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重新思考邓小平
华夏八月,日月光华,星汉灿烂。 今年是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一晃,这位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已离开我们整整17年。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触开国人的情感之泉。 放眼世界,再没有像当代中国这样一个能够“不断改革”的大国,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过去的30多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人光荣也伴着痛楚,梦想却一步步接近。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也在多元交织中显现自己的历史和当下的重大意义。 回望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在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恰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背负全民热望整装待发,扬帆复兴路。朝野无不清楚意识到,中国必须在邓小平一代人开创的基石上,设立新的目标,登上新的征程。 新的道路已在我们面前慢慢展开。在全国各界及新闻媒体的纷纷纪念中,观察者网力邀海内外学者专家撰写、畅谈对小平同志的思索,从政治、经济直到思想文化领域,对小平同志展开全面的纪念与对我们未来的思考。感谢胡鞍钢、林毅夫、张维为、张旭东、华生、寒竹、曹锦清、茅于轼、潘维、崔之元、金灿荣、赵启正、傅高义、孟凡辰、田雷、林凌等学者,用自己的深思与深情,为观察者网奉上了他们的大作。 纪念是为了重新出发。彻底打破晚清人遭遇的“3000年未遇之变局”,这是当下中国人的伟大使命,也是这位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殷殷期盼。仅以邓小平十六个历史瞬间画面与这十六章深厚文字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
-
邓小平当年开股市,不是为了贾跃亭们
由贾跃亭主创主演的中国资本市场“好莱坞大片”,在岁末年初一波又一波高潮迭起。面对贾跃亭这种现象级“黑天鹅”表演,一位朋友不无幽默地问我一个话题:你作为30年前采写报道邓小平在中国开股市重大历史性事件的见证者,作何感想啊?我一时语塞。
-
中国要自信,这是对他最好的缅怀
邓小平是一个具有超长思维的战略家,我给他做翻译时,他已经80多岁了,但他谈的都是今后二三十年自己可能看不到的事,他是一个全身心致力于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领导人。如今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们要自信,要相信中国模式、中国超越,我想这是对他的最好缅怀。
-
理解今天中国,先理解毛邓时代的关系(视频)
9月4日下午,一中一西两位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与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在清华大学展开了对话,以宏观视角讨论了“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变革”。本文为汪晖教授演讲实录。
-
邓小平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谨以《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系列文稿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今后,我还要继续以“知识为民、知识报国”为宗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的知识贡献。
-
探讨毛邓,都需历史纵深视野
9月4日,汪晖、傅高义两位教授在清华大学展开对话,讨论“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变革”。二人虽对当下中国的发展情况都以乐观为主,但在具体历史问题的评价上,依然有诸多交锋。
-
一位台湾教授眼里的邓小平| 纪念与思考二十七
邓小平和毛泽东一样,不管政治路线如何,总会在世界局势之下思考中国的发展。可是我觉得,大陆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好像都只看国内问题,从一种理想主义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并以此衡量共产党施政的得失。
-
因为邓小平,中国不惧金融风暴
对于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重要途径。2008年越南金融动荡之所以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南经济过分依赖外资。
-
《赫芬顿邮报》今刊登张维为纪念邓小平文章
8月26日,美国最大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在其评论头条刊发了观察者网供稿的,张维为教授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所撰写的文章。
-
纪念与思考二十三| 台湾来信:改革开放重组全球秩序
在过去三百年的人类历史中,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塑造了十九世纪的世界格局。俄国十月革命和美国崛起,塑造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而改革开放带动的中国崛起必将带动二十一世纪全球秩序的重组。
-
纪念与思考二十二| 超越历史的邓小平
今天,在世人目睹中国的崛起、西方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阿拉伯之春悲剧及台湾民主的闹剧后,质疑民主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可谓当时的“世界最后一人”,看清了未来的历史。
-
纪念与思考二十一| “韬光养晦”为什么会成为长期国策?
直到今天,国际关系学界很多人都坚持“韬光养晦”这一战略仍然有效。决策者们发现,这项根据短期时局变化提出来的权宜之计,在长期的历史趋势和更宏大的世界格局中,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
纪念与思考二十四| 邓小平选择开拓了“中国之路”
正是由于邓小平的睿智与决断,中国从继续走“文革”时代的“老路”,根本转向走上改革开放的新路。在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过程中,成功抵制滑向西方资本主义的“邪路”,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路”。
-
纪念与思考二十| 邓小平让时代多了一个主题
1987年2月,邓小平曾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计划和市场作用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有好处就可以利用”。这一理论突破逐渐成为党内政治共识,并由此开启了一个改革时代。
-
纪念与思考十九|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人不多,很可惜
很可惜,除我之外,现在研究邓小平的外国人并不多。大多数比较了解中国的外国学者,包括美国的左派右派都认为我是很客观的。但有一些知识分子,总认为我太肯定邓小平,声称他在“民主化”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
-
纪念与思考十八| 社会主义该在何处体现?
有一个提法叫“政左经右”。“政左”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经右”就是一切以市场为依归。我认为这条路会越走越窄。党的领导之所以成功和成立,在于有社会主义。教育和医疗是公共“资源”,这个资源应该属于社会,而不应该属于市场。
-
纪念与思考十七| 回忆邓小平:年轻人缺经验没关系
邓小平每次到上海来,都要和上海市委常委们见面。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他说,“你们都知识丰富、年轻有为;主要问题是是没有经验,但是没有经验没关系,两三年就能补上”。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刘云山在纪念邓小平诞辰学术研讨会上讲话(全文)
刘云山强调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增强三个自信。[全文]
-
外媒:习近平将紧跟邓小平脚步,加快根本性变革
外媒热议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潮。[全文]
-
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22位学者多角度思考邓小平时代的遗产。[全文]
-
习近平纪念邓小平诞辰讲话(全文)
“他看清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全文]
-
习近平纪念邓小平:他看清了世界和中国大势
习近平发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讲话。[全文]
-
《邓小平传》副主编:1975到1997年的传记正在写
他还解释了选择1974年作为《邓小平传》的时间节点。[全文]
-
七常委出席纪念邓小平诞辰座谈会 习近平讲话
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全文]
-
外媒:中国纪念邓小平为改革造势
“路不平,想想邓小平”“路不平,看看习近平”[全文]
-
邓卓棣参加广安邓小平纪念仪式
四川书记、省长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全文]
-
四川省委书记、成都军区政委向广安邓小平铜像献花篮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广安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