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继伟批部分互联网企业“996”:员工工作和生活不平衡,对社会不利
最后更新: 2021-08-26 17:22:02ESG要多讲S和G,我们的题目中大量的都是偏重于Environment,我也讲一讲这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中宣布了双碳目标,双碳目标会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是百万亿级的投资机会,也会使现存的产业链高度承压和引发结构性通胀的风险,对其难度要进行充分的估计,也就是总书记所讲的要有忧患意识。我现在发现现在调子越来越高,要有忧患意识。简单地说,比如钢材、水泥,我国仍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对钢材、建材仍然有大量的需求,对长流程的制钢要有适度的控制,并加强降排的改造。但是我国的累计用钢远远没有到拐点,缺乏足够的废钢,拐点还有多少?累计用钢达到人均70吨,我们远没到。所以,没那么多废钢,全面推广短流程制钢是不现实的。
总书记对外宣布双碳目标的用语是“力争”,要准确理解“力争平衡”。比如说钢,长流程制钢,一吨钢产生1.8吨的二氧化碳,如果以欧盟的碳交易价格,50多欧元,这一吨钢要增加700、800块钱,你想想它会带来多大的结构性通胀的推动力?
再有一点,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现在越来越共同的认识,已经变成共同议题,还是要坚持共同并有区别的责任。我们要警惕发达国家借此议题,利用碳关税、碳额度定价,实现贸易保护。
我国刚刚实现了碳额度交易市场的统一,但是碳额度的价格只及欧盟的1/8。如果在此问题上快速跨越,将严重打击我国的产业链。现在应当尽快地明确三点,第一点,现在碳排放强度到底是多少?外面的专家有说是200亿吨每年,有的说是90亿吨,目前为止我没见到官方拿出的评估。第二点,碳达峰在2030年以前实现,到底是哪一年,时点是什么?第三点,量点是什么?多少数量?是在现存碳排放强度上增加20%还是30%?这些数量实际上是决定了碳交易价格的水平,我们要考虑到刚才说到的减碳产业链承压、经济增长、结构性通胀各方面的因素,来科学地确定这些数量,使得碳排放的额度、价格适度地上升。要建立有公信力的检测机制,我们看到大量的报道,提出来第三方市场化的评估,到底这个工艺产生了多少碳排放,但是还需要有权威性的、一致性的认证机制,碳排放光靠第三方认证不行,还得有官方的认证,这样才可以使这个交易真正能够起到减碳、促进投资、平滑经济增长和实现双碳目标这样的一个作用。
最近国家取消了钢材的出口退税,提高粗钢的出口关税,这有利于减排、减碳,防止碳转移。中国这么大的长流程制钢,大量的碳排在中国,但是上万亿的初级钢材的出口,实际上是碳转移到中国来了。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对冲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制。做了这些试验之后,也可以继续扩大范围,而且这样做有利于防止某些国家利用碳关税、碳额度定价对我们实行贸易打击。共同并有区别,既然是“共同”,我们就要想办法同国际接轨,虽然我们不能够一下子达到欧盟的碳交易价格的水平,但是我们是逐步往上靠拢,而且各种国际机制要主动参与,大家追求共同并有区别的责任。
现在碳排放的市场虽然统一了,但是参与交易的企业还是太少,要争取大多数企业能都进入,这样那个定价才真正有意义。当然有些小企业进入比较难,可能碳补贴的工具还是适用的,比如说我们真是实行了碳关税、出口关税,可以拿这个钱补贴一些减碳的小企业,也是可以的,总之有大量的工具要用,不能够特别强调企业一方。我在政府一边,我认为良好的政策环境,一致性地、平衡性地、考虑全面地政策环境更为重要。
谢谢大家。
标签 楼继伟-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中介机构被查,42家IPO审核中止:注册制倒逼机构勤勉尽责
2021-08-26 17:06 -
人的百岁预期寿命时代即将到来,中国要做些什么?
2021-08-26 17:00 上市公司 -
美日韩闪存芯片巨头连曝重磅收购,中国态度成关键
2021-08-26 15:39 上市公司 -
工信部:将适时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推动全面商业化
2021-08-26 08:28 -
生产推迟18个月,TCL华星印度项目搬入首台设备
2021-08-26 08:19 上市公司 -
哈里斯首访东南亚,为何要谈芯片供应链?
2021-08-25 15:29 上市公司 -
广东、深圳将在澳门香港发行人民币地方债
2021-08-25 13:18 地方债 -
上海印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
2021-08-25 10:13 上海观察 -
大宗飙涨助净利增长139%,洛阳钼业提示价格波动风险
2021-08-24 17:28 上市公司 -
央行:加快制定《金融稳定法》
2021-08-24 15:54 金融圈 -
“相比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度大进度慢”
2021-08-24 12:05 金融圈 -
还有三四个跌停?中国电信:若破发将采用“绿鞋机制”
2021-08-24 11:23 大公司 -
经济日报评恒大被约谈:房企都要不踩线、不逾矩
2021-08-24 08:58 大公司 -
央行:加大信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2021-08-23 20:02 -
瑞士制药巨头龙沙将在华新建生产线
2021-08-23 19:37 医学 -
三峡集团拟收购迪拜清洁能源企业
2021-08-23 18:53 能源战略 -
铁矿石降价后,蒙煤“焦虑”来袭
2021-08-23 17:35 能源战略 -
港股恒大系暴跌,港媒:恒大香港总部出售接近尾声
2021-08-23 16:57 上市公司 -
日媒称缺芯使中国5G建设放缓,真的吗?
2021-08-23 13:51 上市公司 -
姚洋:企业与其拿出那么多钱来捐款,还不如不要搞“996”
2021-08-23 12:09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