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相秒:中越关系如何更上一层楼?这两条对话主线很关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相秒】
11月,全球目光聚焦亚洲。东盟峰会、印尼G20峰会、APEC会议轮番登场,东南亚掀起一股外交风潮。
中国无疑是这阵亚洲外交旋风中的重要角色。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领导人与多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其中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是首位访华的外国领导人。事实上,在越共十三大闭幕后,中国领导人也是首个访越的外国领导人。
阮富仲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访问中国,期间两国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阮富仲的到访意义特殊,中越最新联合声明的分量更是非同一般,既指明中越关系的主线,又为未来两国的相处之道确定了方向。
10月31日至11月1日,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华。到机场接机的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图片来自越通社
中越的两条对话主线
中越之间的交往史可谓当之无愧的源远流长。在法国1885年正式将中国排除在外、建立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之前的将近2000年里,主权和民族国家的概念还尚未完全进入到东亚的国家体系,中越一直保持着特殊历史时代之下的朝贡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全球范围内掀起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浪潮,中越关系开始进入现代阶段。然而,1945年以后的中越关系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同志+兄弟”的关系。二战结束到1975年4月,以中国对越南在印支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巨大支持为标志,中越关系处于真正的“同志+兄弟”的阶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是唯一给予北越和越南南方人民重要支援的国家。
阶段二:历史最低谷。越南南北统一后到冷战结束前的一段时期内,中越因为冷战两极体系的大环境,以及越南寻求地区霸权和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单方面主张而跌入了有史以来的最低谷。
阶段三:迈向稳定的双边关系。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越在1990年代初开始恢复正常邦交关系。在经历高峰和低谷的大起大落后,中越两国开始探索成熟且特殊的邻国间关系的新模式。南海相关争议虽不时困扰着双边关系,但随着两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双方经贸往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与此同时,中越建立起党际和外交两条对话主线,形成了覆盖国防、海上问题和领导人会晤等各个领域和层次的磋商机制。
而这次两国的最新联合声明则是中越关系迈向更加成熟、稳定及凸显特殊性的重要标志。
相较之前,双方在最新的联合声明中前所未有地突出强调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也是中越关系本该有的重心所在。
其一,两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在中越关系的背景下,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重温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并精心培育的“同志+兄弟”传统友谊,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彼此合作确保发展道路和方向不能变,即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光明前景;三是声明罕见提出共同抵御“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
其二,心无旁骛推动两国经贸和人文合作。声明所载明的双方签署的13份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涵盖了经贸、人文、旅游、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再次表明中越关系的主旋律仍然且进一步聚焦于双方互利共赢合作。尤其是供应链保障合作、国资企业交流等合作备忘录对强化两国经贸合作更是具有特殊意义。
联合声明反应中越各自所需
两国最新声明所反映的是国际局势变化给两国带来的共同挑战,是两国共同利益诉求的再次聚焦,是对两国深入探索全新共处之道的有力阐释。
一方面,按照意识形态划分国家间关系的声音在美西方世界甚嚣尘上。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日益强调按照意识形态处理国家间关系。英国、欧盟等西方国家也纷纷效法并追求美国的步伐,重新强调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区别,并将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同中国等国家间关系的重要依据。
美西方的意识形态至上主义也并不单单指向中国,同时包括了越南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是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与越南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既面临来自美西方的共同挑战,也迎来了维护各自社会主义事业的相同使命。
另一方面,声明反映的是两国再次聚焦共同利益诉求。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唯一有能力和意愿挑战其国际秩序主导地位的国家,而日本、澳大利亚及英国、欧盟等美国的盟友和伙伴亦步亦趋,也不会容忍中国的崛起。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越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政治制度稳定,更是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等重大国家利益。中国在西太平洋尤其是周边地区的海空日益遭受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当面军事挑战、在国际多边场合的外交压力,以及在台海、南海、东海的主权和海域管辖权利的干扰。
而对越南来说,现阶段美西方之所以拉拢越南,是基于美西方自身利益的考量,也包含了将“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在渗透到越南的极大可能。
在此背景下,中越关系再一次聚焦主线,将确保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政治制度作为两国面对冷战结束以来最剧烈变动的国际局势下的严峻挑战和巨大使命。
解放军海军官兵驻守南沙群岛永暑礁 图自新华社
中越关系中的三大挑战
两国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双边关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越关系演变过程中,已累积形成了三方面的干扰因素。
第一,南海有关争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越关系难以逾越的重要问题。
1975年4月,越军占领南越伪军于1974年2月武力控制的南沙群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景宏岛、鸿庥岛、南威岛、安波沙洲,中越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便愈演愈烈,海上争端也成为双边关系的主要挑战。在领土主权层面,越南非法占领中国南沙群岛29个岛礁是双方海上矛盾的焦点。在海域管控方面,中越双方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海上执法船只和渔船(民)活动间的冲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没有停过。在油气资源方面,双方围绕未划界海域的油气勘探及开发的纠纷也在上世纪80-90年代及2017年以后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在南沙群岛的争议涉及主权、发展和安全等重要国家利益,因此没有哪一方会轻易让步和妥协。特别是海上油气化工业在国内经济结构中占据至关重要地位的越南,不断在南沙群岛的万安盆地及西沙群岛靠近北部湾湾口外等油气相对富集的海域开展钻探和开发活动。这对中越关系而言,可谓是难以根治的“痛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国际足联主席坦言想让朝鲜举办世界杯:只有参与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2022-11-22 08:46 2022世界杯 -
美国新增感染30344例、死亡150例
2022-11-22 07:37 美国一梦 -
国际原子能机构:扎波罗热核电站关键设备完好无损
2022-11-22 07:05 俄罗斯之声 -
记者穿拖鞋呛声尹锡悦后,韩总统府把每日记者会给停了
2022-11-21 23:19 三八线之南 -
中国在伦敦设立“海外警察服务中心”?大使馆驳斥
2022-11-21 22:53 -
印尼西爪哇省地震已造成62人死亡
2022-11-21 22:46 -
“一个中国游客每晚花215澳元,印度游客只花84澳元…”
2022-11-21 22:22 -
被主持人反复追问卡塔尔“人权纪录”,《Tukoh Taka》歌手直接离场
2022-11-21 22:14 -
白宫高官被曝施压海湾国家:发展对华关系,恐影响与美国合作
2022-11-21 22:06 中美关系 -
王毅:尽快召开中意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
2022-11-21 20:54 中国外交 -
拜登成为首位八旬美国总统,46%民主党人认为他没法连任
2022-11-21 20:32 美国政治 -
托卡耶夫再次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
2022-11-21 20:24 -
“史上最长”!中石化与卡塔尔能源签署27年LNG购销协议
2022-11-21 19:06 能源战略 -
当着美防长面,印尼防长:很荣幸同时和中美做好朋友
2022-11-21 18:23 -
不满贝克汉姆任世界杯形象大使,他碎了1万英镑…
2022-11-21 18:18 不列颠 -
采购量猛涨126%,欧洲在“俄油禁令”实施前狂买柴油
2022-11-21 18:15 欧洲乱局 -
中方是否担忧马来西亚选举局势?我外交部回应
2022-11-21 16:45 中国外交 -
古巴国家主席即将访华,中方表态
2022-11-21 16:27 中国外交 -
“搜刮欧洲,美国发出危险信号”
2022-11-21 16:22 欧洲乱局 -
习近平致电祝贺托卡耶夫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
2022-11-21 15:52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3“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4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4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8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