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芯中科胡伟武:只有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中国芯片才能成功
本文转载自“通信世界”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卡脖子”的困境,企业发展屡遭限制,“缺芯少魂”的局面给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在此过程中,国产CPU和国产芯片架构的推出,提振了产业信心。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中科)近20年来攻坚克难,勇攀芯片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推出龙芯3A5000和自主指令集架构LoongArch,给信息产业的“缺芯”困境带来了曙光。
如何才能从根源上破解“缺芯少魂”的困局?近日,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深度对话龙芯中科董事长、中科院计算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听他解读中国“芯”的自强之路。
龙芯中科董事长、中科院计算研究所研究员 胡伟武
“引进”还是“自主研发”?
多年争论终有答案
从2018年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开始,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强大的非市场压力。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美国将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信息产业发展受限,这让全社会日益关注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进程。
自主研发谈何容易。纵观当前芯片市场,“Wintel”(Windows+Intel)和“AA”(ARM+Android)体系称霸PC和手机端。与微软、英特尔、ARM、谷歌等国际知名企业相比,龙芯中科就像是襁褓中的婴儿,在夹缝中一点点积蓄自己的实力,不断成长。
从2001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团队以来,龙芯中科已走过20年艰辛路。胡伟武谈道:“龙芯通过20年积累完成CPU性能补课,CPU通用处理性能逼近市场主流产品水平,龙芯基础版OS在试错中趋于成熟,架构稳定,成熟度接近Windows XP的发展阶段。”在芯片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龙芯中科还攻下了指令集这一“高地”。2021年,龙芯中科推出完全自主指令集架构——LoongArch,标志着指令集系统架构承载的软件生态走向完全自主。龙芯3A5000采用最新的LoongArch指令集架构,与国内采用引进技术的CPU相比,在性能上优势明显。
“引进”还是“自主研发”,一直是信息产业争论不休的话题。而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自主研发的观点渐成共识。2006年我国定义了创新的3种模式——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然而原始创新因为周期太长,几乎得不到支持。2020年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及“以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这一科学论断终结了产业界关于创新模式的争论;但在实践层面,估计至少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自主创新才能初见成效。
另起炉灶
我国产业发展需建立第三套生态体系
芯片虽然“身材”小,却像是信息产业的“心脏”,关系到我国信息产业的未来,要建立真正的国产信息产业体系还需建立自主技术生态体系。从目前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据统计,我国工业行业的利润率普遍高于电子工业,如2017年我国工业利润率是6.5%,但电子工业的利润率只有5.4%。再比如,苹果2018年的净利润为595亿美元,而华为净利润为593亿人民币(约88亿美元),差距甚大。究其原因则是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如果要破局,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此,胡伟武直言:“在‘Wintel’和‘AA’体系占据全球统治地位的背景下,中国要想实现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就一定要打造第三套体系,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一旦建立了国产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就算用落后的工艺都能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命脉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硅谷的产品升级,则中国企业的产品也跟着升级。分析鸿蒙发展遇到的困境可以发现,产业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开发APP的人选择支持安卓生态还是鸿蒙生态,鸿蒙要想走向全球也面临类似问题,如果谷歌地图、推特、Facebook等APP不支持鸿蒙,鸿蒙如何走向全球?所以胡伟武强调,一定要建立国产信息产业生态体系。
未来龙芯中科如果要实现大发展,就要逐步走向开放市场,但这也会面临较大挑战。技术创新难,但更难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胡伟武讲道,定义芯片比研发芯片难,要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就要不断探索和试错,走螺旋式上升的道路,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走向开放市场,胡伟武选择了“以市场带技术”的道路。在科研院所研发芯片与面向市场研发芯片是截然不同的。在走向开放市场的过程中,龙芯中科遇到了数以千计意想不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龙芯产品的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龙芯中科用20年的实践证明:“以市场带技术”的道路是行得通的。2019年龙芯中科的芯片销量达到几十万片,2020年龙芯中科的芯片销量达到百万片,预计2022年后龙芯中科将逐步走向开放市场。
放眼未来
把脉国产信息产业发展的三大堵点
放眼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未来,胡伟武分析了行业遇到的“瓶颈”问题,而芯片及操作系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要实现畅通,就要先打通三大“堵点”环节。
- 原标题:大咖面对面 | 龙芯中科胡伟武:只有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中国芯片才能成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栋 
-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 动能不断增强
2021-07-17 07:37 中国经济 -
长江存储:不会受紫光集团破产重整司法程序的直接影响
2021-07-16 16:10 上市公司 -
央行:商业机构推出全球性“稳定币”将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2021-07-16 15:59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武汉上线
2021-07-16 09:58 金融圈 -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21-07-16 07:32 中国经济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明天开市
2021-07-15 21:06 政策风向标 -
智能手机业务增长近4倍,紫光展锐称5G时代必须回到中国
2021-07-15 17:03 科技前沿 -
6月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回落,外媒:楼市政策效果显现
2021-07-15 16:32 中国房市 -
商务部:将按照必要合理的原则审查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
2021-07-15 15:48 政策风向标 -
全面降准是为应对经济下行?国家统计局回应
2021-07-15 14:02 中国经济 -
李克强:此次审计发现违规倒卖大宗商品等问题线索,情节十分恶劣
2021-07-15 13:44 中国经济 -
新冠检测收入下滑,华大基因二季度净利润骤降超50%
2021-07-15 11:38 上市公司 -
市占率超8成霸主下架,网约车行业沸腾了!
2021-07-15 11:13 大公司 -
高算力芯片推动行业变革,2025年智能座舱渗透率将超75%
2021-07-15 00:02 汽车工业 -
TCL科技上半年盈利近百亿,同比增长7.5倍
2021-07-14 20:50 上市公司 -
银保监会:房地产贷款增速降至10.3%,继续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2021-07-14 17:25 -
上海:推动芯片设计进入3nm以下,突破光刻等核心设备
2021-07-14 17:24 上海观察 -
国新办吹风会:全国碳市场7月上线交易
2021-07-14 11:48 政策风向标 -
年内被罚超6500万,邮储银行身陷“违规深渊”
2021-07-14 11:23 上市公司 -
院士讨论:数据难以打通,如何解决?
2021-07-14 10:5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0“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