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企回家路费报销?明治乳业:没听说、没计划、刚追加在华投资
-
吕栋宁静致远。
最后更新: 2020-04-17 14:56:10仍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在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冲击的情况下,不少企业感到焦虑不安,因此外媒报道“日本政府将资助日企将生产转出中国”一事在网络上引发讨论。
据彭博社4月9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4月公布的政策细节显示,该国计划拿出“改革供应链”所需费用中的2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用于资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回日本本土,2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用于资助日本公司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以实现生产基地多元化。
原因是自疫情爆发以来,暴露出了日本产业链尤其是口罩等防疫物资存在的脆弱性。
报道截图
那么,“日企撤离中国论”到底现不现实?
4月15日,《日本经济新闻》专栏作家、东京财团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柯隆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到中国投资仅仅是为了压缩成本,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廉价的产品和商品,应该说在中国投资的收益率正在逐渐缩小,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快速上升。
但他指出,只要稍稍近距离观察一下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就可以发现,除了把中国作为出口生产加工基地的日本企业以外,还有更多的企业瞄准了中国市场。
原因是,随着中国劳动成本提高,中国家庭的购买力在不断提高,中国市场慢慢代替廉价劳动力成本成为吸引外资最重要的参数。
据中国商务部去年11月份公布的数据,2018年日本对华实际投资到位金额3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2.8%。
截至2018年底,日本对华累计项目数51834个,实际到位金额1119.8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5.5%,在中国利用外资国别(地区)中排名第一。
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2019年版)截图
柯隆在文章中指出,虽然有少数日企为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转向东南亚等国,但有更多的日企留在中国,因为他们不仅仅把中国当作出口加工基地,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为他们生产的商品的消费市场。
“我们很难想象这些企业为了压缩成本把工厂搬到东南亚或印度,然后再把商品出口到中国。对于企业来说从工厂到市场的距离越短越好,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只要是把中国当作市场的日本企业是绝对不会离开中国了。”他指出。
也正因此,4月16日,苏州明治对上述舆论的表态是:“我们没有听说有这样的报道。我司也没有计划将生产线转回日本国内。”
同一天,在被问及“日本政府拨款支持日企从中国撤离”一事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是各国企业多年来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的结果,是各经济体要素成本、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哪个人、哪个国家能够随意改变的。
从总体上看,尽管疫情对在华外资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没有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情况。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在中国长期经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没有改变。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
高峰指出,据监测,目前在华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对全国8700余家外资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14日,复产率超过70%的企业占72.8%,较上周提高0.9个百分点。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有关问卷调查,中国华南地区98%的日资企业已恢复生产,开工率达到100%的企业占41.4%,开工率为80%至100%的企业占42.3%。
其他地区日企复工也取得积极进展。在华生产率先恢复,有力支持了日企经营,已有很多日企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进一步开展对华投资的意愿。
针对“美企撤离论”,高峰回应指出,根据中国美国商会2020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尽管目前美国在华企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一些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仍会是大多数在华美企的重点市场。华南美国商会疫情影响报告显示,75%的受访企业表示,无论疫情影响如何,不会改变在华再投资计划。
“事实表明,中国仍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他说。
(编辑:尹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吕栋 
-
美特斯邦威去年亏8亿,疫情下想再“回血”难上加难
2020-04-17 14:19 上市公司 -
国家统计局回应“今年是否考虑不设定GDP具体目标”
2020-04-17 11:16 中国经济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实际下降3.9%
2020-04-17 10:52 中国经济 -
统计局:中国未发生大规模裁员,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
2020-04-17 10:35 中国经济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
2020-04-17 10:24 中国经济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
2020-04-17 10:24 中国经济 -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2020-04-17 10:04 中国经济 -
【战“疫”说理】面对疫情大考 需“硬核”实力也需治理“智慧”
2020-04-16 17: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IMF、世行等机构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速将为负值
2020-04-16 15: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投资人不满、舆论指责,风暴眼中的海航公开批评财务
2020-04-16 11:42 上市公司 -
国务院金融委:对造假等行为重处
2020-04-16 11:38 金融圈 -
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
2020-04-16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消费,释放潜能动力足
2020-04-16 11:28 -
多省份出台政策“组合拳”,减免房租助企业“止损”
2020-04-16 11: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掷地有声 今年为企业减负将达1.6万亿元
2020-04-16 11:26 -
突出支持粮食生猪生产
2020-04-16 11:25 -
请看3月美国零售数据
2020-04-16 09:06 美国经济 -
美股遭遇多重打击,道指收跌逾400点
2020-04-16 06:14 股市 -
-
“这次衰退会很糟糕”,美银行纷纷扎紧钱袋
2020-04-15 15: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24《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87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19“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29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105最新闻 Hot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