些解释,生物精神病学对患者的价值微乎其微。
不过这些工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两个指导方向:
1、精神病学的标准系统并不能很好地映射到任何共享的生物学上。抑郁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不同。2016年,布德罗研究所研究员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精神分裂症的发展与调节突触修剪的基因有关。
2、关于生物学的影响,基因遗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绝大多数数人来说,精神问题远远不是一个独立的原因导致的。
数百万精神病患者要么完全康复,要么学会一种让他们过上充实生活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痛苦。在未来,研究者不仅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遗传学,还需要自上而下的和精神病患者交流,
通过那些和精神病做过斗争的人来指导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建立一门科学来详细描述人类的精神痛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程小康
- 最后更新: 2019-01-16 14:14:37
-
小米高管:有信心拿下英国,用口碑赢得市场
2019-01-16 12:41 TMT观察 -
唯一参与嫦娥四号任务的香港院校,有哪些贡献?
2019-01-16 10:41 香港 -
日本与波音联手开发电动飞机
2019-01-16 06:56 日本产经 -
阿里云发布分布式语音2.0 将实现多种物联网设备语音识别能力
2019-01-15 17:50 TMT观察 -
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
2019-01-15 16:35 -
俄唯一太空射电望远镜与地面失联
2019-01-15 16:09 俄罗斯之声 -
南极冰盖下800米,中国钻取深冰芯
2019-01-15 13:13 南极探险 -
月球上长出第一株嫩芽
2019-01-15 09:20 嫦娥奔月 -
美方问他:中继星能否多留两年?我们探月也想用
2019-01-15 07:00 航空航天 -
美国以为在欧洲一呼百应 但就有人不配合:华为比对手好太多
2019-01-14 22:15 华为 -
-
国家航天局:目前在论证月球科研基地
2019-01-14 17:12 嫦娥奔月 -
贵吗?航天局:花费跟修一公里地铁差不多
2019-01-14 16:38 嫦娥奔月 -
叫板小米!三星将在印度推出新廉价智能手机系列
2019-01-14 09:57 手机 -
超低轨卫星降轨:日本花了1年,中国只花了1天
2019-01-13 10:12 -
华为最新回应:因个人原因涉嫌违反当地法律,终止雇佣关系
2019-01-12 21:10 华为 -
高通CEO:想提供芯片,先交10亿美元给苹果
2019-01-12 15:10 大公司 -
7nm制程工艺落后 英特尔临时CEO:我们有庞大潜在市场
2019-01-12 09:22 TMT观察 -
“说这个太空信号来自外星人,就如说天狗吃太阳不靠谱”
2019-01-11 20:50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贺电
2019-01-11 17:31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49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7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9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