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证券报头版:“一二五”目标非硬性考核指标
关键字: 郭树清央行民营企业“一二五”目标银行资产银保监会有利银行风险防控和可持续发展
少数市场人士担忧,加大对民营企业授信,会否引发银行业新一轮的不良和风险抬头。
监管人士明确指出,信贷标准并没有放松,监管也会有信贷标准指引。银行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民企提供和国企同等的信贷支持。
业内也已在不同情境下做过内部测试,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比例并不会对银行的不良贷款产生明显的影响。我国目前也有一些中小型商业银行,客户以民营企业为主,已经形成了经营特色,不良贷款率并不高。
曾刚认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一二五”目标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短期看,今年银行整体业绩水平好,许多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即便有一定的风险上升,以银行目前较好的利润,也能承受。长期看,如果现在把一些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救活”,可避免未来潜在不良的形成。
“而且‘一二五’目标有配套监管政策支持,能有效降低银行相应风险。”曾刚分析,一是监管或对于达到“一二五”目标的银行有支持政策;二是MLF扩大质押品范围等举措有利于银行获取支持民企的低成本资金;三是目前已建立起较完整的融资担保体系,分担银行可能出现的超额风险。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服务民营企业与银行自身稳健发展、防控风险的目标一致。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是银行的战略性客户资源,民营企业发展好了,有利于银行防控风险;如果民营企业出现倒闭潮,那银行也会出现大规模不良。
从银行的长远经营发展看,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增加,将有利于银行优化信贷和客户结构,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仍把信贷资源集中到房地产和大型企业,银行长期经营更不可持续。”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证券时报:民企贷款“一二五”目标非硬性考核 不对银行一刀切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本周提出民企贷款“一二五”目标后,引起了市场的热议和讨论。日前,为消除公众误解,关于“一二五”更详细的信息被披露出来。
11月10日晚间,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人士表示,“一二五”并非是对每家银行的硬性考核指标,而是整个行业的方向性指标,不会对单家银行提出具体指标,也不会要求每家银行都必须要达到。
郭树清近日明确,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会设定相应的政策目标,让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该消息一出后,引起了市场的热议和讨论。有观点认为,“一二五”目标一旦变成对银行的考核指标,将扭曲银行的商业放贷行为,由于民企贷款的不良率通常高于行业平均不良率,过度强调加大对民企的贷款支持,会给未来银行的资产质量埋下隐患。
不会对银行“一刀切”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一二五”并非是对每家银行的硬性考核指标,而是整个行业的方向性指标,不会对单家银行提出具体指标,也不会要求每家银行都必须要达到。
这是因为,每家银行的商业定位不同,受众客户也会有所差别。例如,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浙江泰隆银行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服务小微客户,截至2018年7月末,泰隆银行500万以下的客户数占比达到99.85%,其中,100万以下的贷款客户数占比达到96.53%,全行户均贷款仅28万元,信用和保证类贷款占比达90%以上。按照“一二五”的目标,泰隆银行早已实现。
对每家银行都设定相同的信贷投放政策目标既不现实,也有违市场化原则。因此,监管部门人士表示,对监管部门来说,下一步重点在于对授信政策全面重检,对不利于银行服务民企的规定、条款进行修订或废止,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与此同时,银行则应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民营企业提供和国有企业同样的信贷支持。
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有限
由于民企贷款的风险通常比其他类贷款的风险高,这也是阻碍银行给民企放贷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一二五”目标提出后,更是引发了不少人对未来银行业不良资产激增的担心。在郭树清提出“一二五”目标的第二天,国内银行股便出现了普跌,有分析就认为这反映出市场对银行业潜在不良率上升的担心。
监管部门表示,这一目标经过认真论证和测算,具有可操作性,在不同情境下做过内部测试显示,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比例,不会对银行的不良贷款产生明显的影响,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有限、信用风险可控。同时,这一目标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监管部门也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充分跟市场沟通,积极稳妥推进。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也在摸索利用金融科技、借助大数据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成本和风险。
此外,相比于大企业,对民企等中小企业贷款要更关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并依此设计合理、可细化的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才能真正调动基层信贷人员对民企的“敢贷”、“愿贷”。
泰隆银行副行长金学良对记者表示,“做普惠金融的风控手段和做大企业、大客户相比是有明显差异的,后者更关注信用风险,而前者更关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现在不少银行实行的信贷工厂模式可以解决操作风险,而对普惠金融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让客户经理扎根基层掌握一手信息,则旨在解决借款人的道德风险。”
据记者了解,现在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在内的众多银行在普惠金融业务方面都开始运用信贷工厂的模式。一国有大行从事普惠金融业务的高管表示,信贷工厂的核心,就是将贷款业务审批环节统一归口后台管理,例如不少银行在总行层面建立审批中心,将来自全国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后台根据前方信贷人员线上传输的贷款申请资料实时审批,只要资料合规就可放贷。而后台的岗位设置也是根据贷款所需的申请材料进行细化,如有的岗位专门负责审核贷款合同文本的合规行,有的岗位专门审核贷款申请人身份基本信息的真实性等,通过流水线式的审核作业,可以规范贷款流程,提高贷款效率。
监管部门人士强调,“一二五”并不意味着银行需牺牲信贷投放的程序和与风险防控的标准,该目标制定之初就对防范道德风险重点考量。在尽职免责方面,商业银行内部必须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但不是无条件、无底线的免责。
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要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解决不愿贷、不敢贷问题。明确授信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引导金融机构适当下放授信审批权限,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与内部考核、薪酬等挂钩。
亟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银保监会考虑设立“一二五”目标,是因为当前民企从银行得到的贷款规模,与民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严重不匹配。郭树清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从长远来看,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应该契合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应比重。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吉灵浩分析称,从目前决策层传达出来的信号来看,未来政策和金融机构将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融资。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例不到1/4,未来三年如果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民营企业贷款在银行新增公司类贷款中的占比有望翻倍,根据目前的数据粗略估算,民营企业每年新增信贷有望达到5万亿以上,比目前多出3万亿左右。
需要强调的是,“一二五”目标的设定都是针对未来新增的公司类贷款项下,而非全部贷款。另外,国常会提出,下一步要从大型企业授信规模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增加小微企业贷款。
因此可以看出,银行业若要实现“一二五”目标,其难度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一系列支持民企融资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一些头部民企已经开始尝到“甜头”。
“融资支持政策已经见效,我们公司最近刚发了债券募资,债券中标利率只有5%左右,创下了近三四年来我们所发行的同期限债券的最低利率。”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对记者表示,“一二五”目标如果真能实现,相信民企可以发展得更好。
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总结称,过去三年,民企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一是上游压制供给,原材料成本上涨;二是去产能和环保收缩,清理民企更多;三是信用环境收紧,融资渠道受限,民企更多依赖非标和股权质押融资,受到紧信用的冲击更大,再融资压力和流动性风险上升。
“民企需要什么帮助?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梁中华说,这种公平性不仅仅体现在,民企在获取经济资源和金融资源上与国企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也体现在政府政策在执行层面对待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时,没有明显的“亲疏远近”,还体现在对于民营企业家产权的保护上。
- 责任编辑:奕含
- 最后更新: 2018-11-12 10:53:30
-
刘昆:预计全年减负超1.3万亿,强化“放水养鱼”意识
2018-11-12 10:50 政策风向标 -
国家邮政局:双11当天产生订单13.52亿件 已处理4.16亿件
2018-11-12 08:23 双11节 -
人民日报聚焦个税改革:纳税人月入万元有望免税
2018-11-12 07:49 -
人民日报:“双十一”,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
2018-11-12 07:15 双11节 -
2135亿元!天猫双11总成交额破纪录,相当于拉脱维亚2017年GDP
2018-11-12 01:13 双11节 -
中国双11吸引韩国“剁手党” 乐天急了:促销300亿韩元
2018-11-11 17:20 双11节 -
美媒:中国经济放缓?看看天猫双11的成交额吧
2018-11-11 13:50 双11节 -
天猫最新公告:双11当天只能买不能退 退货只能等到12日凌晨
2018-11-11 11:10 双11节 -
澳智库:与中国“脱钩”或加速削弱美国领导地位
2018-11-10 22:22 中美关系 -
西凤酒回应塑化剂超标3倍:系金融产品
2018-11-10 20:15 股市 -
进口食品折射中国40年消费变迁
2018-11-10 19:41 食品安全 -
进博会闭幕:累计意向成交578亿美元
2018-11-10 17:25 进博会 -
“不担心贸易纠纷影响双11,我们与200多个国家合作”
2018-11-10 16:53 双11节 -
-
美股再重挫 油价创34年最长连跌
2018-11-10 08:40 美国经济 -
债务违约用火腿清偿,股价却连续两日涨停
2018-11-09 22:45 股市 -
郭树清:总书记回答了所谓“历史原罪”问题的解决办法
2018-11-09 16:10 -
41部门将联合惩戒科研造假:不能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等
2018-11-09 14:35 -
-
14900%!委内瑞拉恶性通胀刷出新纪录
2018-11-09 10:50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