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资美国高铁项目受挫 海外投资遭遇美式政治风险
关键字: 美国高铁西部快线中车美国高铁项目受挫海外投资走出去海外投资政治风险投资发达国家西部快线自己也认为,美国政府要求高铁国产的想法不切实际,实际上阻碍了高铁在美国的发展。毕竟在食品商的游说下,披萨饼也可以被国会认可为营养午餐:只因它有番茄酱,可以被算作蔬菜。连这种事情都可能发生,那西部快线又可不可能与中国企业合作,对相关政界人士进行游说呢?
虽然中国企业参与游说美国政治在目前听上去还有些不可思议,但慢慢熟悉并利用好欧美发达国家的游戏规则是中国企业投资西方国家中不可逾越的一步。
当年,美国屡屡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诉讼。中国企业从最初的被动应付,处处吃瘪,到近来积极应诉,展开司法攻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从不可想象变为了可能。
用一位拉美学者的话说:“中国很多海外投资,操作模式如在国内,那是做工程模式,不是投资模式。”在这方面,中国还有中国的企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些国家中,跨洋过海,人生地不熟,是中企失败案例的关键原因。在墨西哥高铁项目的案例中,尽管中方已经找了当地合作伙伴,将相关法律和沟通工作交由墨方代理。但从结果看,仅搞通业务领域还不行。中国投资多有大型项目,此时摸清当地情况,不应仅局限于业务领域,还包括政情社情民情,全方位多家度的进行综合分析。目的就是先人一步把握投资地的政治动向。
目前,美国官办的加州高铁也正在与中国企业商谈中。西部快线项目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都可能在加州高铁项目中重现,希望西部快线的前车之鉴能派上用场。
最后重要的是,即使遭遇了投资风险,导致项目最终失败,中方最终也要坚持“依法索赔”,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新京报评论墨西哥高铁案,理赔就要“得理不饶人”,千万不要幻想什么“投桃报李”。
比如在墨西哥高铁案中,墨西哥政府初步放风称,计划向中方支付2000万比索(约人民币2100万元)的违约赔偿金。当然这是墨方试探底线的报价,金额明显过低。外界普遍认为赔偿理应是个“比较大的数字”。而墨西哥内部官员曾表示,即使按照墨国内法律,最后向中方提供投票总金额的1%,即5.9亿比索。这对墨西哥来说,也算“不错的成功了”。本次,中铁国际也已经表示会根据合同,合法保障自身权益。
当然,“中美高铁首个合作项目宣告失利”这种新闻,西方媒体肯定不会放过。一时间,不少西方媒体开始唱衰中国高铁,列举中国高铁在泰国、墨西哥、委内瑞拉等接连遭遇失败。美国之音等西方媒体甚至用此项目的失利影射中国参与的泛亚铁路前景等。
对于这种声音,可以用他们同行纽约时报的文章反驳。纽约时报曾在2014年8月7日头版刊文吐槽,花了110亿美元,美国高铁仍落后中国。中间历数美国人在建设高铁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局,一如本文所述。换言之,西部快线项目反应的不是中资投资高铁受挫的问题,而是为什么美国建不起高铁的问题。中国企业的确还要加强在投资时对发达国家政治风险的掌控,但美国建不起高铁的锅,还要由美国人自己背。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郭光昊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8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