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海波:小麦青贮,“事出反常必有妖”?
敏感的社会反应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多方了解,小麦青贮市场不大,今年不可能出现大范围的情况。笔者调查了安徽小麦种植区,也并未听闻小麦青贮的市场交易。看来,河南、山东等地的青贮小麦交易确实只是特殊时间、地点下的买卖,并非也不可能发展成为普遍持续的交易行为。
但是社会反应很敏感,围绕粮食安全作了众多解读。梳理一下,反对青贮小麦交易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无权论。
该观点认为我国耕地属于国有资源并非个人私有财产,目前由农民无偿使用,并且享受种粮补贴和各种扶持,因此需要承担粮食安全的使命和任务,并且小麦不是普通商品,是一种社会性的战略物资,是国家安全的一项基本保证。如果大面积地采取青贮操作,定会破坏整个安全战略规划,违背基本农田的初衷,违反相关的土地法。
二是短视论。
该观点批评农民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受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叠加影响,今年全球小麦供应趋紧。我国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玉米供应偏紧,进口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今年我国只有实现粮食稳产的目标,才能从容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卖青苗谋利就显得不应该了。
三是阴谋论。
有人认为,事出必有妖。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农民卖青小麦是西方大国与中国冲突的表现,是继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舆论战、生物战等之后,推出的粮食战。“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西方大国想方设法打破中国主粮自给平衡,从而试图控制中国……
资料图:新华社
关于粮食安全的四个意识
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有10%左右的小麦用作饲料。本来,我国主粮基本上可以自给,而近几年各种全球性风险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确实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对于粮食安全,敏感的社会反应属于正常的社会心理活动。
但是,对于分散而不知详情的网民而言,若不加思考地跟随所谓的“意见领袖”,很容易无意识地带来网络暴力。所以,有必要建构理性话语疏导社会心理。
对于如何判断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要有四个意识。
第一,国际意识。
受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战、作为全球第三大小麦生产国的印度近期遭受极端干旱天气等因素干扰,中国的粮食安全确实面临一定的潜在威胁。但总体而言,当前全世界仍处于和平与发展阶段,我国对外开放正常,粮食进口存在一定的国际周旋空间。并且国内也早有准备,前几年未雨绸缪地提出了“要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并且不断整治“非农化”、“非粮化”,实施耕地保护。可以说虽情况复杂,但我们已有应对策略。
第二,国情意识。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仍是当前最大的国情。反映到农业上面,仍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的分散经营为主;以亿万小农户为主,农业是家庭内部分工的结果,老人农业、兼业等现象突出;农业除了生产经济功能,还有生活保障功能;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自由进退的空间。特别重要的是,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特殊情况可以动员从事农业生产。
此外,如遇主粮不足,我国大部分山区可以种植土豆、红薯等杂粮,及时予以补充。我国也有存粮备荒的传统,我国现在小麦、稻谷库存可以食用一年左右,可以应对短期风险。
第三,市场意识。
我国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如今还在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而努力。国家一再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作用。关于粮食交易,国家虽设置保护价,但大多采取市场流通方式。也就是说,粮食流通是全国市场配置的结果。
当前,少数地区小麦青贮也是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是特殊条件造成青贮玉米不够的市场替代选择,并不存在广泛而持续的市场交易的可能性。没有买方主体,就没有交易对象,卖方主体也就不存在。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摸清供需双方主体的现实状况。
第四,大粮食安全观意识。
粮食安全并非只有主粮安全。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对于肉蛋奶及新鲜果蔬等的消费欲求越来越高。养殖企业综合各方面条件,只能用青贮小麦救急。换言之,如果让养殖企业提前售卖牛羊等,会不会影响中国的肉食品安全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上海虹桥火车站遇“离沪大潮”?全天出发旅客6000余人
2022-05-17 07:31 抗疫进行时 -
多地4月财政收入大幅下滑,除了疫情还有个主要因素
2022-05-16 23:19 -
成都楼市新政出炉:近郊区县住房不再纳入中心城区购房家庭总套数
2022-05-16 22:12 中国房市 -
北京一检测所资质遭质疑,官方回应
2022-05-16 19:51 抗疫进行时 -
一句“我是香港的”被批漏掉“中国”,洪金宝儿子回应
2022-05-16 19:49 香港 -
北京:本轮疫情存在两条独立传播链
2022-05-16 16:55 抗疫进行时 -
她一句“台湾必须是中国的”,绿媒又急得跳脚
2022-05-16 16:51 -
国家统计局:疫情短期冲击未改发展大势,政策加力反弹可期
2022-05-16 15:27 中国经济 -
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
2022-05-16 15:21 -
湖北红安:赓续红色血脉 做强红色旅游
2022-05-16 14:3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做强产业力促全民健身提质
2022-05-16 14:35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迈进
2022-05-16 14:2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台湾连续5天日增破6万,新增死亡29例
2022-05-16 14:26 台湾 -
特色农产品富乡村
2022-05-16 14:2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农民问能下地吗?河北磁县:全县静默,还不能办通行证
2022-05-16 13:43 抗疫进行时 -
三立这是明目张胆地胡说八道了?
2022-05-16 13:35 台湾 -
河南省林业局:亚洲象“莫莉”已送往昆明动物园
2022-05-16 12:03 观察动物 -
国家卫健委主任:提前规划准备永久性方舱医院等
2022-05-16 11:55 抗疫进行时 -
上海:5月22日起,公共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
2022-05-16 10:29 抗疫进行时 -
媒体:大火的NFT,防得住盗版防不住小偷?
2022-05-16 10:28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