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档吴京又来了,你的“《战狼》PTSD”治好了吗?
关键字: 吴京《战狼》《流浪地球》》国产大片如果我们能把视角再往上调,就会发现《战狼2》给中国电影带来的震动和改变可能远远不止“吊打小鲜肉”这么简单!
从影史角度看,除去49年之前的探索阶段,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电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工具而被创作的,电影的艺术性依附于政治性和思想性。改革开放后,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将艺术性作为电影的唯一核心,创作的一系列电影在欧洲电影节上斩获大奖,形成了中国电影的又一个高峰。
但那是一个国内的电影院还和“大礼堂”共用的时代,国内的电影作为一个市场是前所未有的低迷。进入新千年,中国电影在引入了香港“北上”的影人后开始探索:“未来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中国电影?”或者说,当中国电影走向繁荣,世界观众一提到“中国电影”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在2002年,张艺谋以一部前所未有的《英雄》开启了中国的“商业大片”时代。(国内票房2.5亿人民币)
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中国飞速增长的GDP,突飞猛进的城市化以及烈火油烹的娱乐市场,越来越财大气粗的资本家,中国观众看到的是票房不断地膨胀下那些原来走上神坛的导演和演员的“堕落”,“烂片”的骂声几乎是伴随着“大片”的成长而成长的。
13年前一个普通网民胡戈凭借《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激起了社会对于“国产大片”的吐槽欲望
尽管如此,中国大陆的电影人从商业电影市场开启之初的目标就非常非常明确,丝毫不加掩饰的赤裸裸——我们要“美国大片”,我们要“好莱坞”!
不要欧洲的艺术片、不要日本的亚文化、不要印度的民族风情、不要韩国的现实批判,我们就要好莱坞那样的简单粗暴、巨额投资、顶级特效、巨额票房、全球影响力和背后强大的价值观输出。
因为中国电影人和中国官方很清楚,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注定做不了“小清新”,如果无法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就只有一个下场:在开放的市场中被好莱坞巨兽一口吞噬。毕竟,90年代初全球艺术佳片和以香港电影为代表的非好莱坞电影曾经无限风光,但一旦好莱坞情节大众,特效炫目的“大片”卷土重来,前者分分钟走向全面衰落。
香港影坛这个曾经星光灿烂的“东方好莱坞”在好莱坞大片卷土重来后不复当年繁荣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崇尚“和为贵”的文化背后有一种非常决绝的韧劲儿和狠劲儿:只要确定了一个目标,不管一开始多么不可能都要给你把结果搞出来,且不怕失败,不计代价。
就像百年前国人的共识“一定要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但到底怎么做?那就一个个试!于是各种势力,各种思潮轮番试了一遍,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找到了一条路。
而通向“美国大片”之路也是一样。起先中国的学院派导演并不太了解,真正能够代表国家形象进行价值输出,全世界人民都爱看又能赚取巨额票房的“大片”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就一个个地试!
先是那些名导演找来一大批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拍人人都爱看,老外尤其好奇的“全明星”“武打”“华丽大场面”“古装”大片,抱着一种特别质朴的想法:只要观众是任何一个明星的影迷都会买张票,那么我的票房不就高起来了吗?外国人不认识国内明星但喜欢看中国人飞来飞去打来打去啊,那不都来看了吗?
但是这种“全明星”模式被证明是不可持续且不经济的,在姜文伟大而又隐晦的《让子弹飞》创造了票房纪录之后基本偃旗息鼓了。毕竟那一代从黄金时代走来的大哥大姐在慢慢变老,曾今的光环也在渐渐隐去,当《泰囧》这样一个笑笑闹闹成本不高的喜剧都能轻松赚十几亿票房,电影的投资者谁还愿意去为天价的片酬和宏大的场面花冤枉钱。
第二场试验也是由张艺谋来完成的,在第一种道路走不通之后他开始尝试更加深入的“国际化”,直接把影片的男主角让出来给好莱坞二线或者一线半的明星,让他们站出来在国际市场扛票房,先是《金陵十三钗》让一个外国神父来做男主,推动故事的发展,再到《长城》这种伪国产大片(在国外全都是好莱坞明星男主的大头海报,中国演员只是背景的甲乙丙丁),老谋子心想,我这次给你把好莱坞元素配齐了,好莱坞一线男主,好莱坞顶级编剧、好莱坞特效团队,甚至好莱坞资本,加上老谋子的名声,国内请来金光闪闪的景田小姐姐,和一大票流量小生和老影帝,都这些一起堆上去还怎么输?
事实证明,这一次通往大片之路的尝试,在国内的口碑尚不如当年的《英雄》,在国际上也被观众认为是一部由马特达蒙主演的爆米花片,而非一部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戴苏越
- 最后更新: 2019-02-03 07:53:49
-
上海老师远赴英伦教数学,英国孩子“颤抖”了吗?
2019-02-02 09:08 中西教育 -
辰山迎春花展超高颜值,名家画作更添神韵
2019-02-01 11:15 -
期末评语还能这样写?无锡有位老师让家长群炸了!
2019-02-01 08:10 中西教育 -
暂停公映密钥,新喜剧之王为何跟院线叫板?
2019-02-01 07:24 中国电影 -
中国是“发达国家工业粉碎机”?十多年前法国人就发现了,却说……
2019-01-31 14:34 这就是中国 -
广电总局:收视造假、社会差评、吸纳境外资金的将出局
2019-01-31 13:05 -
韩媒说“中华料理2.0”时代来了,代表是…
2019-01-30 15:50 吃货俱乐部 -
日本人素质比中国高?如果美国人送中国一个马关条约……
2019-01-29 16:39 这就是中国 -
央视春晚第二次带妆彩排 语言类节目紧扣民生热点
2019-01-29 07:43 春晚 -
故居重建 曹雪芹“归籍”北京
2019-01-27 13:16 -
春秋青铜重器“晋公盘”被追回 内壁铭文共183字
2019-01-26 20:20 考古 -
混血网球女将“被漂白” 日清撤广告致歉
2019-01-25 15:34 日本 -
中央深改委会议定了这些大事!
2019-01-24 17:39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
在中国有能力坐飞机高铁,就相当于在欧洲有能力出境
2019-01-23 14:47 这就是中国 -
现象级宣传片带不动电影预售 《啥是佩奇》为啥不“带货”
2019-01-22 13:24 中国电影 -
张维为精彩对答:看待中国贫富差距,要防止简单的激进的思潮
2019-01-22 11:35 这就是中国 -
10元一斤白酒灌装成茅台五粮液 二维码竟显示:真酒
2019-01-21 16:02 食品安全 -
按严格的科学意义,今天地球上仍有一万多种恐龙
2019-01-21 07:29 中国科普博览 -
投资、票房、代言…吴秀波“报警抓前女友”代价有多大?
2019-01-20 19:58 明星那点事儿 -
一场英语考试,竟能拉动安徽江西等地旅游业
2019-01-16 15:27 中西教育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4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66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