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两岸融合是历史必然,现在要做的是……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35:51二、和平统一是未来方向
两岸从隔绝状态不断加深联系,大趋势明显在走向统一。但由于台湾内部的政治抗拒,以及美国妄图用台湾遏制中国崛起,台海成为抓眼球的潜在冲突热点。
笔者认为,全球舆论对于两岸关系与台海问题,过于强调冲突前景,甚至将之视为所谓“中美决战”的引爆点,有系统性的认知误差。台湾内部政治纷争频发,与大陆关于台湾“国际地位”的争论常年不断,台海危机不时出现,中美对谈中台湾成为“核心问题”,主导了两岸以及全球对于台湾问题的认知。而两岸往来加深是逐步渐进的过程,没有特别重大的融合事件,不引人注目。
在台海问题上,包括美西方在内,各方的绝对利益共同点是和平。笔者认为,即使民进党执政,都选择了强化两岸和平框架,而非铤而走险。
俄乌冲突后,很多人都担心台湾会变成乌克兰,这是极为错误的类比。笔者有一次应邀远程与美国某大学一群青年政治研究者讨论俄乌与台海的对比,以及台海爆发战争的危险有多大。笔者说大陆与台湾不会为了一些名义的问题闹到开战,这是极为愚蠢的,大陆已经多年没有战争,是崇尚和平发展的,而台湾也非常希望和平。这个平凡的结论,却让在美国的研究者觉得新鲜。
在台湾历次民调中,和平永远是压倒性选择。如2023年10月20日台湾民调,86.4%的受访者支持“和平是两岸的唯一选项”,84.8%支持“持续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2023年6月1日民调显示,84.2%支持“台海议题和平解决,是全球共识、也是台湾主流民意,更是两岸的共同责任”。在这类民调中,通常会加入一些“尊严、主权”相关的内容,以及对大陆许多政策的不认同,但“和平”才是真正的关键。
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大陆多部门愤怒指责,军演常态化,台海军事态势改变很大。台湾方面是“有苦说不出”,口头便宜根本顶不上战略损失。2023年麦卡锡当选议长,本声称也要来台湾,但改在美国见了蔡英文,台湾方面显然是怕事情闹大吃亏更多。虽然台湾政府声明与民调反对大陆的“文攻武吓”,但实际效果是岛内对和平的极度强调。
在90年代两岸确立和平框架之后,实力此消彼涨,是大陆与台湾的历史轨迹。1990年,台湾GDP为1700亿美元,相当于大陆的43.8%,达到历史最高点,1995年仍有35.7%。2022年,台湾GDP为7626亿美元,仅相当于大陆的4.2%。
台湾2023年GDP将在中国各省市中排在第9位,之后还将被不断超过。以人均GDP论,台湾2021-2023年人均GDP在3.2-3.3万美元之间,北京、上海、江苏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福建、浙江接近2万美元,东部地区与台湾生活水平大致可比。大陆经济发展,为两岸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
大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前重点关注的是台商投资,但已开始强调台胞、台青来大陆工作、学习、创业、生活,让台青来大陆施展才华、追逐梦想。疫情对两岸来往造成了影响,但不会逆转进程。
两岸中国人同文同种,大陆政府和社会对台湾民众完全接纳,基础设施优良,社会安全,生活水平远超发展中国家,经济体量巨大市场空间大。过去多年的历史说明,即使有台湾当局的阻碍,台商、台胞、台青还是积极来大陆。谎言和偏见总会过去,两岸融合是无法逆转的历史进程。
笔者特别愿意看到的是,大陆文化吸引力也开始遥遥领先港台,反向输出了。大陆的影视、视频、信息内容APP,内容丰富远超港台极小的市场。大陆民众生活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但已经比港台更为有趣。一些有品味的台青,到大陆平台来寻找知识和乐趣。简体和繁体中文网络是两个世界,后者极为无趣,港台青年总会发现真相。
2023年7-11月,香港分别有495万、532万、483万、535万、583万人次经不同口岸到内地,北上消费突然爆发。历史趋势将说明,台湾人将和2023年的香港人一样,越来越多地来大陆。在认知逆转之后,这一切很可能也是突然爆发的。
笔者预计,随着大陆消费崛起、文化影响力扩散全球,两岸三地将进入真正的文化融合期。美西方和日本文化走下坡路,对港台的吸引力下降。台湾政客时常作秀,但没法逼民众改说英语、日语,最终也无法阻挡时代潮流。
当两岸的力量平衡足以推进和平统一,和统进程就将开始,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迹象。实现和平统一,军事力量将起到关键的威慑作用,但不需要成为实际选择。
美国对中国空前防备,将中国视为霸权最大对手,台海问题是中美斗争的关键。但统一台湾是中国取得对美斗争胜利的结果,而非前提。
一方面,美国无力在台海挑起事端,如有些人担心的,让东亚陷入战火,将改变中美实力对比走向。全球多地爆发的冲突,让美国应接不暇,东亚是全球经济中心,不会走到战争这一步。在美国各类智库提出应对中国的策略中,引爆台海冲突并非选项,原因是不可控,只有防备冲突爆发的建议。美国政客频频在台湾问题上挑事,并非深思熟虑,而是骚扰作秀,对大陆军事准备推进极为有利。
另一方面,中国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在全方位竞争中击败美国挑衅。这包括在台海以坚不可摧的军事优势,震慑敌对势力,建立以大陆军事控场为前提的台海和平框架。但对美斗争主要是在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等领域,在全球竞争,而非“台海决战”。
一旦大陆武力解放台湾,美日会像抛弃乌克兰一样抛弃台湾,这将成为共识。2022年,拜登政府第一时间就决定不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直接冲突,只有武器支援。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损失惨重无力承担,被彻底抛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惨景给台湾民众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憾。但大陆不需要冒着全球经济崩溃的风险去这样做,有足够的耐心。
三、两岸融合是“一个中国”、“九二共识”争议的唯一通路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确立了台湾问题上的“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关系的基石。加上1978年中美《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及1982年《八一七公报》,三个公报美国都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
需要指出,字面意义上美国采取了“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的公开策略。这也成为台湾问题的长期特点,很多问题都是模糊的,而“模糊”并不是真的不懂,而是故意的选择。
美国在《上海公报》上的措辞是:“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s that 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does not challenge that position.”)
如果台湾内部想“独立”,理论上美国可以通过文字游戏承认,这个风险是存在的。美国政府可以说,台湾的Chinese(种族意义上的)不同意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了,《上海公报》的前提不存在了。实际上,这就是民进党的真实态度。
“一个中国”原则并非无关紧要的文字,多年来都是台海政治纷争的最大要点。
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举行会谈,会谈后双方签署了中美《上海公报》
现在的全球状态是,大陆政府和民众认为“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中国还没有实现统一,必然要实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是这么理解的,不搞“战略模糊”,法理上都支持大陆统一台湾。马斯克等民间人士也是这么理解的,务实地判断大陆和台湾肯定要统一,跟从内心说实话。
台湾现存的所谓13个“邦交国”,其实也是“一个中国”原则的潜在拥护者,不支持“台独”。过去的历史说明,这类国家很容易换个说法,变成和全球大多数国家一样的理解状态,数量正在清零中。
少数国家,就和美国一样搞战略模糊,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盟友。理论上,这些国家有可能忽然支持台湾“独立”,但实际不可能。这些国家会承认现实,如认为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了,不时声明“不支持台湾独立”。全球没有任何政府声明支持台湾“独立”,主要是中国实在太强大了。以后大陆与台湾统一了,这些国家也会承认现实,不会太为难。
2005年3月,中国出台了《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形式决定了“台独”就是战争。理性判断,现在防止“台独”的压力不大,军事斗争已经走向了“以武促统”的阶段,海空军已经推进到了台湾岛周边。所谓的“海峡中线”、“两岸军事平衡”不存在了。
笔者认为,经过多年来大陆不断的政策宣示与实际行动,全球已经对统一有心理准备了。这些国家会放些“反对武力统一”的话,但并没有谁认真准备在台海与中国开战,美国的武器生产连供应乌克兰和以色列都做不到,舰船生产能力远不如中国了。因此,两岸统一是明显的大势,以后情势逐渐明显,台湾和香港一样和平回归,全球不会觉得是太意外,而是顺理成章。
很多人没注意到,美国1972年签《上海公报》,就放弃了1954年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没义务帮台湾打仗了。在大陆武力解放台湾时,美国会如何行动,是另一个著名的“战略模糊”,多年来都不直接答复,但并不难猜。
美国多年前准备的“战略模糊”,是想可进可退。1979年美国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案》,一直对台湾出售武器,直接违反中美建交公报,是中美争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但随着大陆军力日益强大,特别是在2010年以后飞速进步,美国的“战略模糊”逐渐失去了意义。
大陆与台湾之间,“一个中国”的核心问题是对“九二共识”的态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2024-05-08 22:03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6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6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