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涛:不宜将低通胀直接等同于通缩
最后更新: 2023-04-19 08:33:14【文/管涛】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的通胀数据。当月,CPI同比增长0.7%,低于市场预期的1%,且较上月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增长0.7%,连续12个月小于或等于1%。
同日公布的金融数据再次大超预期。3月份,M2余额同比增长12.7%,预期11.9%,前值12.9%;社会融资规模单月新增5.38万亿元,市场预期4.42万亿元,同比多增723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
市场对我国陷入通缩的担忧再度加深,年内降息预期再次升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通胀疲软或低通胀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状态,通货紧缩更多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物价阶段性切换,不应将中长期低通胀担忧或前期的反通胀力量(disinflationforce)线性外推到通缩(deflation)。
低通胀不等于通货紧缩
国际上通常认为通货紧缩是指总体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更为严格的定义是“一个特征,两个伴随”,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伴随着货币供应减少和经济衰退。
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我国不论CPI还是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通胀,均只有个别月份出现了同比负增长,而且持续时间非常短,CPI同比下降仅有3个月,核心CPI仅有1个月。同期,我国M2持续同比正增长,2022年7月以来同比增速更是维持在2016年5月份以来的高位;GDP也仅有2020年一季度和2022年二季度因疫情严重冲击,出现过短暂的同比负增长。
2022年,在全球CPI通胀高达8%以上的情况下,我国全年通胀只有2%,说明我国反通胀力量较强,而不能说是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今年一季度我国CPI累计通胀同比增长1.3%,核心CPI增长0.8%,仍属于低通胀的范畴。
我国通货紧缩的压力主要体现在生产端。今年3月份,PPI同比下降2.5%,降幅环比扩大了1.1个百分点,且连续6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一季度累计同比下降1.6%。这一方面反映了基数效应。2020年~2023年一季度,我国PPI四年复合平均累计同比增长2.1%,仍属正常。另一方面反映了输入性的全球反通胀力量。去年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粮食、能源价格高企,推动全球高通胀回归。
今年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主要央行货币紧缩等作用下,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通胀可能延续下行趋势。再一方面推动中下游企业盈利改善。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PPI与CPI增速剪刀差重新逆转,有助于中下游企业成本向消费端的传导。
然而,PPI负增长不符合通缩的一般定义,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局部的通缩。正如当前我国整体CPI通胀温和,但食品CPI通胀较高,只能称之为结构性通胀一样。去年全年,我国食品CPI2.8%,较整体CPI高出0.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食品CPI为3.7%,较整体CPI高出2.4个百分点。
鉴于食品支出占到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三成左右,故群众真实感受的通胀程度要高于CPI数值显示的通胀水平。同时,我国政府也多次强调要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再通胀动力(reflationfactor)正在逐步蓄力。去年超预期因素叠加房地产周期下行对国内经济的拖累非常大。从软数据(问卷调查)上看,制造业PMI、居民未来就业、当期收入、银行家和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均处于绝对的低位,61.8%的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占比连续七个季度上升;从硬数据看,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和社会零售当月同比季度均值较上一季度均有明显下滑,且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虽然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努力支撑内需,但固定资产投资在房地产投资拖累下继续下滑。今年一季度,实体经济信心已经有明显改善,制造业PMI指数攀升至十多年未见的高位,居民储蓄意愿有所下降,收入和就业感受也有所改善。
去年初以来至今,我国宏观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据社科院数据,去年我国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上升3.6个百分点,涨幅仅次于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和2020年新冠疫情。这还没有包括地方政府稳增长的努力。
今年3月,M2同比增速较2021年底上升3.7个百分点至12.7%,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2021年底上升0.2个百分点至11.8%;前3个月社融累计同比多增2.47万亿元,超过2020年同期水平。除了没有特别国债,定向货币政策工具、新发3000亿元金融债和调增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等措施相继出台。今年3月中旬,人民银行再次全面降准25个基点,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和加码稳增长。
总量上看,不管是货币通胀理论还是财政通胀理论,结果都不应该指向通缩。流向上看,此前市场热议政府和国企等部门的资金流向民间部门,可能还未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去年,金融机构新增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17.8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较2015~2019年均多增11.63万亿元,较疫情后的2020~2021年均多增7.24万亿元。然而,如果不考虑储蓄分布不均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等因素,防疫措施优化、居民预期好转和房地产逐渐企稳均有利于超额储蓄释放。
- 原标题:管涛:不宜将低通胀直接等同于通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上海车展,为何独缺特斯拉?
2023-04-18 19:07 观网财经-汽车 -
珍酒李渡冲刺“港股白酒第一股”,去年业绩增速为何急刹车?
2023-04-18 17:40 观网财经-金融 -
业绩被苹果“砍伤”,歌尔股份:已充分反思、吸取教训
2023-04-18 17:13 观网财经-科创 -
“惊掉下巴!”英国医院曝出6500起性侵丑闻,受害者包括儿童
2023-04-18 15:20 不列颠 -
卢拉重拾大国雄心的阻力是什么?
2023-04-18 09:20 中国-拉美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境外银行类机构投资者可直接入市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
2023-04-17 20:13 观网财经-金融 -
中国移动股价破百再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2023-04-17 15:11 观网财经-评论 -
巨星传奇四度闯关IPO:业务严重依赖周杰伦,减肥咖啡被疑“智商税”
2023-04-17 11:35 观网财经-金融 -
捷克人又双叒上街了,要求亲西方政府下台
2023-04-17 09:51 欧洲乱局 -
多家银行向员工“追薪”,有银行追回5800万元!
2023-04-16 20:29 观网财经-金融 -
国家发改委:全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
2023-04-16 17:48 观网财经-宏观 -
点名Shein、Temu,美国会下属机构又盯上了中国电商?
2023-04-15 20:23 -
国家统计局:3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
2023-04-15 10:07 观网财经-房产 -
马克龙访华后发生了什么?
2023-04-15 08:39 -
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3-04-14 18:24 观网财经-金融 -
工信部要求腾讯坚决避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023-04-14 17: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被乌克兰列为“国际战争资助者”,小米:强烈反对
2023-04-14 16:07 观网财经-海外 -
薇娅2200万拿地,买楼盖楼成大主播标配?
2023-04-14 15: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淘宝天猫,进入独立作战时代
2023-04-14 15: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锅圈拟港股上市:减少加盟商折扣后扭亏为盈,是否可持续?
2023-04-14 13:36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67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98“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普京阅兵式演讲:绝不接受歪曲历史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