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橘采访李东生:双循环格局下,我们正与西方企业发生角色置换
最后更新: 2020-10-12 17:14:53采访/周远方
编辑/吕栋
“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不单纯是把产品卖出去,而是在全球建立自己的产业链。过去西方发达国家走的都是这条路,他们的企业在全球建立自己的体系,渗入到各国家的经济当中。
“那么今天对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来讲,我们的角色正好有一个置换,在那些我们有竞争优势的国家,我们变成了对方要引进外资的对象。通过这种商业模式,我们也能够很大程度上规避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9月29日在接受观察者网大橘财经、百家号《洞察》等媒体联合采访时如是说。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
李董你好,我想问一个问题,TCL华星上半年订单供不应求,您之前说到预计下半年仍然会继续这个情况,那么在提升产能方面,华星有没有一些应对措施?
李东生:
其实华星半导体显示在第一季度到4月份为止,市场不是太好。从5月份开始,市场就快速恢复,从6月份开始,这个需求就增长的很快,所以现在供不应求。由于我们今年有新的产能的开出,所以上半年华星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9.9%,增长一方面来自我们产能的扩大提高,另外一部分是来自从四、五月份开始的产品价格回升,所以销售收入也相应增加。
目前这个趋势,我预计会到年底,因为一方面需求依然是很强劲。另外在需求强劲的带动下,价格会稳中有升。
记者:
我想问一下,我们现在说可能形成“双循环格局”,TCL有什么判断和布局?那么与上下游供应链和友商之间,TCL怎样处理关系?怎样联动?
李东生:
“双循环”更多是从一个国家经济战略角度来讲的,我个人理解,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样的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也是与过去这两年,整个国际形势、经济形势发生的重大改变相适应。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只讲国内的市场,而是说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未来更多的是适应国内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好地驱动经济的发展。
因为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关税的增加,确实影响到中国原来经济增长的很重要的一个动力,就是外向型经济。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符合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如果看得更长远的话,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只是说经济全球化的路径、方法和时间表会受到影响。
另外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也会带来全球一些经济贸易规则的变化,现在提出对WTO规则改革,许多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或者更多的一些非关税的措施,都会让未来几年的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受影响。另外,全球化方式会有改变,规则也会有改变。到底怎么改变?现在也很难完全看清楚。但是就企业来讲,还是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让更多有能力的企业继续坚定自身的经济全球化战略。
就以TCL为例的话,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全球的产业链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到海外市场,我们是在主要的国家地区建立起我们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的支撑,实现了在地生产、在地销售和在地服务。所以这个能力建立起来之后,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就比较小。
所以今年我们受疫情的影响,第一季度虽然我们销售下降,但第二季度开始回升,电视业务的销售收入增长36.6%,利润也比较高,我们海外销售收入的增长比国内的还要快一些。包括美国市场在内,我们全球主要的市场,今年上半年TCL品牌电视的海外市场销量份额同比提升1.7%,电视机销量在全球19个国家位列前五。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们整个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布局抵消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也对冲了美国对于中国单边加税的一部分影响。所以经济全球化是在这种顺应这种新的趋势、新的规则,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这种竞争力优势,调整自己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想讲一个观点,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我们在大部分的制造领域,在全球产品输出的总量当中,是占第一位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这种制造优势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竞争力在全球竞争力中的一个比较优势。这种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如果要全部依靠中国市场来消化,实际上是比较难。所以有能力的中国企业一定还是要继续坚持自己全球化的战略,要走出去。
当然现在的走出去,已经不是简单把产品卖出去,而是说要在全球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我们看到过去的几十年,西方的发达国家,首先美国欧洲,然后是日本在韩国,他们都走的都是这条路子,他们的企业在全球都建立起自己的这个体系,所以它的业务是渗入到各个国家的经济当中。它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所以为什么在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那么愿意吸引外资,是外资进来帮助中国经济的发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栋 
-
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深圳获更大土地自主权
2020-10-12 16:46 中国房市 -
中兴7nm芯片商用之际,中芯国际7nm制程“取得突破”
2020-10-12 14:51 上市公司 -
富士康再卖阿里巴巴股票,这次赚了1.21亿美元
2020-10-11 13:10 股市 -
专访浪潮张帆:科技创新没有回头路,百亿投资打造湖北“第二极”
2020-10-10 11:27 -
25省国庆假期旅游收入:15省超百亿
2020-10-10 07:51 -
商务部: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1.6万亿
2020-10-09 10:25 商业 -
恒大公告:38天销售1416亿
2020-10-09 10:21 中国房市 -
降杠杆后,上坤地产再交招股书
2020-10-07 22:15 中国房市 -
苹果官宣新品发布会,再度暗示iPhone12
2020-10-07 10:07 上市公司 -
“台湾DRAM教父”合同到期后离开紫光,坂本幸雄接任
2020-10-05 21:50 上市公司 -
日媒称中芯国际“储粮过冬”,从欧美日大量采购关键设备
2020-10-05 13:37 上市公司 -
联合国系列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重要讲话有这些“一以贯之”
2020-10-04 16:08 中国外交 -
专访洪泰基金盛希泰:注册制对各方都好,湖北有迎头赶上的需要
2020-09-30 17:38 金融圈 -
“复杂国际环境下,怎么保证超全球50%的猪肉消费?这事非常重”
2020-09-30 10:08 上市公司 -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阮富仲通电话
2020-09-29 23:24 中国外交 -
京东健康拟赴港上市,去年营收108亿
2020-09-27 21:34 上市公司 -
3500家美企,向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
2020-09-26 19:55 大公司 -
“十四五”期末,土地出让收益至少50%将用于农业农村
2020-09-25 12:57 中国房市 -
中国恒大:相关文件和截图凭空捏造、纯属诽谤
2020-09-24 19:27 中国房市 -
关于“地主家的余粮”,郭平说…
2020-09-23 17:27 华为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49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7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9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