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志凯:西方对俄罗斯咬紧不放,却对以色列“网开一面”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54:44新一轮巴以冲突正愈演愈烈。当地时间10月17日,加沙地带北部阿赫利阿拉伯医院遭遇空袭,造成重大平民伤亡,震惊全世界。
以色列军方与哈马斯就事故责任各执一词,伊斯兰世界大多认为惨剧系以色列空袭导致,多国掀起激烈的反以、反美浪潮。在美国及西方国家,从大学校园、国会大厦到政府内部,因巴以问题产生的分歧与争吵加剧了本已十分严重的社会撕裂。
该如何厘清巴以问题的是非曲直?美国等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为何会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巴以冲突如何撕裂西方社会?就相关问题,观察者网对话了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博士。
【文/高志凯,对话/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法新社评论,加沙爆发的血腥冲突“撕裂了全世界,让西方被孤立”。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要求停火的决议草案,因为美英法日四国的反对而未能通过。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巴以问题上越来越处于被孤立的状态?
高志凯:西方国家从一开始就把哈马斯定性成恐怖组织,认为哈马斯的所作所为是对以色列国家主权的侵犯、对以色列平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攻击。然而从哈马斯、巴勒斯坦民众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角度来说,他们并不这样看待巴以冲突。我认为有几个原因导致了双方的观念差异。
首先,谈巴以冲突如果只看一时、片刻发生的事件,将始终分不清孰是孰非。巴以冲突有其特定的历史经纬。以色列建国之前,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人口的绝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犹太人占绝对少数。巴勒斯坦人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了几千年。至于犹太民族,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被古罗马灭国,此后流落到世界各地,他们作为一个民族失去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二战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希望复国的海外犹太人同当时统治巴勒斯坦的英国达成协议,英国当局同意让海外的一部分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居住,但并没有承诺他们可以建立国家,或者是把这片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赶走。由于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了种族灭绝式的迫害,600万人丧命于德国纳粹之手,在国际上引发了巨大震动,犹太人的命运也引起许多国家的同情与关注,所以才导致联合国最终作出决议,同意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推进“两国方案”:拿出一块地由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至于在当地居住了上千年的巴勒斯坦人则建立巴勒斯坦国。
“两国方案”的出发点是好的,确实以务实的方式为当时流离失所、经历上千年坎坷的犹太人民族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解决方案。但是“两国方案”执行过程中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未能充分尊重当地巴勒斯坦民众的权利。它只是通过一纸文件宣布,以色列可以在这块土地上建国,但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同意了吗?他们被赋予投票权、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意见了吗?
巴勒斯坦人当然不同意欧洲的犹太人迁居到自己的家园,而巴勒斯坦周边当时有许多已经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他们也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于是,此后陆续发生了五次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战争。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坚决支持以色列,导致阿拉伯国家屡战屡败,巴勒斯坦的土地长期被以色列所占领。至今形成的情况是,过去名为巴勒斯坦的土地,绝大部分已经被以色列占据,而且犹太人口占绝大多数,这彻底颠倒了1947年以色列建国时当地的人口和土地结构。
如果不提巴以冲突的历史经纬,就始终搞不清楚到底谁对谁错。数十年来,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民众的合法权益是视而不见,肆意践踏。从1947年至今,许多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怀着几代人的仇恨。在这轮冲突中,以色列政客与军方也没有平等地对待巴勒斯坦人,他们的观点是以色列国只有义务保护本国公民,没有义务去保护巴勒斯坦人的利益,那是巴勒斯坦社区管理者的义务。也就是说,以色列有意无意地将巴勒斯坦人划作另一类人,不是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原先的合法主人,而是把他们看做二等人,这绝对是很过分且违反国际法的。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不能因为遭遇了恐怖袭击,就对平民进行打击报复,甚至断水、断电、切断生活物资的运输。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这种行为构成了战争罪。中方的表态也是强调,“以色列的行为已经超越自卫范围”,实际上是远远地出格了。
加沙城一家医院遇袭,造成至少500人死亡。图自法新社
当地时间17日对加沙浸信会医院的轰炸,造成了数百人死亡,这样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一定要在历史上有个定论。现在部分西方媒体已经开始发动宣传攻势,放出各种谣传,有的说根本查不清楚是谁干的,炸了就炸了,没有确凿的证据。其实也不一定,因为不管是火箭弹还是航空炸弹,只要仔细调查一定会留下痕迹,包括现场的碎片、各种视频音频等等。
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但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以及世界上加起来100多个国家都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正当权益。巴以冲突让全世界的态度出现了分化,一边是有些西方国家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哪怕是对加沙地区断水、断电、断网。另一边则是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联合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和其他的全球南方国家。中国这次的做法也有声有色,即呼吁所有伊斯兰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统一行动,保持团结,不要被西方国家分裂,发出明确统一的声音。
阿拉伯国家的一个弱点就是在关键时刻往往不团结。这背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阿拉伯国家彼此国情不同,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他们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也不一样,有的国家深受西方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阿拉伯国家需要妥善处理各自对这场冲突的立场,不然会导致雪上加霜的结果。
俄罗斯的立场也很关键。首先,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前苏联的犹太人分好几批移民到以色列,所以现在以色列总人口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从东欧移民过来的犹太人,包括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批人的受教育水平都很高,有音乐家、编辑、银行家等等,他们回到以色列后非常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俄罗斯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对以色列国内政治的影响力。这一次俄罗斯挑明了自身立场,反对以色列剥夺巴勒斯坦人的权益,呼吁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
目前看来很明显的是,巴以冲突已经沦为大国博弈的一个棋子,实际上升级成伊朗、叙利亚等部分中东阿拉伯国家为一方,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为一方的对立。不管以色列有多强大,没有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在背后无条件支持和偏袒,以色列也下不了决心同整个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交恶。这是它自1947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在历次中东战争包括这一次巴以冲突中行事的底气。
最近一年多以来,尤其是中国斡旋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重建关系后,美国担心自己在中东的势力越来越小,所以他豁出去了,拉着以色列一定要推动沙以建交。但最近一年半以来,美国做了很多工作,前不久甚至传出风声,美国、以色列已经同沙特基本谈妥了,沙特同意认真考虑建交谈判最后的关键细节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从巴勒斯坦人的角度来说,他们真的是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自1947年以来,它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小,失去的土地越来越多,人口也越来越多。许多巴勒斯坦人流亡到世界各地,包括在半岛电视台,我认识好多来自巴勒斯坦的工作人员。过去5年到10年的巴勒斯坦驻华大使我也认识,最近还跟他有过交流。如果连沙特都愿意同以色列建交,那么巴勒斯坦民众一定想找一个机会,来发出他们的呐喊与反对,重新夺回一定的主动权,重新在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里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很自然的逻辑。
10月18日,以色列装甲车辆在加沙地带边界附近集结。图自:澎湃影像
我的理解是,美国的中东政策有一个原则,即尽量避免站到整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对立面。美国不在乎与一两个中东国家交恶,比如伊朗、叙利亚等等,只要它背后有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但如果整个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反对美国,这是美国决策者不能承受的。
美国国内有许多穆斯林,土耳其、阿尔巴尼亚等北约成员国也是伊斯兰人口占主体的国家。在法国、德国都有大量的穆斯林社区,包括大量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还有非洲国家的穆斯林移民。德国的土耳其移民人数也占到总人口的10%。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加上二十几个中东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一起反对美国,这会让美国在国际上陷入困境,导致本国和盟友的社会被撕裂。
还有一个问题,以色列本身并不盛产石油天然气,虽然近几十年来它在地中海沿岸的海底发现了比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其产量放在全世界并不是举足轻重的。以色列的中东邻居都是能源大国,比如阿联酋、沙特还有卡塔尔、伊拉克、科威特等等。所以如果这次巴以冲突升级,引发以色列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对抗,则可能演变成一场能源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说,拜登总统急着去中东访问,一方面想对以色列做些工作,另一方面也是要挽回美国在中东国家心目中的形象。美国本来已经规划好了推进沙以建交,还要同阿拉伯国家举行峰会等等安排,这次加沙医院被炸事件引发了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的强烈愤怒,美国的如意算盘又被打烂了,所以他下一步如何挽回自身与以色列绑定的形象,这个问题也值得关注。
观察者网: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与独立性提升,在巴以冲突的问题上,他们与西方国家的分歧也十分明显。为什么西方国家在有关问题上的信誉与号召力会出现下降?
高志凯:我认为有几个原因。在俄乌冲突中,西方国家在美国推动下,全方位制裁俄罗斯,把所有的黑帽子都扣在俄罗斯头上。但是这次巴以冲突,他们却对以色列违反人道主义的所作所为几乎全然沉默。比如上面提到的对加沙的封锁,伤害巴勒斯坦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肆无忌惮地攻击儿童、医院里的病人乃至包括西方媒体的编辑等等。
假设西方国家指控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犯下的一些行为是真实的,那么基于同样标准,他们也应该一视同仁地谴责以色列。可现实中,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咬紧不放,却对以色列“网开一面”,这就是最典型的双重标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181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09“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2“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5“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