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相秒: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中国的保证是真,也非真
最后更新: 2023-05-15 08:48:08观察者网:那么整体而言,菲律宾对美国来说有哪些“战略意义”?
美空军的C5运输机降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 图自美菲“肩并肩”演习脸书账号
陈相秒:第一,菲律宾是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而且是薄弱的环节。第一岛链从阿拉斯加过来,到日本、台湾、菲律宾群岛,这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但是冷战之后,美军在1992年撤出菲律宾,在东南亚地区留下了权力的空白,只在新加坡等地有小规模的军事存在。
第二,菲律宾可以跟日本形成南北相互策应,来支持美国在台海方向的布局。
美国在东北亚地区有日本,那么在东南亚地区呢?没有。它在台海方向的军事投送,目前主要依赖于日本、第二岛链的关岛,以及澳大利亚等。但是与中国大陆相比,这些地区与台湾海峡的距离还是相当远,如果发生紧急事态,美国评估认为可能没办法第一时间反应。所以美国需要在菲律宾建立新的军事基地,来支持它与中国较量的军事战略布局。
第三,美国在南海地区的活动需要前沿的军事基地。
在此之前,除了菲律宾之外,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基地主要是在新加坡,泰国的意义已经不太大了。新加坡是小型基地,目前停靠了2艘濒海战斗舰,实际上很难满足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活动需要。
这时候,菲律宾成为首选。从南海最北部的巴士海峡,一直到南海最南部的南沙群岛,菲律宾的整个纵深延长能满足美国的需求。不管是这次的4个军事基地,还是美军在2016年获得的5个基地,都是针对南海而来的。未来美国想在南海地区与中国进行军事较量,对中国开展侦察和威慑行动,或者维持地区军事力量的压倒性优势,菲律宾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观察者网:关于美国在军事基地的使用权限,菲律宾政府频频对中国做出一些保证,包括未来如果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不能利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对中国采取“进攻行动”。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请神容易送神难”,事到临头菲律宾说了不算。您如何评价马科斯政府的表态以及上述观点?
陈相秒:我可以这么讲,马科斯所说的一切,应该都是发自真心的。他不希望美菲关系是以牺牲中菲关系为代价,这是马科斯不希望看到的,他希望中美关系和美菲关系脱钩。这恰恰反映了马科斯政府以及他本人心中的担忧,他不希望卷入大国之间的较量。
需要注意的是,马科斯现在的所谓表态,只是在回应中国的利益关切和诉求,但是他并没办法左右美国对这些基地的使用。换言之,美国用这些基地做什么?部署什么?针对谁?菲律宾没办法阻止,我个人觉得马科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马科斯在赴美飞机上表态:不允许菲被用作任何军事行动的补给站 视频截图
首先,美国能够施压菲律宾新增开放军事基地,就说明马科斯没办法阻挡美国的要求。
其次,这些军事基地一旦到了美国手里,未来菲律宾要在某种程度上约束美国所针对的对象,是不现实的。因为根据双方的协议来看,也没有这一条。美菲这一次签的双边防务指针里面,也没有提到规避第三方的风险。
第三,美菲是军事同盟关系,任何一方遭受到攻击,另外一方就有义务进行相应的军事援助,所以菲律宾已经被绑在了美国战车上,它没办法逃避同盟责任。
所以马科斯的表态是真,也非真。他不希望美军利用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来威胁中国,来挑战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最高国家利益,那些话出自本心,但他却做不到。虽然极力地避免引发中国不适,激起中国强烈反应,进而影响中菲关系发展,但是他阻挡不了美国利用基地来做什么。
实际上美军已经说了,菲律宾本来就是我美国的盟友,就是我第一岛链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美军的一些政要、国防部官员早就表态,菲律宾北部地区的军事基地就是美国在台海方向战略军事安全布局的一部分。中美在南海地区的较量,菲律宾本就是局中人,逃避不了,而美军有意利用,也说得非常清楚。
观察者网:无论是菲律宾总统10年来首次造访白宫,还是向美国开放更多军事基地,美菲完成两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都可以体现双方关系、尤其是军事关系在加强,似乎与杜特尔特时期有很大不同。但菲方又强调想“与各国保持友好关系”。您刚刚提到马科斯没得选,但是这当中有没有菲律宾主动的成分?或者说,马科斯政府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出于哪些考虑?
陈相秒:这个很关键。其实我认为,菲律宾的外交政策一直没有变。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举行会晤。图自澎湃影像
这里的“没有变”,包括几个方面内容。第一,菲律宾的军事安全战略一直都是以美菲军事同盟为前提的,不管是阿基诺三世,还是杜特尔特、马科斯,从来就没有变过。你可能会说,杜特尔特政府时期美菲关系不是不好吗?但是美菲同盟关系没变,菲律宾所依靠的安全保障还是来自美国的安全保护承诺,菲律宾跟美国的安全合作步伐没有停,动作没有少,只不过速度放慢了。
第二,菲律宾试图在中美竞争当中两边获利的本质,以及它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是没有变的。近两届菲律宾政府都希望从中国的合作、特别是经济合作中获得利益的诉求,没有变。
那马科斯政府为什么比杜特尔特政府走得更近一步,为美国提供新的军事基地,开展联合巡航等等?这里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今天的美国对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菲律宾被绑架了。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跟菲律宾的军事安全合作之所以有所降温,是因为特朗普政府把“人权问题”等美菲摩擦放在了优先位置,激起了菲律宾国内的抵触反应,影响美菲关系。但是到了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又开始重视和修复美菲军事同盟关系,搁置了美菲关系当中一些挑战性因素,导致菲律宾又重新被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
第二,今天的马科斯政府和过去的杜特尔特政府,本身政策偏好上有不一样的地方。
在对美国的态度上,杜特尔特政府实际上是比较强硬的,更加反映菲律宾的本土主义、民族主义,对独立外交政策的诉求要更强一点。菲律宾被美国殖民过,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才正式独立。到了90年代,菲律宾国内曾经出现一股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杜特尔特政府恰恰代表了这种本土势力。
但是到了马科斯政府,我个人觉得他本人背后跟美国还是有很多利益关联、历史纠葛,并没有像杜特尔特政府那样排斥和抵触美西方。其实今天的菲律宾国内存在很多主义,有全球主义,有受美西方影响的,也有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本土主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在菲律宾国内、特别是政府内部的亲美势力,以及在野党的势力,比杜特尔特时期要更加强大,这些是掣肘马科斯政府决策不可忽视、至关重要的力量。
比如海岸警卫队、国防部、国会里的部分人和法律界精英,他们有一些接受美西方教育,有一些接受美国长期提供的支持和培训,有一些长期与美国保持密切合作,有各种各样的关联。一旦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某种妥协的迹象,他们就开始站出来对政府施压。
美国和菲律宾2023年4月11日启动年度“肩并肩”大型联合军演。 图自路透社
而且菲律宾从独立到现在,几乎每一任总统都面临被弹劾的风险,包括阿罗约、阿基诺三世和杜特尔特。同时,这个国家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传统,就是有过军政府的历史,所以军事部门、国防部门在它国内的地位非常高,对政府决策的干扰也非常大。菲律宾国内一些部队、国防部的高官,大多数和美国有某种利益关联,或者接受美国的培训,所以他们会以美国人的思维来思考菲律宾的外交政策。
在这几种力量的干扰下,马科斯政府在一些问题上不得不妥协,不得不接受美国的要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童黎 
-
泰国大选97%选票统计完成,远进党暂时领先
2023-05-15 06:54 泰国政局 -
首次针对俄管道天然气,G7和欧盟想这么做...
2023-05-14 23:20 -
又扯中国,G7拟出台所谓“不许经济威压”附件
2023-05-14 22:08 观察者头条 -
马克龙官宣!“中法合资”
2023-05-14 21:24 中法关系 -
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香港特区司法独立绝不允许美国政客干涉
2023-05-14 20:21 香港 -
中国驻缅大使馆:解救多名中国公民
2023-05-14 19:00 缅甸局势 -
“美国搬到黎巴嫩来了吗?”
2023-05-14 18:24 美国政治 -
“你无法与普京谈调停”
2023-05-14 18:20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腾起巨大蘑菇云,北约援乌弹药库被摧毁?
2023-05-14 17:10 -
“针对中国,美欧酝酿‘联合行动’”
2023-05-14 16:52 欧洲乱局 -
“伊朗和埃及即将重新互开大使馆”
2023-05-14 16:09 伊朗局势 -
美国新政策能打破对华太阳能依赖?西方业内人士泼冷水
2023-05-14 15:38 -
一天内,俄4架军机在边境被击落?俄乌双方说法↓
2023-05-14 14:59 俄罗斯之声 -
被说“在欧盟奉行亲华路线”,他回应亮了
2023-05-14 13:56 欧洲乱局 -
德国用27亿欧元军援“迎接”泽连斯基
2023-05-14 13:35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曾计划占领俄边境城市,炸毁输油管道”
2023-05-14 11:42 乌克兰之殇 -
CNN主持人:美国宣扬“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自己却在…
2023-05-14 11:08 -
土耳其大选前夕,埃尔多安点名拜登:他下令推翻我
2023-05-14 10:07 -
G7财长就美债发警告,公报未提中国
2023-05-14 10:03 美国经济 -
俄总理签令,俄远东路线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协议已提交杜马
2023-05-14 07:4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54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47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08“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70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