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李小龙回忆Mate系列心酸往事:连续几年没赚一分钱
关键字: 华为华为李小龙Mate华为新一代旗舰手机Mate 20系列已经盛大登场了,再次巩固了自己国产乃至世界旗舰机的地位,各方各面的进步令人赞叹,堪称唯一可在高端领域与三星、苹果一战的产品,但一切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美好。
Mate 20系列国行版在上海正式发布后,华为特意邀请了一批VIP用户,参观华为上海研究所,华为终端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也与VIP用户们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谈论了多个有趣的话题。
Mate 20系列能有今天的地位,绝非一日之功,事实上Mate系列的起步、发展也经历了各种波折,李小龙就讲述了Mate系列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
李小龙表示,一开始Mate系列不是华为的主力手机产品线,最初并非智能手机,而是面向美国市场的功能机,后来才从功能机向智能机、从低端向高端转型。
华为做功能机的时候,高通和联发科提供打包解决方案,很容易就能把产品做出来并上市,比如在美国,200多人研发就够,投资只需要几百万美元,而现在的Mate 20系列三款产品大概花了3.5亿美元,一个型号一亿美元。
华为第一次做智能手机的时候几乎完全不懂,从零开始,只想着要把拍照、续航都做好,但事实上当时整个业界都没有什么经验。
经过各种坎坷之后,Ascend P1总算上市了,口碑还不错,交付能力也不错,虽然算下来亏了几千万美元,但至少开张了。
↑↑↑P1
老用户应该还记得华为曾经有个Ascend D系列。事实上, D1和P1项目是同时开始的,D1规格更高一些,对当时的团队能力来说过于激进了,所有主要精力都在P1上,D1投入少,上市和交付都延期了,外观也不太令人满意,D1基本血本无归。
之后的D2也很失败,销量还不如D1,而且用了华为自己处理器海思K3V2,性能弱发热大,用户体验不好,很对不起第一批用户。
李小龙坦言,当时把产品做便宜很容易,走性价比路线最容易,华为曾经也一直这么做,尤其是品牌没有竖立起来的时候,卖性价比产品太容易了,甚至有人嘲讽销售团队,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如何突破呢?当时的市面上还没有大屏手机,于是华为就想做性价比不错、性能很好的大屏手机,跟三星、夏普等品牌差异化竞争。
第一代Mate于是应运而生,并在调研用户能够接受的极限屏幕尺寸是多大之后,定在了6.1寸,在当时可以说是超级大屏了,电池也直接做到了4000mAh,结果上市之后反响非常好,口碑很好,卖得非常好,在那时是唯一一个解决智能手机不能用一天的问题的产品。
↑↑↑第一代Mate
即便如此,第一代Mate备受的心酸也是不为人知的。李小龙坦言,手机行业其实很悲催,都是快消品,寿命很短,Mate当时口碑很好,但备货也很谨慎,不敢做很多。
李小龙指出,目前旗舰手机原材料的供货期是7-8个月,而且物料成本不像研发成本,是不可控的,四五千元的手机如果敢备货10万台,每天早上起来就得想着物料利息的巨大压力。
都说手机厂家喜欢玩饥饿营销,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没有提前7个月预测市场反应的胆量(目前的产品周期则是30个月)。手机行业是竞争最激进的,所有人都在往前跑,一不留神就会被别人超越,周期又很长。
李小龙承认,第一代Mate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无法确定到底供货量是饱和的,开始不购买,而等产能追上来之后,已经没需求了,第二代也出来了,必须把第一代尽快消耗掉。
Mate 7其实是跟Mate 2是同一年上市的,都在2014年。事实上,Mate 2其实是被迫做出来的产品,主要作用是华为首次把处理器和基带集成在一起,通信和功耗做得还是很好的,但仍然不敢多备货,第一代消耗一点就再追加一点。
至于Mate 7的产品命名为何如此跨度之大,李小龙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自己认为产品竞争力差距确实很大,而且要跟苹果当时的iPhone 6系列做数字对标。
李小龙承认,Mate前两代产品加在一起,不赔不赚,连续做了几年都没赚一分钱,不得不向兄弟产品线借钱发工资发奖金。
↑↑↑Mate 2
李小龙还谈了华为与保时捷设计、与徕卡合作的一些秘闻。
他表示,华为手机一直想往高端走,就想找一个品牌合作,联系过不少合作方。与保时捷谈了一两年时间,最初也是互相不了解,参观一次之后发现保时捷也注重研发和高科技,并认为华为未来潜力很大。
事实上,华为与保时捷合作的第一款产品并不是Mate 9,更早还有一款,但双方对这款产品都没有太大信心,发布前期都不太想合作了,最终分手,产品也胎死腹中。
当时华为手机的品牌影响力还是不大,而保时捷是做奢侈品品牌的,并不太契合,而当时对华为自己的品牌也没自信,觉得不会有人买单。
但之后双方都不死心,而且保时捷和黑莓合作之后就没做过高科技产品,于是又开始接触,到了Mate 9这一代又一拍即合,对方看了产品之后觉得非常棒,包括第一次在5.5寸和轻薄尺寸上做到4000mAh电池。
Mate 9保时捷设计的备货不多,原本打算一年时间卖完,结果很快就卖完了。
关于Mate系列的销量,李小龙笑称这已经成了商业机密了,而作为一个奢侈品牌,不太可能做成街机,保时捷设计版还是会限量,不会放开。
至于徕卡,李小龙认为这是一家非常传统、较真的、典型的德国公司,就像华为与保时捷合作,都认为对方是自己未来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但是现状不行,经过很多年在P9上才终于有了合作。
至于华为为什么重视拍照,李小龙解释说因为拍照是非常容易传播的东西,音质做好了不管怎么吹,都无法形成传播的口碑,用户不知道,九成用户感受不到,拍照就不一样了,发个朋友圈就行。
- 原标题:华为李小龙回忆Mate系列心酸往事:连续几年没赚一分钱
- 责任编辑:张建鑫
- 最后更新: 2018-11-21 19:10:12
-
高盛:云计算市场2021年将增至1160亿美元 形成寡头格局
2018-11-21 14:08 大公司 -
深度|借晋华DRAM事件解构我国存储芯片产业瓶颈
2018-11-21 14:08 科技前沿 -
台积电3nm工厂遇阻:耗电太惊人
2018-11-21 14:03 大公司 -
日媒:华为三星谁掌握可折叠屏 谁就主导市场
2018-11-21 11:02 手机 -
科技早报|赵薇黄有龙5年内不得当上市公司董监高 高盛调低苹果目标股价
2018-11-21 10:02 -
京东方建三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总投资1395亿
2018-11-20 22:33 商业 -
5G设备大规模出货:华为已出货1万个5G基站
2018-11-20 22:29 华为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秘新生造血干细胞在体归巢全过程
2018-11-20 16:15 科技前沿 -
小米计划12月初登陆智利市场
2018-11-20 15:09 手机 -
海康威视被曝受限于美国芯片,股价今日大跌超7%
2018-11-20 14:10 人工智能 -
iPhone XR销量不佳 苹果削减两家中国零件供应商订单
2018-11-20 12:53 手机 -
韩媒:韩国芯片制造商三季度占据全球DRAM市场份额75%
2018-11-20 12:53 大公司 -
科技早报|刘强东风波后首发声 三星承认手机业务危机
2018-11-20 09:51 大公司 -
一箭五星!中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及四颗微纳卫星
2018-11-20 08:50 航空航天 -
竣工验收!我国铀浓缩离心机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
2018-11-20 08:39 核电 -
三星手机CEO承认陷入危机 欲通过Galaxy 10和可折叠手机渡过难关
2018-11-20 07:42 -
华为已展示可折叠手机成品:由京东方提供,屏幕高达8英寸
2018-11-20 07:38 -
麒麟980性能表现大起底:既有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
2018-11-20 07:33 -
1年10箭18星,北斗的中国速度!
2018-11-19 23:01 北斗照耀 -
财报观察| 国际市场贡献超四成背后:小米在欧洲加速扩张
2018-11-19 22:32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