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客岛:“大减税”计划实施后税收却为何超速增长?
关键字: 大减税减税从一个数据开始聊起。
据微信公号“侠客岛”(ID:xiake_island)9月5日报道,年初开始,财税收入的增速就表现突出。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6.8%,税收却增长了14.4%,增速是GDP的两倍还多。
税收的“超速增长”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一方面,年初政府就提出了8000亿的减税计划,并于5月份正式开启增值税税率下降政策;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并没有太明显的回暖。因此,看上去,税收的超速增长是没有基础的。
这种看上去难以理解的现象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和讨论,比如认为这可能是强化税收征管力度所致,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现象证明应当尽早“大减税”。
如何看待这一轮税收“超速增长”的现象?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范子英教授撰文解读。在他看来,理解这种现象,必须从这一轮税收超速增长的基础说起。以下是他的解读,一起来看。
税种
今年5月份正式开启的增值税税率下降政策,是实打实的减税——将增值税税率原本17%和11%两个税率档次,各降了一个点。
别小看这一个点的税率调整。要知道,自从1994年设置17%的基准税率以来,在过去24年间,这个税率从来没有调整过。事实上,财税收入与GDP增速的差距,有一部分是合理的计价基础导致的(GDP是不变价,财税收入是现价)。
不过,计价基础还不能解释全部差距。只有明白了这一轮税收超速增长的基础,才能预测这种超速增长也可能随时会被“逆转”。
究竟是哪些税种,支撑了税收的“超速增长”?
这必须从税种结构说起。中国的税种结构是非常特殊的,特别依赖于少数几个税种的收入。其中,第一大税种是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的40%;第二大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占总数入的22%。这两个税种,已经占据了总收入的62%。
基本可以说,如果一段时间的增值税增速较快,那么全国的税收收入就会相应较快,反之亦然。其他税种的表现虽然也很突出,但无法推动全国总税收的大幅度增长。
例如,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上半年增速12.8%,低于全国税收增速;考虑到它在总税收中22%的占比,实际上这一增速还拉低了整体增速。
而第三大税种、也是舆论广泛关注的个人所得税上半年增长了20.3%,在所有税种中增速最快(或许是征管强化的结果),但由于前两个税种的集中度实在太高,导致个税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仅有8%,无法推动总税收的大幅度增长。
因此,全国的税收超速增长,其实主要原因是在增值税。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增长了16.6%,年初两个月的增速更是高达22.3%,均高于税收总数入的增速——换言之,增值税的高速增长构成了全国税收超速增长的基础。
事实上,在占比超过6成的前两大税种中,企业所得税增速(12.8%)明显低于增值税(16.6%),也说明了一个广为诟病的现象,那就是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缴纳了很多增值税,但企业的利润并没有明显增加。
那么,为何增值税会大幅度增长、并推高整体税收收入的增速呢?
相关
中国的增值税,是按照生产环节进行征收的。这意味着,它对生产端的价格是非常敏感的,而对最终消费端的价格反而不敏感。
什么意思呢?可以设想,如果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突然上涨,即使还是那么多等量的中间品,上游生产环节的税基也会因为价格上涨而增加。这样,直接的表现就是增值税收入增加。
比如,2018年上半年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增速是3.9%,这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价格上涨。细看的话,其中生产资料上涨了5.1%,生活资料价格仅上涨了0.3%。
这里要注意一个现象:GDP和财税增速脱节由来已久,但财税增速和PPI增速则呈正相关态势。
比如,下图所示,近20年来,仅有少数年份(如2009、2014)的财税和GDP保持相同增速,税收的超速增长反而是常态;至于大家关注的今年上半年税收超速增长,是从2017年开始的——2017年PPI增速高达6.3%,当年的税收增速也由前一年的4.3%猛增到10.7%。
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出,2000-2017年间,凡是PPI增长速度为正时,也就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时,税收增速就会远超GDP增速;反过来,凡是PPP呈现负增长时,税收增速就会快速向GDP增速靠近,甚至会跌到GDP增速以下。
例如,2012-2016年间,PPI连续5年负增长,税收增速也连续5年持续下降,从2011年22.6%的高位增速下跌到12.1%;2014年,税收增速跌破GDP增速,2016年更是降至历史最低的4.3%。这种情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还从未出现过,因此也引发了一系列棘手的地方财政危机。
当然,从PPI指数传导到财税收入,有一个时间滞后期。一方面是因为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需要时间逐步传导到中间环节;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报税有时间周期,业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时间也有差异。从数据可以看出,这个滞后期大概是3个月。
- 原标题:侠客岛:“大减税”计划实施后税收却为何超速增长?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09-06 07:47:25
-
质疑京东披露案情失实 美国三家律所发起调查
2018-09-05 16:15 大公司 -
滴滴CEO:确实丧失了足够的敬畏之心、安全红线和底线意识
2018-09-05 13:58 依法治国 -
日媒:避免竞争过热,中日基建合作首选泰国高铁
2018-09-05 13:47 中日关系 -
智库:中国南非股市考虑互通 “沪伦通”经验可借鉴
2018-09-05 11:05 股市 -
印度版“四万亿”!砸600亿美元建100座机场
2018-09-05 08:52 印度惊奇 -
明星工作室注意了!税务部门:今后的账,要一笔一笔算清楚
2018-09-05 07:17 明星那点事儿 -
卫龙抽检不合格为何自称合法?专家这样说
2018-09-04 17:48 食品安全 -
“京东打车”要来了?快递子公司新增网约车经营
2018-09-04 17:04 微信快递 -
眼红“一带一路”做大,曾称海外基建“扭曲市场”的特朗普后悔了
2018-09-04 15:46 中美关系 -
美媒:中国不再宠爱美式快餐
2018-09-04 14:45 美国经济 -
比跌停还惨:帮客户炒股亏掉99.9% 还被罚5000
2018-09-04 11:12 股市 -
境外机构继续看好人民币资产 连续17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
2018-09-04 09:10 -
反避税新规实施:海外大批华人账户已被封
2018-09-04 08:56 海外华人 -
京东没有“二号人物”
2018-09-04 08:35 大公司 -
OV、小米都用高通方案打通了5G,与华为正面厮杀
2018-09-03 23:03 科技前沿 -
香飘飘、红墙股份暴涨,好太太大跌
2018-09-03 17:11 股市 -
黄峥:舆论将假货和山寨混为一谈 拼多多打假一直特别认真
2018-09-03 16:27 -
商务部初裁台湾地区和美国等产正丁醇存在倾销
2018-09-03 10:33 双反战 -
路透社:人民币原油期货冲击纽约油和布伦特油地位
2018-09-03 10:21 油价 -
从“世界钢都”到抗衡硅谷,东北可以向匹兹堡学习什么?
2018-09-03 08:15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28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4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7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