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闻
财经
国际
军事
观出行
公司
科技
城事
视频
外贸
观察员
首页 > 重新思考邓小平
  • 18卷《李君如著作集》在沪出版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做了重要总结和阐释

    经五年筹备,18卷600余万字《李君如著作集》新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且于7月2日14时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出版座谈会。[全文]

    3293 1 2019-07-03 09:19:31
  • 邓小平当年开股市,不是为了贾跃亭们

    由贾跃亭主创主演的中国资本市场“好莱坞大片”,在岁末年初一波又一波高潮迭起。面对贾跃亭这种现象级“黑天鹅”表演,一位朋友不无幽默地问我一个话题:你作为30年前采写报道邓小平在中国开股市重大历史性事件的见证者,作何感想啊?我一时语塞。 [全文]

    54450 43 2018-01-08 10:56:13
  • 中国要自信,这是对他最好的缅怀

    邓小平是一个具有超长思维的战略家,我给他做翻译时,他已经80多岁了,但他谈的都是今后二三十年自己可能看不到的事,他是一个全身心致力于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领导人。如今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们要自信,要相信中国模式、中国超越,我想这是对他的最好缅怀。[全文]

    200472 431 2017-02-18 08:14:23
  • 邓小平与四项基本原则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指导下,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文]

    16645 2015-05-11 14:25:45
  • 周恩来与对外开放

    周恩来是新中国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作为共和国政府的首任总理,在其任上的26年,一直努力实践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国家繁荣富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和旅欧勤工俭学,对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和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之间差距了然于心。[全文]

    39518 2015-03-05 06:25:10
  • 理解今天中国,先理解毛邓时代的关系(视频)

    9月4日下午,一中一西两位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与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在清华大学展开了对话,以宏观视角讨论了“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变革”。本文为汪晖教授演讲实录。[全文]

    50269 0 2014-09-26 17:29:46
  • 邓小平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谨以《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系列文稿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今后,我还要继续以“知识为民、知识报国”为宗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的知识贡献。[全文]

    53427 2014-09-15 16:14:19
  • 探讨毛邓,都需历史纵深视野

    9月4日,汪晖、傅高义两位教授在清华大学展开对话,讨论“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变革”。二人虽对当下中国的发展情况都以乐观为主,但在具体历史问题的评价上,依然有诸多交锋。[全文]

    70241 2014-09-05 09:34:14
  • 一位台湾教授眼里的邓小平| 纪念与思考二十七

    邓小平和毛泽东一样,不管政治路线如何,总会在世界局势之下思考中国的发展。可是我觉得,大陆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好像都只看国内问题,从一种理想主义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并以此衡量共产党施政的得失。[全文]

    91453 2014-09-01 07:45:36
  • 因为邓小平,中国不惧金融风暴

    对于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重要途径。2008年越南金融动荡之所以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南经济过分依赖外资。[全文]

    3577 2014-08-28 07:54:55
  • 《赫芬顿邮报》今刊登张维为纪念邓小平文章

    8月26日,美国最大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在其评论头条刊发了观察者网供稿的,张维为教授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所撰写的文章。[全文]

    70204 2014-08-26 11:02:48
  • 纪念与思考二十三| 台湾来信:改革开放重组全球秩序

    在过去三百年的人类历史中,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塑造了十九世纪的世界格局。俄国十月革命和美国崛起,塑造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而改革开放带动的中国崛起必将带动二十一世纪全球秩序的重组。[全文]

    19744 2014-08-26 08:27:20
  • 纪念与思考二十二| 超越历史的邓小平

    今天,在世人目睹中国的崛起、西方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阿拉伯之春悲剧及台湾民主的闹剧后,质疑民主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可谓当时的“世界最后一人”,看清了未来的历史。[全文]

    44072 2014-08-26 07:44:19
  • 纪念与思考二十一| “韬光养晦”为什么会成为长期国策?

    直到今天,国际关系学界很多人都坚持“韬光养晦”这一战略仍然有效。决策者们发现,这项根据短期时局变化提出来的权宜之计,在长期的历史趋势和更宏大的世界格局中,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全文]

    57991 2014-08-25 07:54:13
  • 纪念与思考二十四| 邓小平选择开拓了“中国之路”

    正是由于邓小平的睿智与决断,中国从继续走“文革”时代的“老路”,根本转向走上改革开放的新路。在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过程中,成功抵制滑向西方资本主义的“邪路”,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路”。[全文]

    24707 2014-08-25 07:26:53
  • 纪念与思考二十| 邓小平让时代多了一个主题

    1987年2月,邓小平曾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计划和市场作用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有好处就可以利用”。这一理论突破逐渐成为党内政治共识,并由此开启了一个改革时代。[全文]

    34469 2014-08-22 16:04:49
  • 刘云山在纪念邓小平诞辰学术研讨会上讲话(全文)

    刘云山强调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增强三个自信。[全文]

    14322 2014-08-22 09:54:36
  • 外媒:习近平将紧跟邓小平脚步,加快根本性变革

    外媒热议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潮。[全文]

    32135 0 2014-08-22 08:59:52
  • 纪念与思考十九|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人不多,很可惜

    很可惜,除我之外,现在研究邓小平的外国人并不多。大多数比较了解中国的外国学者,包括美国的左派右派都认为我是很客观的。但有一些知识分子,总认为我太肯定邓小平,声称他在“民主化”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全文]

    34327 2014-08-22 05:08:53
  • 纪念与思考十八| 社会主义该在何处体现?

    有一个提法叫“政左经右”。“政左”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经右”就是一切以市场为依归。我认为这条路会越走越窄。党的领导之所以成功和成立,在于有社会主义。教育和医疗是公共“资源”,这个资源应该属于社会,而不应该属于市场。[全文]

    27298 2014-08-21 23:32:43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刊登广告
  • 联系微博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举报链接
  • 举报制度规范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 2014-2024 观察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21382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220170001 网登网视备(沪)02020000041-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沪(2024)00000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39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968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237657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