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金融服务怎么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解读
最后更新: 2021-12-29 11:17:58
明年货币政策将在“稳”字上下功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货币政策如何在“稳”字上下功夫?在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方面又有哪些工作重点?来看总台央视记者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的专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易纲表示,2022年之所以强调“稳”,是基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短期面临下行压力,必须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从国际上看,世纪疫情冲击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维护内外部均衡的难度进一步增大,这也要求我们要以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来应对各种外部不确定性。
易纲说,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进一步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已经支持超过42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而且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今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在5%以下,是有统计以来的新低。
易纲在采访中提到,2022年,人民银行将重点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同名义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匹配;二是金融结构稳步优化。精准施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支持高质量发展;三是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做好直达工具接续转换 支持实体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大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2022年,将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易纲说,去年面对历史罕见的疫情冲击,人民银行创造性地提出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二是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力度。这两项工具直面微观主体需求,政策设计又是市场化的,具有可持续性,市场反应良好。明年,人民银行将重点做好两项直达工具政策的接续转换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一是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二是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还可进一步再增加再贷款的额度。
易纲说,直达工具的实施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原则,由银行和企业自主决策,体现激励引导,坚持稳健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工具中内嵌了激励措施,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使得给小微企业的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的同时,鼓励稳健经营,防范风险。
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专项工具年底前落地
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是人民银行的重要工作,为此人民银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易纲说,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向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资金。
易纲说,11月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的发展。另一项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的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七个领域,既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也有助于科学有序减碳。
两项工具由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将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向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资金。两项工具政策的推出,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我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 总体可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央行在这个领域将如何发力呢?
易纲说,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疫情冲击下出现阶段性上升,今年以来已经回落到基本稳定的轨道。
此外,人民银行对一批突出风险点进行了有序处置。影子银行、乱办金融及非法集资等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反垄断取得实效。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强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性建设。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金融基础设施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等各项基础制度,金融市场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稳妥有序化解个别房企风险 市场预期改善
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如何看待这一影响?易纲说,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积极采取措施,稳妥有序化解风险,满足居民和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
易纲说,个别房企由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等因素导致风险暴露。个别房企出险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积极采取措施,稳妥有序化解风险,满足居民和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市场预期正在逐步改善。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有利于形成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实现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总体上看,对市场经济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来处理,压实股东和属地的责任,稳妥化解各类风险,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原标题:2022年金融服务怎么干?总台记者专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 责任编辑: 连政 
-
涉嫌传销,张庭夫妇“TST庭秘密”主体公司被查处
2021-12-29 10:5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帮明星主播偷逃税,多名“黑中介”被查
2021-12-29 09:53 观网财经-消费 -
财政部部长刘昆: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
2021-12-29 09:28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反对将需求收缩与房地产下行混为一谈
2021-12-29 08:19 观网财经-房产 -
相互宝明年1月28日将关停,今起用户不再参与分摊
2021-12-28 21:3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曾被工信部除名的恒大首款汽车被曝下线了,能顺利入市么?
2021-12-28 18:41 -
拜登终于承认:联邦政府搞不定抗疫,得靠各州了
2021-12-28 15: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被美国盯上后,中国AI如何突围?
2021-12-28 11:32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内锂电池厂人才战:宁愿高薪挖来养废掉,也不能留给友商
2021-12-28 11:04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央强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背后原因有哪些
2021-12-28 10:57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移动被弃购超7亿创纪录,近10年最大IPO会破发吗?
2021-12-28 10:32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内最大在建火电项目:首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式投产
2021-12-28 10:21 能源战略 -
山东威胁上访者女官员上门道歉,上访者:她站着不说话,毫无诚意
2021-12-28 09:49 -
苏宁:已偿还员工借款本金1%,力争明年6月30日前全部偿还
2021-12-28 09:13 大公司 -
经济日报:推进屋顶光伏开发切忌大呼隆
2021-12-28 09:03 观网财经-宏观 -
北京连续30年、江苏连续21年人口出生率低于1%
2021-12-28 07:41 养老与社保 -
央行:2022年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2021-12-27 20:44 中国经济 -
用地产商思维治国是什么后果?土耳其做了个示范
2021-12-27 18:39 观网财经-海外 -
社区团购元老玩家被曝业务关停,万名员工被裁90%
2021-12-27 17:58 观网财经-消费 -
11月工业利润增速下滑背后,中国经济出现一个可喜变化
2021-12-27 16:20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97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06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