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欣:中美经济表现相异,美联储激进加息,中国政策取向是否“两难”?
最后更新: 2022-08-08 14:42:53观察者网:最后,关于美国是否经济衰退的争议,这也是近日美国国内争论不休的一件事。白宫否认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耶伦则对衰退定义做了模糊性表态,但美国经济界、媒体则有异议,认为美国已经进入衰退期,政府承认总是远远晚于实际情况;您认为该如何来判断美国经济是否实质进入衰退期,有哪些重要指标?一旦实质进入,将产生什么影响?
陈欣:我们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在变。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当时经济下行,人们找不到工作,又没有消费能力。当时美国的做法是更倾向自由经济,让市场自我调节,该清算的清算、该破产的破产,政府不进行干预,最终造成了恶性循环。
吸取了大萧条的经验教训,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不断加强,政府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另一方面甚至亲自下场直接参与。这次全球疫情的过程中,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相当大。
政府的介入和调控经济力度加大,导致经济危机、经济衰退的体现形式发生了变化。19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曾面临着以较为严重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但最近二十年来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都没有体现出较高通胀的特点。原因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制造业国家提供着大量极其廉价的产品,把通货膨胀率压住了。我们中国人吭哧吭哧干活向美国供应廉价产品,他们还指责我们不好,想办法要收拾我们;各种制裁和封锁,就把以往顺畅国际分工平衡和供应链打断了。
这一轮美国高通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有的平衡被破坏后,他们自己的生产效率较低,又找不到中国产品的可行替代方,反而造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
观察者网:确实,就像外界观察的那样,总觉得美国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引爆某个雷点,但眼下看起来也没有特别大的动静;反倒是新兴经济体,也许GDP增速还行,但现实情况好像并不怎么好过。
陈欣:大家的这种感受是对的。美国确实生活成本上升很快,但毕竟失业率不高,就业压力没想象得那么大。我的理解是,站在美国的角度,它现在的经济表现确实不像传统上经济衰退时候的表现,人们找工作很容易,反而是公司招不到人。可见,经济衰退的定义,确实跟原来不一样了,进入了一个新的模糊地带。所以,像耶伦的说法也有一些道理,就是当下究竟怎么定义经济衰退?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经济的确存在问题,只是就目前观察来看,问题还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
在印中企 资料图来自AP
观察者网:如果从这个角度来两相对比,当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就显得非常怪异了,不知道现在经济学界到底是怎么看待这种情况的?
陈欣:我觉得当下无论中美,其实都是碰到瓶颈了。只是差别在于,中美是处于大国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自然也不一样。
美国的问题是帝国最终都会碰到的问题,即当它统治世界长久之后,大家日子都太舒服了,都不愿干活,而且既得利益阶层形成以后无法改革。其实中国历史上也有这种情况,强大的王朝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地都会碰到衰退期。而中国的问题是,中国人很勤奋也很聪明,经济军事技术实力都上来了,但也进入瓶颈期,即巨大的产能和增长模式碰到了问题。
如今中国国内的发展机会相对不多,下一步的发展空间是在海外;但中国公司要在海外扎根发展非常艰难,比如小米、vivo这类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后,已经具备较强竞争优势了,这么大的手机产业背后是拥有非常高的增加值的,但印度政府最近又在针对中国公司进行打压。
中国现在的瓶颈是要冲破美国对我们的打压,在世界上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将中国的资本与技术对外进行输送。当然,中国不会称霸,但需要适当地拥有某种意义上的“盟友”和“支持者”。如果未来中国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步就好走了。否则,美西方一直热衷拉帮结派,中国要向外发展确实没那么容易。
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都非常疲软,中国的问题是两极分化逐渐严重。事实上,中国的高端消费在最近几年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比如恒隆集团2021年的高端奢侈品商场销售额的增幅平均达到50%,商场租金也大幅度上涨。但另一方面呢,服务业遭受严重打击,不少普通劳动者因为疫情得不到收入,生活可能正面临困难。
所以,我认为现在搞活经济的关键是要减少对经济的过多行政干预,放松或取消对很多行业的限制。
另外一点,就是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居民杠杆率,也就是把居民债务除以GDP,中国的比例已经超过60%了,不少发达国家大多也是这个水平。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要避免再给居民加杠杆,因此监管层对居民的房贷等贷款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
但我的观点是居民还有加杠杆的空间,尤其是对于高收入人群。因为我们在衡量企业负债率的时候,是负债除以资产,而不是负债除以收入。60%以上的居民杠杆率是除以GDP算出来的,如果除以拥有的资产价值,那我们的居民负债率就会大幅下降。中国家庭的资产体量远比收入大,家庭持有的商品房的价值超过四、五百万亿的规模。如果把居民负债去除以这个基数,那么负债率就很低了,可能20%都不到。
总体上,让有条件的居民,以在风险不大的情况下适度加杠杆购房,未来针对房贷的金融政策应该来说还有空间。当然,同时要出台成体系的配套政策,比如说合理的房产税制度,购房利息可以有更高的抵税额度等等,适度释放一部分需求、提振信心同时兼顾公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白宫要给国会降温,担心颠覆‘一中’承诺”
2022-08-08 14:42 中美关系 -
这电影“丑化中国农村”?导演有话要说
2022-08-08 14:34 中国电影 -
中国7月出口同比增长18%,“强劲超预期”
2022-08-08 13:52 中国经济 -
韩将向美提出Chip4协商原则:应尊重“一个中国”
2022-08-08 12:08 -
8月8日午间饭点新闻
2022-08-08 12:06 -
南非新堡市一名华商被外籍员工杀害,两嫌犯落网
2022-08-08 11:43 -
4名穆斯林接连被杀,美媒称可能存在“连环杀手”
2022-08-08 11:16 -
驻加拿大外交官遭加警方“野蛮殴打”?塞内加尔强烈谴责
2022-08-08 10:49 -
轮到台湾大学了
2022-08-08 10:38 -
美国新冠感染病例调减84458例、死亡调减596例
2022-08-08 10:33 美国一梦 -
扎波罗热核电站再遭炮击,俄乌相互指责
2022-08-08 10:02 乌克兰之殇 -
华春莹连发8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国耻
2022-08-08 09:40 中美关系 -
巴以达成停火协议,已造成43人死300多人伤
2022-08-08 07:33 巴以恩仇录 -
王毅: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犯了三方面错误
2022-08-08 07:28 中国外交 -
“学澳大利亚对中国指指点点,这真的聪明吗?”
2022-08-07 23:12 台湾 -
美退役军官:和96年相比,如今解放军脱胎换骨
2022-08-07 23:09 中美关系 -
他今日将上任,美国铁杆邻居要“变天”?
2022-08-07 21:11 拉美左翼 -
英知名摇滚乐队创始人反驳CNN:台湾是中国的,不懂就多读书!
2022-08-07 18:12 -
日首相又找联合国秘书长“告状”
2022-08-07 18:03 日本 -
印度SSLV运载火箭首飞出错,最后一级发生遥测信号丢失
2022-08-07 17:40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