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三月数据“独家”逆袭,中国出口实力到底强在哪?
最后更新: 2023-04-24 11:17:46如果全面认识了中国制造业实力,就可以很有信心地宣称,美国这个攻击并不会有多大效果,一季度的出口数据就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一个是“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效应。前面论证了,美欧传统市场已经不如发展中国家市场大了。发展中国家可以自主决定和中国大做生意,互相也很开心地聊起来了,甚至找中国调停化解争端。只要发展中国家市场不断做大,中国出口增长势头就能一直维持,这是新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得到中国在基础设施和技术领域的帮助,扫除经济增长的障碍,增长主要动力已经有了。一般商品、品牌商品、高科技产品,发展中国家都能以极高的性价比从中国得到,大批人口过上现代生活有路径了。
一个是制造业的技术和效率,对美国的攻击有极大的制约。例如苹果要转移iPhone产线到印度,新闻放风说2025年要25%、远期40%-45%。英国《金融时报》文章就唱反调,说苹果和中国关系很深,印度那都是FATP(Final Assembly, Test and Pack)低技术环节,组装、测试、包装,从中国运零部件过来。如果只是FATP转移到印度,那冲击会小得多。但即使是FATP也不容易,苹果四大产品到2024年,还是90%以上在中国制造。
苹果四大产品中有90%以上在中国制造(作者供图)
更深层地,要看印度本土企业如何进入苹果供应链,中国已经有上百家企业。目前还看不出,印度或者越南企业如何进入要求极严的苹果供应链,应该要不短的时间。如果是中国链上的企业跑印度开厂,影响会小一些。因为中国企业还在链上,这些企业的中国供应商(不是苹果供应商了)还是会有相当多的就业。印度怎么一级级地把全部企业都弄过去并不简单,目前是进展到要求几家苹果供应商在印度开厂搞FATP的层级,而且品质还成问题,想升级需要基础能力提升。
至于美国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攻击,目前已经到了有攻有防的阶段了。之前美国来势汹汹,人们心里不太有底,高科技什么情况要斗过才清楚。从特朗普发动攻势,也快五年了,时间不短了。全球各国基本的评估是,中国顶住了,美国没占到什么便宜,坚定了找中国合作的决心,甚至美国盟友也不愿意跟了。
高科技有非常复杂的供应链,经常需要全球多国合作,中国逐渐成为全球高科技供应链的重要部分。但是趋势非常明显,主要是三个趋势。
一个是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领域,其特征不再是全球合作,而是中国主导了。这就是所谓的“白菜化”,以前一般是开除出高科技,最近也得承认中国的科技实力了,总不能都开除。如果所有产业都到这个程度,那就没什么好分析的了。像新能源、电动车就变成中国主导了,虽然外国公司也会进来,但就需要以中国为中心发展了。这也是中国努力的方向,多一个领域就多一分安全感,有时会不计代价大搞研发,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重视程度。顶住美国攻势其实不需要这么高标准。
再一个是中国在越来越多高科技领域,逐渐有了存在感。例如所有行业里最困难的芯片设备供应链,原来几乎等于没有,现在冒出了不少本土企业,在蚀刻、CVD、PVD、CMP、离子注入、清洗、检测等多个领域有突破,进入了芯片制造企业实际应用。总体来说,技术原理基本摸清,应该可以保证28nm芯片制造产线完全国产化,但需要不短的时间,如2030年。这就某种程度保证了,不会发生非美的外国芯片设备供应商不做生意的怪事,没动机。
再一个是美国及其盟友,试图在高科技产业链里,摆脱中国公司,所谓的脱钩。例如对稀土供应想办法,搞芯片产业联盟,新能源领域也想脱离中国的绝对控制自立。这个脱钩趋势就被无限夸大,加上品牌消费品的组装外迁,似乎是一个特别大的事,搞成了中国就惨了。
就算美国搞高科技脱钩有进展,最多也就是中国和美国竞争高科技的局面,看谁性价比高、关系搞得好、体系建得好。这是好事,中国肯定会充满斗志地迎战,靠生产效率,靠中低科技产业链齐全,配合尖端高科技研发,一起和美国斗,每年几百万理工科毕业生正好忙活。
很有可能,美国干这种损人不利己、违背经济原理的事干不好。本来各国基于分工合作、比较优势的原理,一起将产业效率发展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到了中国效率又有突破。然而,美国走回头路,不要分工、不要合作、不要比较优势,难道美国工人很高效吗?东南亚或者印度工人很高效、研发很给力吗?
实际发生的事,就是勾兑、表面文章,美国公司将产品伪装成美国制造,中国公司绕道东南亚参与产业链。印度、越南等国搞FATP,表现红火实际只是组装环节,升级不易,而且一季度数据连表面都不火了。经济规律很强大,逆着推动很难搞。
美国政客,如果是顺着市场经济规律来,还能搞出一些法案,帮助美国公司发展做大。但如果逆着市场规律干大事,这恰恰是中国政府的绝活,美国又攻击又害怕,自己也学上了。逆着干,国家级产业规划,先不挣钱、往里砸钱、砸资源,是需要狠劲的。国际上一般认为东亚厉害,以韩国和中国为代表,别的国家卷不过。
美国政客搞的各种基建、产业规划,基本是笑话多、成就少,不断冒出各种匪夷所思的灾害事件。美国公司按市场经济规律在全球推进的能力是很强,但美国政客真不行,主要是律师团伙出身,不像是能搞产业规划的。美国公司也不太可能去逆着经济规律搞产业规划,主要是应付敷衍,股东要挣钱才是最大原则。
中国出口的实力是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的,要综合全面地评估。三月出口数据的戏剧性逆转,揭示了中国出口与制造业真正实力。友好的发展中国家迎来发展机会,合作热情高涨,让中国出口迅速击败外界唱衰的预期。美国对中国的攻击,其影响被夸大太多,占中国出口市场的份额已经不算大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数字化转型新时代,中国离不开扬招出租车“老师傅”
2023-04-24 10: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证监会核发首批企业债券注册批文,拟募资合计542亿元
2023-04-23 20:46 观网财经-金融 -
商务部:中国有意愿有能力加入CPTPP
2023-04-23 18:16 -
硅谷开始抓创业公司老板了
2023-04-23 14:27 观网财经-评论 -
商务部:我国的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2023-04-23 10:56 中国经济 -
爱上数字阅读的Z世代,去年偷偷“肝”了2000万本《史记》
2023-04-22 10:3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马云有了新身份:港大荣誉教授
2023-04-22 09: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替代IMF!金砖国家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希望
2023-04-22 08:57 金砖国家 -
知原药业IPO:7名董监高的前东家,曾卷入轰动一时的“银杏叶事件”
2023-04-21 18:42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国挑刺中国电商平台,商务部回应
2023-04-21 18:33 观网财经-海外 -
“今天在软件上我们还是落后的”,任正非呼吁国产软件加强合作
2023-04-21 18:15 观网财经-科创 -
商务部:继续征收反倾销税,还是5年
2023-04-21 15:03 -
华为:孟晚舟没有美国出差安排
2023-04-21 13:02 观网财经-科创 -
持续亏损却被资本热炒,优品车上市首日大涨620%
2023-04-21 10:57 观网财经-汽车 -
宁德时代一季度利润大涨557.97%,高瓴资本却在偷偷减持
2023-04-21 10:48 观网财经-汽车 -
消费扩大,经济增长的原因还是结果?
2023-04-21 08:01 -
一季度外贸20强城市出炉:佛山进前十,郑州3月数据不妙
2023-04-20 21:47 观网财经-宏观 -
央行: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2023-04-20 16:02 观网财经-金融 -
深陷价格战的特斯拉,会把自己卷死吗?
2023-04-20 12:19 观网财经-汽车 -
车企轮番降价,中国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
2023-04-20 11:34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