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星医药回爱民:布局mRNA新冠疫苗是一次“跳跃式赶超”的尝试
【文/观察者网 李鹏涛 编辑/周远方】
11月4日-10日正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进博会上,Fosun Health(复星健康)展区再次集结复星医药海外成员企业及全球合作伙伴参展。在今年新设的生物医药专区, CAR-T细胞治疗药品、mRNA新冠疫苗也再次于复星健康展台亮相。
“复星医药的创新发展战略是‘跳跃式赶超’,而mRNA新冠疫苗的合作开发则是这个战略的一个典范”,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全球研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回爱民博士在进博会期间接受观察者网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全球研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回爱民(观察者网图)
从2020年1月末到3月13日,复星医药与BioNTech从沟通到签订合作协议仅用了6周时间,但事实上“台上六星期”,这有“台下十年功”的支撑。从回爱民的口中我们得知,其实复星医药对mRNA技术已关注多年,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节骨眼,敢于接下这个“军令状”,并非一次简单的“押宝”。
“在与他们握手的一瞬间,巨大的压力就传导到我们的身上”,在谈到和BioNTech的合作最大的感受时,回爱民讲道,“但这同时也是我们的动力,在和他们合作开发mRNA疫苗的一年多时间中,我们不断攻克难题,提升自我能力,也因此扩大了研发团队、增强了研发能力。”
截至目前,mRNA新冠疫苗已在全球约15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截至10月24日,在港澳台地区接种了超970万剂mRNA新冠疫苗。
除了mRNA新冠疫苗,复星医药在研管线也有first-in-class在研产品,围绕肿瘤及免疫调节、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症)及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等重点疾病领域搭建和形成小分子创新药、抗体药物、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积极探索靶向蛋白降解、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提升创新能力。
随着近日默沙东的新冠治疗药在英国获批上市、美国辉瑞制药披露其研发的新冠口服药临床试验结果,人们开始对新冠疫苗的市场前景表示忧虑。
对此,回爱民指出,“新冠治疗药物的出现是好事,但从根本上讲,新冠治疗药物研发成功对疫苗来讲并不冲突,它们是互补作用。”
创新研发“跳越式赶超”
“跳跃性赶超”是复星医药此前提出的创新研发战略的理念口号。
“复星医药从做仿制药到仿创结合,目前我们又到了创新由浅水区到深水区的过渡。当我们有了first-in-class产品、best-in-class等有潜力的产品,有了一定的人才和技术的积累、有了一定的研发能力后,复星医药就紧盯国际最前沿的技术产品,比如mRNA、CAR-T、干细胞治疗等”,回爱民介绍,“与此同时,我们要敢于尝试直接跳到最前沿,积极与国际领跑者合作,和他们并跑,并争当领先者,这就叫跳跃性的赶超。”
在回爱民看来,mRNA新冠疫苗是一个体现“跳跃性赶超”代表性的例子。基于复星医药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经验,以及长期对mRNA疫苗的关注,复星医药在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之际与BioNTech“握手”成功。
复星医药为什么能与BioNTech合作?其实也是多年的积累,一是有了创新能力的积累,二是国际化的经验的积累,“如果是三四年前,第一,我们拿不到这个项目。第二,即使给了我们也做不下来”,回爱民坦言。
跟跑后的“跳跃”,就是疫情中的签约过程,回爱民回顾的时候,还是能从他的叙述中感受到当时的激动。
“BioNTech在2020年1月启动疫苗‘光速计划’”,回爱民说道,“1月末,我就在波士顿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一周以后签署保密协议,2月初他们的CEO Ugur博士到波士顿,又见面谈了一次,很快到3月中旬我们就正式签合作协议。”
“这一握手,实际上压力也就传过来了”,回爱民感慨,“那么新的项目,我们每天需要与德方开三、四个会议来讨论这个新项目。合作初期,他们不断给我们一些初步的数据,我们的全球研发中心的中国团队和美国团队夜以继日,24小时接力,48小时我们就拿出了一个在中国临床注册的计划。这也体现了复星医药的国际化能力,中美资源的一个互补。”
而后,复星医药顺理成章获得BioNTech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授权,独家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mRNA新冠疫苗。
“在拿到项目的一年多时间中,其实我们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但我们不断攻克难题,扩大研发团队、增强自身能力。这就是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回爱民总结。
mRNA新冠疫苗在中国临床研发进展也很顺利,回爱民表示,“去年7月下旬,复星医药便开始I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结果被发表在《Nature Medicine》学术杂志。四个月后,我们又启动了国内II期临床试验,并且II期临床试验主要功能目标已经达标,数据显示,免疫源性和安全性都与国外是保持一致。”
今年1月25日,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在中国香港获批紧急使用;2月25日获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特别许可进口批准。3月初,在两地同时纳入政府疫苗接种计划;8月初,復必泰在中国台湾地区获批紧急使用。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向全世界约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超过18亿剂次的疫苗,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在11月6日举办的第四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上,BioNTech CEO兼联合创始人Ugur讲道。
目前来看,全球疫情防控已经迈入第三阶段。近日默沙东宣布用于治疗成人轻度至中度新冠感染的口服药物,获得英国药监局批准上市,同时,美国辉瑞制药也披露其研发的新冠口服药临床试验结果,该药可降低新冠患者89%的住院或者死亡风险。
随着新冠治疗药获批上市,新冠疫苗还有市场吗?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
对此,回爱民指出,新冠治疗药物的出现是好事,而控制疫情则需要从物理隔离、治疗、预防等三方面执行,其中物理隔离、治疗都是被动性措施,并且目前这几款治疗的药物也仅针对轻中症,所以疫情控制最终还是要靠疫苗。
“从根本上讲,新冠治疗药物研发成功对疫苗来讲并不冲突,它们是互补作用”,回爱民称,大家还是要及早接种疫苗,从而预防感染、降低重症。
- 责任编辑: 李鹏涛 
-
特斯拉两天暴跌17%,大空头称马斯克卖股是为还债
2021-11-10 09:30 上市公司 -
日本9月GDP萎缩2.1%,为17个月以来最大降幅
2021-11-09 17:16 日本 -
经济日报点名老虎和富途
2021-11-08 10:24 金融圈 -
市场监管总局:特斯拉召回91辆Model 3,大众召回748辆途锐
2021-11-05 14:58 大公司 -
28亿存款再陷“罗生门”:渤海银行称济民可信知情,济民可信回怼
2021-11-05 12:06 金融圈 -
多家调味品企业卷入涨价潮,机构:提价效应在1年后体现
2021-11-04 17:33 消费 -
产品被美海关扣留,5000亿光伏巨头市值一天蒸发486亿元
2021-11-04 10:08 -
进博会倒计时,从公式定价看进口货物贸易新政
2021-11-03 16:25 进博会 -
昔日全球第一搜索门户雅虎正式退出中国
2021-11-03 14:04 -
经济日报:中国不可能重新大上煤电
2021-11-03 08: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8亿存款风波:储户8亿存款或再被划扣,涉事员工失联
2021-11-02 19:37 金融圈 -
经济日报:商务部鼓励储存生活必需品,大家想象力不要太丰富
2021-11-02 12:44 -
24个GDP万亿城市大比拼:东部重新领跑,7城激烈卡位
2021-11-02 08:24 中国经济 -
集装箱运价涨10倍,散货船租金也暴涨3.5倍
2021-11-01 20:27 -
红杉沈南鹏:一家创业投资机构为何要做科学大奖的公益捐赠?
2021-11-01 12:05 -
电力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10月制造业PMI降至49.2%
2021-10-31 09:31 中国经济 -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主要制度规则正式发布
2021-10-30 21:33 -
人工2小时,AI 10分钟
2021-10-29 21:04 上市公司 -
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
2021-10-29 18:57 中国经济 -
集成电路人才缺口仍超20万,这些岗位最紧缺
2021-10-29 09:05 产业万象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