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相秒:菲政府、美军及现场冲突,仁爱礁纠纷的三大不规律性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相秒】
8月6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声称,就在前一天(5日),中国海警对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及菲律宾武装部队租用的为仁爱礁军事据点提供补给的民用船只,采取“危险”行动和“非法”使用高压水炮。这是今年以来中菲在仁爱礁发生的第二次较大的“全方位”风波,已经从现场对峙蔓延到两国外交、舆论的较量。
事件发生后,人们关注的多是近几日才发生的热点,中菲仁爱礁纠纷背后隐藏的历史与现实的真相及规律似乎鲜少有人问津。中菲在仁爱礁的纠纷并不是今天才有,两国间的冲突也绝非第一次。这不禁令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菲在仁爱礁的纠缠,未能随着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和两国处理有关争议的一系列妥善安排而归于平息?
当然,中菲在仁爱礁的谜团还不远止于此,而正是这些昨日遗留的谜团才导致了今日的局面。
右下方为菲律宾在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 图自网络
中菲仁爱礁纠纷演变的三个阶段
仁爱礁,中国历代渔民因其自然地理形状分成若干节而称其为“断节”。西方习惯称之为“第二汤姆斯礁”(Second Thomas Shoal),源自18世纪80年代一位英国船长的名字,这也成了今天英语世界对仁爱礁的称呼。遍查现有的中西方史料记载,目前尚未发现有比中国更早将仁爱礁纳入领土版图的,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也还没有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对这个海洋地物提出过主张并实施行政管理。但从1995年起,事情开始发生变化。虽然不一定恰当,但大致可依据时间轴和不同时段的不同形势,将中菲仁爱礁的纠纷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纠纷起源(1999年)。
从公开资料来看,中菲仁爱礁纠纷的起因是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海军“马德雷山”号坦克登陆舰在航经南海时抛锚在仁爱礁西北侧礁坪。当时菲律宾政府的解释是该舰“船底漏水,不得已‘坐滩’”,换言之,这是一起海上“交通事故”。但菲律宾政府对于“马德雷山”号坦克登录舰在仁爱礁“坐滩”并不是意外,而是“故意的”,从来没有正面否定过。此次事件的决策参与者的回忆,也证实了所谓“坐滩”是当时的菲律宾政府精心策划的一次以“别样形式”非法进占中国南海岛礁的行动。
第二阶段:相对平静(2000-2012年)。
中国政府随即对菲方的单方面行动提出抗议,并要求菲方撤离。菲律宾方面既未声明实际占领仁爱礁,因而中菲双方主要围绕菲方何时拖走“坐滩”舰船展开交涉。1999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加速推进制定“南海国际准则”的多边外交磋商。在经过3年谈判后,2002年中国和东盟十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下文简称《宣言》)。《宣言》是针对当时各相关方围绕部分问题争论相持不下而签订的,明确各方将继续努力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可以说是各方谈判的阶段性成果。《宣言》对不在无人居住岛礁采取居住行动做了明确安排。在此背景下,中菲围绕仁爱礁“坐滩”舰船如何处理的进程也随着《宣言》的签署而纳入海上潜在冲突管控和互信增进整体进程中,而菲方仍旧采取原有的“模糊”立场,同时通过定期的补给确保舰船在仁爱礁长期停留。
第三阶段:对峙升级(2013年以后)。
“坐滩”事件发生后,菲律宾面对中国的抗议和关切,表示没有在礁上建造任何设施的打算。但进入2013年以后,因为菲律宾出尔反尔,开始向“马德雷山”号舰运载建材物资,开始加固船体并修建设施,且菲方拒绝就补给行动与中国保持外交沟通,于是中菲围绕仁爱礁的矛盾开始加速升级。
2013年5月上旬,菲律宾海军PS36“孔雀”级巡逻舰、PS74驱逐舰和PS71运兵舰试图运载建筑材料,为修补军舰并建造新设施作前期准备。中方部署海监船对菲方的异常补给行动进行及时阻止。2013年以后中菲围绕仁爱礁的较量几乎没有停过,特别是2021年后菲方以所谓使用水炮、无线电干扰、激光照射等数次炒作中菲在仁爱礁的分歧。
仁爱礁形势发展的“规律性”与“不规律性”
这些规律性和不规律性至少部分解释了中菲在仁爱礁冲突一再发酵背后的原因。
仁爱礁形势发展的规律性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中菲冲突的本质是不变的。中菲在仁爱礁的根本矛盾是岛礁主权的归属,两国的分歧也非常清晰,即菲律宾试图实际占有与中国维权间的冲突。
二是从双方自2013年以来公布的细节看,2016年以后中菲双方建立了“临时特殊性安排”,这是两国探索出的管控分歧的有效路径。2013年6月,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公开声张,强调菲律宾可以在不通知中方的情况下采取任何行动,可见当时中菲在仁爱礁发生首次较大规模冲突的部分原因,在于菲律宾无意与中方就日常补给行动保持沟通。2016年7月以后中菲在仁爱礁虽偶有冲突但总体平静,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双方保持及时外交沟通。而今年以来的两次突发事件,也是部分源于菲方破坏了此前达成的“君子协定”,打破了彼此的默契。事实上,确立人道主义补给的基本方向,形成相互通报的君子协定,以及确认运载物资种类的默契,这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目前管控中菲仁爱礁困局的可操作措施。
三是菲律宾从未放弃过加固船体和修建设施的念头,也从未真正停止过向仁爱礁运载用于相关行动的建材物资。这是仁爱礁这一“旧伤”无法根本解决的根子所在,即菲律宾试图将搁浅船只加固为仁爱礁领土的一部分,从而真正把“坐滩”转化为占领。
在“规律性”背后也隐藏着诸多“不规律性”。第一,菲律宾方面对于中菲“君子协定”的态度飘忽不定。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律宾总体是按照中菲既定的默契来安排仁爱礁补给行动,因此虽然也有部分舆论试图操作,但总体平静。2022年以来菲律宾新政府对前届政府的安排似乎并不买账,虽然开展补给仍是同样的部门和机构,但显然再无意遵守向中方事先通报的默契。总的看来,“临时特殊性安排”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菲方的喜好。
第二,美国是否会介入仁爱礁,这一点并不确定。美国已经多次确认《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美军的高级将领也扬言做好为菲律宾的仁爱礁补给行动提供帮助,但美军到底会不会真正介入,目前仍不得而知。菲律宾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中方使用水炮等同于“军事行为”。比如,8月11日菲律宾武装部队参谋长布劳纳称,对菲律宾海军舰船发射水炮可被视为战争行为。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的条件是“任何一方在太平洋地区遭到武装攻击”,因而如何定性中国的水炮行为成为事态发展的关键,而这完全取决于美军自己的解读和定性。亦即,美军可以根据其自身利益和战略,随意调整对中菲仁爱礁的立场、反应及采取措施的程度和方式。
第三,现场的冲突形式及后果难以预测。双方在海上现场冲突的形式并不是确定的,从今年的“激光照射”到“使用水炮”,引发形势升温的“导火索”在不断变化。未来,渔民(船)的活动甚至都可能卷入其中。菲律宾政府的总体立场是坚持认为仁爱礁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其采取何种态度并无定数,不少时候能保持克制,但有时又刻意“夸大高调炒作”。
中国海警局官方微博@中国海警8月8日公布现场视频,8月5日9时40分许,中国海警5201舰对菲“尤娜扎·五月”2号游艇进行警示性水炮喷射,全程保持理性克制。截图来自视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俄国防部发布击毁乌“星链”通信终端画面
2023-08-14 07:13 乌克兰之殇 -
“本该是第一道防线,但400个警报都没响”
2023-08-13 23:21 观察者头条 -
遇难者升至93人!美国百年来最致命大火
2023-08-13 19:42 -
柬埔寨候任首相洪玛奈会见王毅
2023-08-13 19:07 -
瓜达尔港中方车队遇袭受枪击,中方要求巴方严惩凶手
2023-08-13 17:10 巴铁 -
美日将共同研发新型反导拦截弹,又拿中朝俄做借口
2023-08-13 15:54 美国一梦 -
立陶宛急了:@德国,赶紧派兵
2023-08-13 15:31 欧洲乱局 -
美国组织黑客攻击自家卫星,竟又碰瓷中国…
2023-08-13 15:31 -
朝中社:日本插手干预台湾问题,距离毁灭深渊只差一步
2023-08-13 11:11 台湾 -
“沙特想加入,遭日本反对”
2023-08-13 10:55 观察者头条 -
赖清德“过境”窜美,外交部国台办发声
2023-08-13 10:10 台湾 -
“不敢相信,小镇一夜间化为灰烬”
2023-08-13 09:14 中国游客 -
王毅:中柬友谊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历经考验、牢不可破
2023-08-13 08:57 中国外交 -
沙特任命首位驻巴勒斯坦大使
2023-08-13 08:09 -
英国也来碰瓷,还说“之前怕尴尬没承认”这事儿
2023-08-12 22:41 不列颠 -
我驻朝大使会见俄驻朝大使:希望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2023-08-12 22:41 中俄关系 -
中方领导人是否可以向普京呼吁率先停火?我驻德大使回应
2023-08-12 20:34 中国外交 -
听到记者提自己儿子,拜登腿脚都利索了…
2023-08-12 20:25 美国政治 -
俄方回应:克里米亚大桥没事,击落来袭乌克兰导弹
2023-08-12 20:24 俄罗斯之声 -
数千尼日尔政变支持者示威抗议,西共体关键会议暂停
2023-08-12 19:54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72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