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宾:我在英国《金融时报》发文的故事
最后更新: 2020-10-07 10:29:2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顾宾】
近两年多来,我在英国《金融时报》(FT)陆续发表4篇英文文章,主题分别涉及全球治理变革、“一带一路”、党和企业关系、知识产权问题。这些题目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以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展开讨论,自然在西方读者中激起剧烈反响。围绕每一篇文章,都发生了一些有趣、值得回味的事情。中国人在这样的西方主流媒体发文并不多见,我在此撷取四个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国内读者了解国际交流经验,并一窥世界风云变幻。
【故事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写给FT最早的一篇文章是在2018年2月。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在达沃斯论坛发表“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演讲。这篇演讲与习近平主席一年前在同一场合发表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形成鲜明对比。我当时敏锐察觉到,把这两篇重要演讲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可以预示国际社会未来发展走向。我在文中引用费孝通先生名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包容特质,不构成西方文明的威胁;中国乐于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智慧和最佳实践在内。我希望能够纠正西方对中国文化和发展道路的一贯偏见。
费孝通(1910—2005)
这篇文章见报后,引起国际社会较大反响。在瑞士日内瓦的一些国际机构内部引发了争论,欧盟的智库也邀请我去布鲁塞尔演讲。这儿单说一件趣事。FT转来一封读者来信,征求我的意见要不要刊发。信的大意是,我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并不新鲜;他写这封信,主要是想揭露我选用中文拼音Gu Bin署名,却隐瞒了德语本名Wolfgang Kubin。仅这一点,就生动地隐喻了这个世界发生多大变化!显然这位读者误以为我是德国汉学家顾彬了。我回信称,我和顾彬虽然同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供职,但不是同一个人;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比顾彬先生年轻很多。FT编辑本已相信那封读者来信,接到我的回信后,他庆幸自己作了这番尽职调查。早已进入古稀之年的顾彬先生去年从北外退休了,但他至今不知道,曾经有一封写给FT的信件,差点儿给他的声誉招致无妄之灾。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我们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写信的那位读者以及FT编辑的心态大概很无奈,他们以为发现了一个虽不愿接受、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一位德国人“背叛”自己的文明,在西方世界里为中国站台。虽然这个事实及时被我证伪了,但这种误解的出现,源自中国软、硬实力实实在在的提升。随着中国主张国际合作,与特朗普政府倒行逆施形成鲜明对比,一些过去一味批评中国的西方智库和学者,开始放下有色眼镜,正视中国的发展,客观上改善了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故事二】政府利用外媒发声很重要
2019年8月中美贸易摩擦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给中国扣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企图把贸易战引向货币战。我随即写了一篇文章——《究竟中国是汇率操纵国,还是美国是法律操纵国?》,驳斥这顶帽子不仅违反美国国内法,也不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法律。FT很快同意刊发这篇文章,并签了合同。随后他们又收到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一位副行长的同一主题稿件。FT版面非常珍贵,同一主题一般只刊发一篇。编辑向我坦诚,他们领导希望刊用央行副行长的稿件。他表示歉意,愿意支付违约费(kill fee)。我完全理解,没收违约费,转而把稿子投到别处。这位编辑还说,我以后再有稿件,请尽快投给他们,那意思是补偿我的损失。
其实在这件事中,我并没有损失什么,反而有所收获。我开始意识到,对西方媒体至少是FT来说,在选择来自中国的稿件的过程中,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优先采用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威发声,哪怕这样做冒着违约的风险。这个故事说明,我国政府部门完全有机会、也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外媒发声,阐释我国的内政外交政策,推进我国的国际发展合作主张。
2018年9月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FT专访,澄清“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不是“债务陷阱外交”。访谈鲜活生动,对遏制当时正在蔓延的国际谣言起到积极作用。今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FT发文阐述应对国际债务风险的中国方案——利用特别提款权(SDR)普遍分配机制补充低收入国家外汇储备,为G20谈判蓄势。这些都是利用外媒发声的成功案例。而2018年9月我国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和被美国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中国制造2025”,都不妨找外媒作一个专题访谈,利用外媒解释澄清误解,争取国际社会多数支持。
3月26日,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李极明(左五)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向孟方转交援助物资。 新华社记者 刘春涛 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美海军上将确诊,五角大楼高官集体隔离
2020-10-07 10:07 美国一梦 -
普京:本月中旬俄有望注册第二种新冠病毒疫苗
2020-10-07 09: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拜登:如果特朗普还带毒 就别辩论了
2020-10-07 08:40 美国政治 -
特朗普身边又一例阳性,曾力推限制中国留学生签证
2020-10-07 08:04 特朗普 -
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议长辞职
2020-10-07 07:23 -
美国新增42583例,累计超749万例
2020-10-07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朗普竞选团队发言人攻击拜登:没得过新冠,没有第一手经验
2020-10-06 22:29 美国大选2020 -
特朗普叫美国人别怕,美媒拆穿:地球上大概只有他有这种治疗条件
2020-10-06 22:02 特朗普 -
-
美国蓄意挑拨干涉中国和斯里兰卡关系 中方回应:小丑式做法
2020-10-06 20:14 中国外交 -
美媒:特朗普长子认为父亲这么干“疯了”
2020-10-06 19:18 特朗普 -
日本“经济界首相”笑评:特朗普是典型的自作自受
2020-10-06 18:01 特朗普 -
“美国队长”说了句大实话
2020-10-06 17:10 美国一梦 -
吉尔吉斯斯坦“白宫”被强占后…
2020-10-06 16:42 观察者头条 -
日美确认推进“印太构想” 蓬佩奥表情亮了
2020-10-06 16:26 日本 -
法俄美发联合声明:呼吁纳卡地区立即停火
2020-10-06 16:21 -
柬埔寨国王和太后来华
2020-10-06 16:19 中国外交 -
当着蓬佩奥面夸“一带一路”的克罗地亚总理,为什么会说那番话?
2020-10-06 15:41 一带一路 -
WTO闭门会议,中方和美印激烈交锋
2020-10-06 15:01 -
欧盟、捷克、加拿大造谣抹黑涉港、涉疆和涉藏问题 我大使回击
2020-10-06 14:28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24“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39“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2“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4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