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包:骂了杨振宁这么多年,今年怎么骂声变小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大包】
昨天,大包的朋友圈被两条消息刷屏了。
一条是杨振宁先生在百岁生日上的演讲,隔空回应邓稼先当年“共同途”的期盼。
另一条就是杨先生在演讲中提到的邓稼先1971年那封回信。
这倒有些让人意外,笔者印象里大众对杨先生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黄昏恋,还有“贡献有多大”“当年为什么不回国”“现在回来是不是养老”这样的质疑。但像今年这样,舆论不同以往,祝福和追捧远远大于抹黑,仅仅是因为恰逢杨先生百岁生日吗?
杨振宁
同一天,还有一条关于科学家的新闻让人动容。
今天,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不少学生来到袁老手捧稻穗的雕像前,献花悼念。学生们说会接力完成袁老禾下乘凉梦:“在稻香满穗时来看您,您一定很欣慰”;“今天我也乖乖把饭吃完了,袁爷爷,您看到了吗?”……
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这些“国士”,如今越来越受到尊敬,不仅仅是因为人们敬仰他们的学问。
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不少学生来到袁老手捧稻穗的雕像前,献花悼念。
这些年,因为建言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公众了解到的杨振宁对物理学的未来是比较悲观的,由于年龄的关系,他更不可能有什么新的学术贡献。他并没有展现那种“相信人类的智力是无限的,而自然现象的深度是有限”的大无畏勇气,反而显得更“老成谋国”,会指出人和社会的局限性。
但他在祖国的公众形象却越来越好,究其原因,就像杨先生所说的:“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杨先生说,他和联大同学们,成长在中华民族史上似无止尽的一个长夜中。十几年前,他给自己的书起名《曙光集》,是因为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他当时85岁了,认为自己看不到天大亮了。没想到此后10年间,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巨变。曙光已转为晨曦,所以他又给新书取名为《晨曦集》。
大科学家的晚年,百岁演讲,念念不忘的是新中国的巨变,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原子弹,是老朋友邓稼先。
与杨振宁一同成了热搜词的,还有爱因斯坦。他们曾经是同事,杨振宁的科学贡献也可以与爱因斯坦比肩。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他的《文明的历史》一书中,这样讲述爱因斯坦:
“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亡,他要求看他的方程式和未完成的谢绝当以色列总统的声明。他拿起方程式,对守在床前的儿子抱怨道:‘要是我多懂点数学就好了。’”
在这个悲壮的叙述中,大科学家的晚年,念兹在兹的是方程式,是数学,而自己的民族同胞、世俗政治,则似乎是没有兴趣的。
在曾经的主流叙事中,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应该追求的是纯粹的知识,人类心智的荣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肯定不包括杨振宁所期待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曙光。
爱因斯坦的晚年,英雄迟暮,孤独坚持统一场论,这位科学巨匠也在他的长夜中追寻着他的曙光。这样的赤子形象,被“主流价值”所高度崇尚,被长期塑造为科学家的典范。
对科学家来说,后一种境界是更高的,更纯粹的,更普适的,这是一种被长期灌输给公众的印象。其源头,往往被追溯到西方文化和古希腊思想之根中。阿基米德对罗马士兵说“别打扰我的圆圈”,成了科学家最著名的遗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跨越式突破!中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2021-09-24 08:30 科技前沿 -
荣耀Magic3系列再出王牌:多主摄融合影像技术
2021-09-22 21:49 大公司 -
“美对华发动芯片战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病态”
2021-09-20 08:29 -
-
车规级芯片,中国还有多大差距?
2021-09-16 23:56 新能源汽车 -
手机“中国芯”冲击10%市场份额!
2021-09-16 17:20 5G -
明天,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球
2021-09-16 13:26 航空航天 -
90天!神舟十二号撤离空间站,刷新纪录
2021-09-16 09:32 航空航天 -
已运行30年,大陆首座核电站运行许可证又续了20年
2021-09-13 14:47 核电 -
古巴等六地小米手机被限制使用?知情人士:排查水货,已解封
2021-09-12 14:03 大公司 -
百万美元“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袁国勇、裴伟士获生命科学奖
2021-09-12 11:03 -
国产商业亚轨道飞行器试验成功
2021-09-12 10:58 航空航天 -
杨元庆:“新IT”为后疫情时代新引擎,未来3年研发投入翻番
2021-09-08 11:13 上市公司 -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02星
2021-09-07 11:46 航空航天 -
祝融号9月就要失联了?
2021-09-07 11:06 -
恒星合并引起新型超新星爆发被证实:此前只是理论预测
2021-09-06 07:19 -
印有“中国载人航天”物体冲上日本沙滩,两周前曾卡在礁石上
2021-09-01 15:48 航空航天 -
中科院研究:新冠病毒的起源符合自然进化过程
2021-09-01 12: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作品震撼来袭!
2021-08-31 13:45 航空航天 -
高通和中兴通讯完成5G毫米波测试
2021-08-27 21:24 5G
相关推荐 -
“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评论 0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评论 107“特朗普将‘抵制’南非主办的G20峰会” 评论 179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121“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69最新闻 Hot
-
“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
黄仁勋:他们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回中国
-
“美式腐败,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没有中国,我们真造不出来”
-
报告:韩国制造业GDP高度依赖美中等海外市场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线已覆盖中国16城,“海外都在盯着”
-
印媒还在“赢赢赢”,《纽约时报》忍不住了
-
“美国情报显示以色列计划袭击伊朗核设施”
-
突发!巴基斯坦一校车爆炸,4死38伤
-
特朗普:教皇的兄弟是MAGA大粉
-
退群,匈牙利国会批准了
-
海军第三艘“大白船”亮相,加装PCR实验室
-
女演员李凯馨前助理致歉,称“辱骂国人”录音为剪辑合成
-
美军高官:中国都有这能力了,让我抓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