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阳:俄罗斯是怎样把土耳其势力从黑海北岸和东岸挤出去的?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16:181月31日,双方停火;3月3日签订《圣斯特凡诺和约》。俄国建立了受其保护的“大保加利亚国”,并获得大片土地和巨额赔款。俄国的得手引起欧洲列强不满。同年6月到7月,柏林会议对和约作了修改,俄国仅得到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去的南比萨拉比亚以及巴统、卡尔斯等地。通过长达近两个世纪的战争,俄国扩大了疆域,其南部边界进到普鲁特河、黑海、高加索山脉一线;奥斯曼帝国则更加衰败,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俄土两国代表签署《圣斯特凡诺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加入同盟国集团对俄作战。俄军企图抢先攻入土属亚美尼亚,以粉碎土军的进攻计划。由Г.Е.别尔赫曼指挥的俄军高加索集团军主力“萨勒卡默什支队”越过边界,击退土军先遣队,于12月初前出至马斯拉哈特、尤兹韦兰、阿尔迪一线。由哈桑·伊泽特帕夏指挥的土军第3集团军(辖第9、第10、第11军)计划以第11军从正面牵制俄军,以第9、第10军向北经奥尔图、巴尔德兹对俄军萨勒卡默什支队实施深远迁回,切断其与后勤供给基地的联系,将其歼灭在萨勒卡默什地区并进而夺取卡尔斯和格鲁吉亚。此时土军整体实力(121个步兵营、22个骑兵连,共15万人、263门火炮)对俄军(114个步兵营、127个骑兵连,约10万人,304门火炮)略占优势。
12月22日,土军第9、第10军发起进攻,击退俄军奥尔图支队,25日攻占巴尔德兹,深入俄军主力后方。因道路崎岖,风雪交加,且指挥与协同不力,土军在进攻中遭受重大损失。俄军萨勒卡默什支队在土耳其第11军突击下,退守边境一线,并增调援军加强萨勒卡默什地域的防御。29日,俄军实施反击,至31日稳定了态势,并迫使土军于次年1月2日撤退。一天后俄军转入反攻,围歼土第9军残部,并于17日至19日将土军击退至原出发阵地。此役俄军以伤亡(含冻伤)约2.6万人的代价歼灭土军9万人(其中3万人冻死),为向土耳其领土纵深推进创造了条件。
随着“一战”的结束,帝国体制下的俄土军事博弈也随之“翻页”。战后俄土两个帝国均宣告解体,而在新的国家政权建立之后,黑海地缘博弈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俄罗斯版画:土耳其人在萨勒卡默什的失败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俄土军事博弈中,19世纪中前期历次战争中产生的战役诸要素在后续的战争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大兵团作战、线膛枪炮,以及铁路和战地电报通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武装斗争的规模扩大了,不同战区的战斗行动均在宽大正面和大纵深展开,彼此紧密联系,战争烈度高,持续时间长;在部队指挥方面,司令部的作用也增大了。
战术方面,后续战争显示了枪炮火力以及各兵种协同行动对夺取战役胜利的重要性、向新的战斗队形——散兵线转化的必要性,以及使部队学会利用地形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战争的经验还表明,必须用射程更远的火炮和能够发射重磅爆破弹的曲射火炮以及各种工程器材装备部队,并训练部队掌握野战工程学。交战地域的特点也促使产生了克服水障碍和翻越山脉,以及在这种条件下组织指挥部队的新方法。
结语
总之,从17世纪到19世纪,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亚等地区的控制权,前后开展了十次大规模战争,战火前后延续长达241年,是欧洲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系列战争。通过对这10场系列战争的观察与梳理,战役和战术层面的规律已在前文作了适当的阐述。最后笔者想依托自身的归纳与思考,总结出这一系列地缘博弈战争的三条战略规律:
第一,硬实力的比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缘竞争的结果。俄罗斯和土耳其两个国家,作为大名鼎鼎的“帝国主义链条薄弱环节”和“西亚病夫”,二者的绝对实力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是算不上先进水准的。但是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俄土地缘角逐中,俄罗斯逐步凭借着自身的实力,硬是一步步把土耳其的势力从黑海北岸和东岸挤了出去。在这个过程中,领土面积、人口数量、自然资源保有量和军事技术都不占优势的土耳其,在面对“弥赛亚精神”泛滥的俄罗斯的进取态势之时,经常显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
第二,两国角逐过程中,经常有第三方势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点也很好理解。黑海地缘角逐过程并不是完全在两国之间孤立展开的,无论是克里米亚汗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还是后来的英国和法国,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域也都曾深度参与俄土博弈过程当中,甚至某些时期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与俄土黑海博弈相关的第三方力量本身或其内部出现的一些状况,又极其容易被俄罗斯或土耳其利用,当成攻击或弹压对方的借口,最终上述情况发展到极致后,也无一例外成为了俄土地缘战争的导火线。
第三,不管是哪一方,在面对地缘竞争的局势之时,还是以利益导向为主。为了自身的利益,俄国与英法两国可以在支援希腊独立运动之时通力合作,共同打击土耳其的军事力量;仅仅过了不到三十年,同样是为了利益,英法两国又选择与土耳其合作,而对昔日的盟友俄国大打出手。而英法两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共同应对俄国的同时,也不妨碍两国之间“各怀鬼胎”,甚至激化矛盾。至于同时期前后英法两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如北美和非洲的殖民地范围内进行的竞争和冲突,本文就不作过多的讨论了。
更重要的是,上述三条规律在现如今的黑海地缘博弈,甚至俄乌军事冲突当中也仍然可以窥见一斑。无论是实力大不如前的俄罗斯面对身为北约成员国、且“泛突厥主义”思潮泛滥的土耳其的那种“力不从心”,还是黑海地缘博弈和俄乌军事冲突过程中表面上不易察觉、但却无时无刻不在“翻云覆雨”、搅动局势的“域外势力”,亦或是在上述过程中,北约内部国家因自身利益而产生的系列矛盾,从中都能隐约看到当年俄土黑海地缘博弈的影子。这也是我们以黑海地缘为基点,以俄土两国博弈历史为轴线考察相关深层次问题,并从中得出一些理性认识和结论的现实意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6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6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