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美联储是无辜的,那就上当了
-
周毅“平芜尽处是春山。”
在美联储今年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后,英国央行也行动了。
当地时间11月3日,英格兰银行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2.25%上调至3.00%。这是英国央行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第八次加息。美国激进加息,导致美元霸权格局下的美元一路走强,不少主要经济体迫于客观压力,不得不跟着加息。
英国央行与美联储均宣布加息75基点
美元掀起的全球加息潮,如今正愈演愈烈。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持久的风险。
美国动辄75个基点的加息步伐,不可谓不激进、不“暴力”、不铁血。
看上去,这似乎是美国平抑物价、保障民众生活的积极举措。但其实,这是中期选举临近,美国政客为了在民众最在乎的“通胀”议题拉拢人心,一味给经济“下猛药”。
对经济整体的、健康的、可持续的运作,美国可谓“不管不顾”。
实际上,激进加息不仅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其国内通胀问题,反倒先加剧了衰退风险。
美联储“褐皮书”:人们对需求疲软和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认为经济前景更加悲观
更让人揪心的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激进加息,最大的受害者却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
美国的激进加息,往往意味着美元单方面走强。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而言,这就意味着更剧烈的金融波动,更棘手的债务压力。
很多国家努力经营、多年积累的经济成果,往往会因为美国一个“利率决定”便付诸东流,那里的民众将进一步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激进加息,叠加美元霸权,美国正将风险外溢向全世界。
“请救救我的国家”:在斯里兰卡的食品短缺中,人们明显能感受到美元强势的影响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美英等发达国家激进加息的“灰犀牛”,正在全世界横冲直撞。
放出这头怪兽的人,不可能是无辜的。
美国暴力加息“害人不利己”:祸起萧墙,却祸水外流?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有两个核心KPI:保持物价稳定、就业最大化。
其实这两个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
就业形势大好,它往往意味着经济过热,这会引发通胀问题,物价上涨;物价稳定,有时也会表现出不好的一面——它可能意味着经济“不够热”甚至熄火了,这又会打击就业。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是要兼顾二者,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物价平稳”、“充分就业”。
面对“既要、又要、还要”,美联储后来发明了一个指标:通胀目标2%。
美联储告诉大家,通胀水平维持到2%的水平时,美国经济是最健康的。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们从来都不清楚这个2%的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人们只能看到,美国政府是如何放飞自我,“开着直升机撒钱”,让通胀一路突破2%,甚至飙升到9%以上的;人们只能看到,在“通胀暂时论”的包装和伪装被撕下以后,美国是如何罔顾经济和民生,信誓旦旦要捍卫其“通胀目标”,持续大幅加息的。
耶伦6月1承认,之前“暂时通胀论”错了 NPR截图
11月2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宣布加息75个基点。
算上今年3月加息25基点、5月加息50基点,6月、7月和9月分别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今年以来已经第六次加息了。虽然符合外界一致预期,但市场直呼受不了,美股收盘三大指数齐跌。
美国激进加息快半年了,效果如何呢?
美国国内通胀依然顽固。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环比涨幅双双超过市场预期;被视为衡量通货膨胀关键指标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9月也在加速上行。
这就是说,激进加息放大衰退风险的“副作用”起效了,可本身平抑物价的“疗法”没有。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美国经济分析局
放眼全球,美元走强正让全世界感受到剧痛:
金融环境收紧、金融风险上升、经济复苏遭受重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中旬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由美国货币政策收紧和能源危机等基本面因素推动的美元走强正对许多新兴市场造成严峻挑战。美元币值目前处于本世纪初以来最高水平,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进口成本增加。
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加快货币政策收缩步伐,引发许多宏观经济基本面较弱的新兴和前沿市场经济体资本外流。由于经济和地缘政策高度不确定,全球金融环境不断恶化,金融稳定风险大幅上升,令新兴市场面临多重风险。
- 责任编辑: 周毅 
-
2.4亿罚款未缴,证监会申请限消乐视
2022-11-04 18:0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PC寒冬中增速放缓,杨元庆:研发投入不受短期业绩影响
2022-11-04 16:44 观网财经-科创 -
比瑞幸多赚20亿,星巴克“咖啡一哥”暂时稳了
2022-11-04 14:54 -
喜茶摊牌了,自营太累不如搞加盟
2022-11-04 14:38 -
抵御广告业务寒冬?微信搜索也要玩“竞价排名”
2022-11-04 14:3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英国央行加息75个基点,33年来最大力度
2022-11-03 20:31 观网财经-海外 -
中国电信辟谣“11月2日与阿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11-03 20:11 -
净利暴跌93%,美CPU巨头“过冬”
2022-11-03 17:27 观网财经-科创 -
10月85.51%!土耳其CPI同比涨幅已连续3月超80%
2022-11-03 16:26 观网财经-海外 -
阿里自研CPU规模应用,未来两年20%新增算力将用自研芯
2022-11-03 13:55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新能源产业企图反超中国,胜算多大?
2022-11-03 08:00 极端天气 -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基点,纳指跌超3%
2022-11-03 07:38 观网财经-海外 -
31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炉:18省增速超全国,能源省份领跑
2022-11-02 23:39 观网财经-宏观 -
布局中国,未来十年投资机会在哪里?
2022-11-02 19:28 -
围猎无人驾驶卡车第一股,华人科学家又落入美国陷阱?
2022-11-02 18:00 观网财经-汽车 -
VR真正风口竟是美女直播?PICO突然坐在了金山上
2022-11-02 16: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9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榜:宁德时代第一 LG反超比亚迪
2022-11-02 15:23 观网财经-汽车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中国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
2022-11-02 15:04 -
与腾讯新混改公司获批,中国联通尾盘涨停
2022-11-02 14:58 -
江苏十三城部署吸入用新冠疫苗,康希诺生物港股盘中暴涨超50%
2022-11-02 11:11 观网财经-健康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英协会警告企业:学美国,会吃官司的
-
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
经济学家们痛批:既蠢且坏!特朗普就是想让全世界都俯首称臣
-
“对美国非常失望,这算哪门子朋友?”
-
“特朗普太愚蠢,根本不了解中国”
-
“八年了,所有美国制造商都劝我们:回中国生产吧!”
-
“美伊冲突是‘灾难性’的,但俄无义务对伊提供军事援助”
-
“特朗普美军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太强了,我们至少要投150亿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团队激辩…
-
“为何没有集体反击特朗普?各国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总理当面承诺“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暂停关税
-
美媒打脸特朗普:错,错,错
-
“美财长飞到佛州劝特朗普:你得改,否则市场还要跌”
-
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