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芯片紧缺,美媒称中芯国际将成“大赢家”
最后更新: 2021-03-17 14:27:59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吕栋 编辑/周远方)“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极缺。”
在全球芯片大缺货之际,业内传出中芯国际部分成熟工艺和高制程工艺设备,已获美国供货许可。
美媒CNBC报道认为,中芯国际将成为这轮芯片缺货潮的大赢家,因为并非所有芯片都要使用5nm工艺。
CNBC:中芯国际(SMIC)将成为全球半导体短缺的大赢家
“用于14nm设备获许可”
近日,国内半导体业传出,中芯国际部分成熟制程工艺的美国设备供应商已获得美政府的供货许可,同批次获许可的还有为该公司提供高制程工艺部分产品所需设备的美国设备商。
3月1日,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也发微博称,中芯国际之前一直有申请但未获通过的一类关键设备(用于14nm),此次也获得通过。
微博截图
虽然A股港股连续两日收涨,但中芯国际并未发公告证实此事。
观察者网也曾尝试对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科磊等美国设备厂商进行邮件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3月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证e互动”向中芯国际求证上述事项。
该公司在回应中并未直接证实此事,仅表示:“公司会尽最大努力,持续携手全球产业链伙伴,保证公司生产连续性及扩产规划不受影响。虽然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有信心保证公司短期内生产经营不受重大不利影响。”
上证e互动截图
去年12月,美国商务部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中芯国际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参股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之后美国供应商须获得美商务部的出口许可才能向该公司继续供货。
然而被列入“实体清单”不到半个月,业内便传出中芯国际已拿到美国成熟制程设备许可证,这一消息在当时刺激A股半导体概念大幅上涨,但该公司同样未对该消息进行证实。
今年2月4日,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高永岗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因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该公司在采购美国相关产品或技术时受到限制,给全年业绩预期带来不确定风险。
他当时表示,出口许可申请必须根据流程走,需要时间,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2月4日前,中芯国际还未获得美国的出口许可。
“中芯国际或成芯片短缺的受益者”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芯片的供求关系持续失衡,全球汽车厂商先后传出因芯片短缺而停产或减产,甚至还引发各国领导人的关注。
为缓解汽车芯片的紧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1月底表示,该公司正将应对影响汽车行业的芯片供应挑战作为当务之急,并通过其晶圆厂“加速”这些产品的生产。
台积电声明截图
晶圆厂的产能扩张是谨慎而缓慢的,车用芯片产能的增加,势必对其他芯片产能造成挤压。
过去半年,消费电子芯片的需求同样高涨,手机厂商在缺货恐慌中加紧备货,进一步对产能造成压力。
业内日前传出,高通的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长至30周以上,CSR蓝牙音频芯片交付周期已达33周以上。
此外,包括华为、OPPO以及Vivo、一加在内的手机厂商都在加大手机产品的备货数量。
国内芯片设计厂商紫光展锐近日向观察者网表示,该公司去年早期就在供应链侧做了提前布局,因此今年的供应能力相比去年有显著提升。但由于行业整体趋势,以及产品竞争力和质量的提升导致需求迅速增长,因此目前也面临供应趋紧的形势。
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甚至在个人微博上坦言:“今年芯片缺货,不是缺,而是极缺。”
微博截图
事实上,在5G、汽车电子、物联网应用等需求引领下,超薄指纹识别、电源管理芯片(PMIC)、面板驱动IC、感测器等产品需求快速提升。以PMIC为例,5G手机的需求量是4G的三倍。
业内分析师指出,目前手机处理器、PMIC,还有微处理器(MCU)芯片都有缺货情况发生。从市场整体情况看,缺货或持续至今年年底。
不过,在美媒CNBC看来,中芯国际或将成为这轮全球芯片缺货潮的受益者。
目前,中芯国际已量产的14nm工艺还不能制造最先进的手机SoC,但CNBC指出,并非所有产品都需要最先进的芯片,比如汽车芯片就需要基于更成熟的工艺制造,而这也是中芯国际的优势。
根据中芯国际官网,14nm为先进逻辑技术,28nm及以上为成熟逻辑技术。
2020年四季财报显示,该公司14/28nm工艺占比为5%,40/45nm和55/65nm工艺的占比接近50%。
2020年四季度财报截图
“这些技术要老得多,但对于消费电子以外的许多行业来说已经足够好了。”CNBC援引华兴资本分析师指出,中芯国际也一直在为客户提高价格,这应该对该公司有利。
实际上在全球缺货的背景下,涨价的不只是中芯国际。台媒《经济日报》3月2日报道称,台湾老牌上市晶圆代工厂对同一批货涨价两次,为历来首见。
为应对产能紧缺,中芯国际决定对成熟制程加大投入。该公司在四季度财报会上披露,预计2021年资本开支为4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目土建及其他。
中芯国际计划,2021年成熟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成熟8英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
此外,该公司考虑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开发和布建,并拓展平台的可靠性及竞争力。
不过在实体清单影响下,中芯国际大部分设备到下半年才能到位,所以对2021年的营收贡献不大。该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希望28nm及以上节点的产能在未来几年稳步增长。
资本市场方面,华兴资本分析师对中芯国际港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股价为43港元,该价格比周一26.75港元的收盘价高出60%。
3月1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芯片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将给予大力扶持,共同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中芯国际港股股价走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吕栋 
-
小米:获516项外观设计注册成果,位居海牙体系全球第五
2021-03-17 10:53 上市公司 -
抱团瓦解市值蒸发1300亿,美芯片巨头高管能否拯救汇顶科技?
2021-03-17 10:51 上市公司 -
华为宣布开收5G专利费:每台上限2.5美元
2021-03-16 22:08 华为 -
央行副行长:应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厘清央地职责
2021-03-16 16:13 金融圈 -
15个新一线城市房租杭州最高,制造业大市普遍低
2021-03-16 15:43 中国房市 -
中国研发新冠治疗性抗体新药在欧美获批紧急使用
2021-03-15 15:51 上市公司 -
“美股中国美妆第一股”首份财报:营收大增,亏损26.9亿
2021-03-12 17:45 上市公司 -
挤走韩企后市场回暖,TCL华星去年净利骤增151%
2021-03-12 17:28 上市公司 -
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成立
2021-03-11 14:42 -
2021两会|陈康平: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建立
2021-03-11 13:28 2021两会 -
“最具挑战的一年”,国泰航空去年亏损超200亿港元
2021-03-10 17:14 上市公司 -
唐山一级红色预警,铁矿石暴跌10%
2021-03-10 11:07 金融圈 -
定价10万!TCL新款旗舰电视抢跑Mini LED技术
2021-03-10 09:45 上市公司 -
电信运营商回A第一枪,中国电信拟申请上交所主板上市
2021-03-09 17:30 上市公司 -
美图“吃螃蟹”:买4000万美元比特币、以太币
2021-03-08 22:58 疯狂比特币 -
商务部长:中国政府已经核准RCEP
2021-03-08 18:22 2021两会 -
“从负债100万元到存款300万元,我是通过理财做到了”
2021-03-08 08:49 -
受海外债市暴跌影响,中国2月外汇储备下降57亿美元
2021-03-07 14:04 中国经济 -
李小加:建议创建“滴灌通”,将全球过剩流动性引入中国中小企业
2021-03-05 22:59 2021两会 -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3日起施行
2021-03-05 18:08
相关推荐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75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21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评论 122“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8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313最新闻 Hot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