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中国轨道发射数首次超美,后者年内无力反超
关键字: 轨道发射赶超【文/观察者网 徐乾昂】
今年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发展进步神速。尤其是在轨道火箭发射数方面,截至目前,据外媒数据显示,中国以36:34领先美国。
图自RocketLaunch
这让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 CEO马斯克不得不感叹:“中国在太空领域的进展令人惊叹。”
他表示,今年也是中国首次在轨道火箭发射数上超越美国。
而观察者网查阅长期跟踪各国火箭发射新闻的RocketLaunch网站发现,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内,中国还将有2次发射计划,而美国只有1次。这意味着年内美国已经无力反超中国。
美国专家:中国不是威胁,NASA可以寻求中方合作
24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转发了《科学美国人》杂志的有关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文章,并评论道:“中国在太空方面的进步令人惊叹,今年他们完成的轨道发射数量首次超过了美国。”
早前据新华社消息,嫦娥四号探测器于12月8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最终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科学美国人》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并未透露嫦娥4号的具体登月时间,但有美国专家预测,嫦娥四号将于2019年1月初实现登陆。
文章认为,嫦娥四号的发射不仅证明中国具备过硬的科学技术,同时还为“中国即正在成为新型超级大国”释放了信号,“这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
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图自新华社
同时,美国、印度等国均有自己的“月球探索计划”。对此,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格斯顿(John Logsdon)认为,不能仅仅把中国的探月计划视为一种“竞争”、“威胁”。
他甚至觉得,可以把中国视为“合作对象”。“与其把嫦娥四号看做对美国领导地位的一种‘威胁’,美国国会还不如让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多和中国合作,开创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太空)探索模式。”
无独有偶,美国太空政策分析网站“空间政策在线(spacepolicyonline)”编辑史密斯(Marcia Smith)也持同样观点。“NASA正愁想在登月火箭上装配后激光向反射器,或许NASA可以和中国合作,放一个在嫦娥五号上面。”(观察者网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曾透露,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预计在2019年发射。)
中美对比轨道发射数,美国年内无力反超
另一方面,据RocketLaunch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中国在2018年已经进行了36次轨道发射,美国以2次之差(34)位居其后。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和美国也位居各国轨道发射数的前两名。
三至六名分别是:俄罗斯(14次)、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11次)、印度(7次)、日本(6次)
未来一周内,数据显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还将在明天(25日)迎来年内收官之战: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将由长征三号丙火箭自西昌发射。12月29日,长征二号丁火箭将搭载鸿雁星座首颗试验卫星于酒泉发射。
美国方面,加利福尼亚州范德堡空军基地计划于12月30日发射德尔塔-4重型运载火箭。
也就是说,2018年中国计划完成轨道火箭发射38次,美国计划完成35次,将无法在年内超越中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轨道火箭发射的日程安排可能会改变。
马斯克称,这也将是中国进行的轨道发射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观察者网查询NASA数据,去年(2017年)美国实现轨道发射29次,俄罗斯21次;而当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并没有对2017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给出一个权威的数字,外界预测为20次左右——当年中国位列全球第三。
2016年,我国创下22次航天发射的记录,美国当年发射23次,俄罗斯仅17次。
如今中国火箭发射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月20日,该期刊发表题为“2018年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发射更多进入轨道的火箭”一文,称“中国的太空项目正在进入成熟期”。
文章强调,除了政府项目外,如今中国多家私营太空企业正竞相开展卫星发射业务。私人出资的太空初创企业正在改变中国太空产业。而即便没有这些企业推波助澜,中国也将成为与美国比肩的太空大国。
对于中国专家而言,今年是长征系列火箭“高密度发射”的一年,同时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今年头43天,长征系列火箭就完成了7次成功发射,平均不到一周实施一次发射,全年发射密度预创历史新高。当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表示,对于长三甲系列火箭,高密度在后续几年里将会成为常态。从2018年到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执行40次发射任务。
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说,面对高密度发射的挑战,火箭研制队伍将之视为压力,更将之视为动力。长三甲系列火箭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我国火箭探索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发展模式的重任。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杨毅强表示,如此“高密度”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火箭研制团队还将研制更大规模的商业型固体运载火箭,力争运载能力更大、发射成本更低、发射周期更短”。
另一方面,今年也有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试飞的例子。虽然最终未能进入轨道,但专家对此作出了肯定。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树范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蓝箭航天毕竟是一个刚成立三年的新公司,虽然最后发射不理想,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朱雀一号’的发射还是基本成功的,它走完了80%以上的路。比起Space X第一次发射在起飞25秒后失控,蓝箭航天第一次发射就迈出了三步跳,成功完成了第一级、第二级和整流罩的分离,实现了第三极的顺利点火和前期加速飞行。”
外媒统计中国2018年轨道发射时间表(截至12月23日)
1月9日,长征二号丁火箭一箭双星发射了高景一号03、04星。
1月11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北斗三号M7和M8发射。
1月13日,长征二号丁火箭搭载陆地资源勘查卫星三号发射。
1月1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小卫星,卫星精确进入预定轨道。
1月25日,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遥感30号04组卫星。
2月2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 “张衡一号”是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也是国家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
2月12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北斗三号卫星。
3月17日,长征二号丁火箭搭载陆地资源勘查卫星四号于酒泉发射。
3月30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北斗三号M09、M10在西昌发射。
3月31日,长征四号丙火箭搭载高分一号02、03、04业务星于太原发射。
4月10日,长征四号丙火箭搭载遥感卫星三十一号01组卫星及微纳技术试验卫星,于酒泉发射。
4月26日,长征十一号遥四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箭五星”,将 “珠海一号”星座02组1颗第二代视频微纳卫星(OVS-2)和四颗第二代高光谱微纳卫星(OHS-2)送入约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
5月4日,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于西昌发射亚太6C通信卫星。
5月8日,长征四号丙火箭搭载高分五号于太原发射。
5月2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简称地月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2018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6月2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过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高分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同时搭载的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01星也顺利入轨。
6月5日,长征三号甲火箭与西昌发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FY-2)。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轨道静止卫星,与极轨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
6月27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于西昌发射2颗卫星。
7月9日,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
7月10日,长征三号甲火箭于西昌发射北斗二号卫星IGSO-7。
7月29日,长征三号乙乙火箭于西昌发射北斗三号M5、M6。
7月31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8月2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北斗三号M11、M12于西昌发射。
9月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海洋一号C星是我国第三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颗海洋业务卫星。该星将与计划明年发射的海洋一号D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进行上、下午组网观测,大幅提高水色卫星全球覆盖能力。
9月19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北斗三号M13、M14,于西昌发射。
9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0月9日,长征二号丙火箭搭载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于酒泉发射。
10月15日,长征三号乙搭载北斗三号M15、M16于西昌发射。
10月2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自7年前成功发射海洋二号A星之后,太空中又添一位可靠的“海二兄弟”,开启世界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建设新征程。
10月27日,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在酒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微小卫星“未来号”发射升空,成为我国首枚发射的民营运载火箭,开创了中国民营火箭的先河。但由于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卫星最终未能入轨。
10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是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将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
11月1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西昌发射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11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西昌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
11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酒泉成功将试验六号卫星及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软件定义卫星4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
12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沙特-5A/5B卫星发射升空,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
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12月22日,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于酒泉发射,成功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虹云工程”首颗低轨宽带通讯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虹云工程首星首次将毫米波相控阵技术应用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能够利用动态波束实现更加灵活的业务模式。后续将以此卫星为基础开展低轨天基互联网试验与应用示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徐乾昂
- 最后更新: 2018-12-25 10:21:52
-
荣耀V20安兔兔跑分曝光:麒麟980满血破30万
2018-12-25 09:41 手机 -
《自然》预测2019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国“天眼”睁大眼睛远眺
2018-12-25 09:36 超级工程 -
全球值得关注的11家人脸识别机构:中国公司竞争力强大
2018-12-25 09:31 人工智能 -
要退出国内市场?HTC天猫官方旗舰店手机全下架
2018-12-25 09:27 手机 -
《财富》评年度智能手机:华为、一加入选,三星没落
2018-12-25 09:24 手机 -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升空,中国年内第37次成功发射!
2018-12-25 07:25 航空航天 -
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或将迎4年来首次下滑
2018-12-24 21:36 -
首日即破发 软银:弃用华为或损失千亿日元
2018-12-24 16:28 日本 -
1%!这是上月三星手机中国市场占有率
2018-12-24 10:17 -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纠缠态自检验
2018-12-24 09:31 科技前沿 -
捷克总理当面澄清:仓促决定停用华为是被误导了
2018-12-24 07:04 观察者头条 -
中兴新型手机折叠屏设计曝光:两块屏幕合二为一
2018-12-23 21:46 手机 -
小米Play24日发布:水滴屏 1699元 每月送10GB流量
2018-12-23 21:41 手机 -
诺基亚,下;华为,上
2018-12-23 12:15 华为 -
赛诺数据:荣耀8X系列连续三个月蝉联千元机销量冠军
2018-12-23 11:37 手机 -
三星“打孔”屏:前置镜头开孔位置依然可以触控
2018-12-23 11:19 手机 -
2018大变局|李彦宏的AI纠结和任正非的AI决心
2018-12-23 10:48 人工智能 -
诺奖新得主:《自然》《科学》上的观点九成不正确
2018-12-23 08:57 -
华为P30手机曝光:后置三摄 支持五倍无损变焦
2018-12-22 23:28 手机 -
8成国人在用国产手机!中国手机十年崛起路|智东西内参
2018-12-22 23:18 手机
相关推荐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02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05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7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32最新闻 Hot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