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RCEP其实促进了中欧谈判,美国没能阻止全球化
最后更新: 2020-11-26 08:38:44观察者网:您觉得RCEP签署后,欧洲与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会加剧吗?
黄平:RCEP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协议,签署RCEP的一些国家与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程度乃至尖锐对立甚至超过欧洲很多国家。过去几年中美关系出大的逆转当中,我们也不愿意打贸易战,更别说“新冷战”,但在蓬佩奥等的唆使挑拨下,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政策与做法在跟进美国针对中国方面比欧洲更甚。
所以,RCEP这件事本身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参与国在意识形态上也是各种各样的,这没有妨碍我们签署。
从我们的角度讲,中国与欧盟既是和平的伙伴、增长的伙伴,也是改革的伙伴、文明的伙伴,中国与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与和平的力量,彼此也没有地缘政治的冲突,虽然在意识形态方面,欧洲主体意识形态、主要国家的政治选择跟我们当然是很不一样的,它们与美国同属于“大西方”概念,但不论有没有RCEP,都是如此。
无疑,中欧在意识形态上会长期不同。我们寻求的是和而不同,彼此对话交流加文明互鉴;欧洲一些人要在人权问题上指责我们,一些国家的议会或机构发表什么决议、议案,指责我们的内政,对我们的台湾、新疆、香港问题指手画脚,也不取决于有没有RCEP。
观察者网:在特朗普执政时代,我们看到了比较明显的逆全球化潮流,您觉得此次RCEP的签署对于逆全球化是否能起到抵抗作用呢?
黄平:我觉得,逆全球化其实也是对全球化的一个反应。
全球化是个客观的过程,尤其“冷战”结束并进入21世纪后,明显加快了,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层面的差距,贫富悬殊,都有所扩大、拉大,有的人、有些国家、有些阶层的利益受损,代表他们的党团、议会、智库、媒体等就发出逆全球化的声音,这很正常。如果支持全球化的政党执政,也会出台有利于全球化的政策。
特朗普执政时期发动贸易战,也不仅针对中国,“美国优先”很大程度上是回到孤立主义,例如各种退群,但整体来看,全球经济、贸易、投资、服务、人员流动、信息共享,依旧是越来越全球化,越来越互相依赖,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防疫抗疫也是一个全球必须合作的重大议题,更不用说气候变化这类全球性挑战,只能通过全球方案全球合作来应对。
特朗普领导的美国重回孤立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只是受到了逆全球化的思潮抵制、阻碍,但全球化本身还没有停止,某些领域有所减缓吧。而拜登如果执政,美国政治时钟多多少少会往回摆,至少在气候变化和抗疫这两件事上,美国可能重回多边主义、全球合作。
更何况,欧盟本身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区域合作组织,因为有了跨越国家边界的区域合作,才有了欧共体、欧盟、欧元。此次RCEP,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参与其中,非洲也有非盟,阿拉伯世界有阿盟,区域合作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现象。因为全球化未必全部都是全球层面的合作与交流,也有很多跨国家、次全球层面的区域合作。
欧洲六国从1957年3月《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署,到后来如1967年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欧洲向一体化整体性迈向。现在我们大亚洲地区这么多国家、这么多人口、这么大的市场也开始建立区域合作,欧盟有什么理由来反对、抵制?他们是首个这么做的,而且区域整合程度、一体化程度比我们早得多、深得多。
各个区域内形成的区域间合作,使得全球化不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只是每次都要在世界层面、全球层面探讨合作的议题。我们中国是大国,从国内情况来看,也有各种小区域合作:京津沪、粤港澳、长三角,等等。从全球格局来看,世界潮流依旧是合作、交流、沟通、协调,这次抗疫就看得更清楚,没有区域的、没有国与国的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社会之间的合作,就不可能完全实现有效防疫,气候变化议题更是同一个道理。
还有,中国是千年古国,我们一直有庞大的人口生活在长江黄河这样的大的流域,靠个人、靠小集体没有办法应对洪灾、旱灾。原来有一种说法叫“大民族生活在大河流域”,像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为什么都能形成大民族、大国家、大社会,必须形成某种“合作”的概念和社会组织方式。而欧洲历史上一直被分得很小很碎,英法德就算是大国了,还有很多小国,但是他们分得越细、越小,就越发现并不都是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文化特色、政治认同,更不利于经济竞争和世界地位。所以他们就最先就建立了区域合作最先搞起了经济共同体。
当今世界诸多议题,最突出的是气候变化、防疫抗疫,各个国家出台怎样的具体政策,不同的技术怎么应用,社会组织方式怎么互相参考,怎么动员社区居民、医护人员与社会组织,包括我们现在讲的社会治理,都有很多再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合作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至少到目前为止,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全球化都会继续前行,逆全球化、孤立主义、保护主义都会有,但还不是大势所趋,美国这个最大的国家搞了4年退群,也没阻挡住全球化的步伐,而欧洲总体而言并不想阻拦全球化。至于个别国家、个别政策、个别政党、个别媒体发表一些右翼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的声音,那在欧洲是永远都会有的,我们不需要过分理会,更不必过于担心,还是要看大势,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白紫文 
-
韩执政党党首向王毅致信送花,引儒家经典
2020-11-26 08:13 中国外交 -
俄赴华航班190余乘客抗体检测结果完全相同,中方要求重检
2020-11-26 07: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加外长再次污称中方搞“胁迫外交”,我使馆:坚决反对
2020-11-26 07:17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超18万例,累计破1272万例
2020-11-26 06: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福克斯盯上拜登国安“新贵”:他接受过中国官媒采访
2020-11-25 22:54 美国政治 -
印度给中国产品使绊子 苹果“中枪”
2020-11-25 22:52 龙象之间 -
特鲁多被耍了
2020-11-25 20:36 -
中国人造的这座桥,可把印度急坏了
2020-11-25 20:15 龙象之间 -
暂停对华发货,澳酒商:像在棺材上钉钉子
2020-11-25 19:55 -
王毅晤菅义伟:经过多年努力,中日关系终回正轨
2020-11-25 19:06 中日关系 -
美学者:我渴望中国那样的自由
2020-11-25 17: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苹果高管摊上事了:送警察200台iPad,换持枪证
2020-11-25 16:29 -
她刚当选美众议员,就想“带枪上班”
2020-11-25 16:21 美国政治 -
印度再禁43款中国APP,中方:坚决反对
2020-11-25 16:13 龙象之间 -
外交部:英方一再配合美国打压中企
2020-11-25 16:04 不列颠 -
外交部:中日“快捷通道”将于11月30日正式启动
2020-11-25 15:40 中日关系 -
印国大党又一高级领导人死于新冠,莫迪吊唁
2020-11-25 14: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朝鲜发布出版物,展示洲际导弹核武器等军事成就
2020-11-25 13:10 朝鲜现状 -
拜登誓言“美国将重新领导世界”
2020-11-25 11:45 美国大选2020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
特朗普威胁上了:敢联手,就征更多关税
-
石破茂称将考虑“一切选项”回应,分析人士:日本不会反制
-
美国机器人企业集体上书:要想领先中国,必须要有国家战略
-
丹麦首相警告:特朗普没被吓倒
-
“打中国牌讨好美国,还有用吗?”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欧盟:备战备灾,存好72小时物资
-
石破内阁预计将不发表战后80年谈话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美财长放风,“金融核弹”要撤回?
-
特朗普还没死心,竟称:用TikTok换减税,中国不亏
-
美教授直说:看到中国领头,美国嫉妒了
-
砸了30亿欧元造的最现代化发电厂,德国炸了,还炸呲了…
-
特朗普声称“政治迫害”,白宫攻击:他是反特朗普黑子
-
下载量激增!“快加入吧,有机会被副总统拉进群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