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两个“突发意外”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目标?
最后更新: 2022-04-20 09:05:32【导读】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中国2022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开局总体平稳。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5%,能否实现?在新形势下,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2022年对中国经济来说,出现了两个“突发意外”,外部是俄乌冲突,内部是以上海疫情为代表的奥密克戎病毒变种冲击。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5%,能否实现?在新形势下,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
一、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
近期多地出现的奥密克戎疫情,是短期影响较大的“意外”,年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显比俄乌冲突要大。一些舆论关注的是“共存”与“清零”的斗争,焦点是全世界基本都共存了,中国怎么办?就算现在清零了,以后还继续清么?本轮疫情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病毒变种传播率大增清零的代价明显上升,影响经济增长不容小视。
3月快递业务量同比下降2.5%,4月预计下降更多。一季度和4月经济数据必然有可见的较大影响。
从原始毒株开始,占优势的新冠病毒变种传播率逐渐增加,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一种估计是,原始新冠病毒R0值约为3,德尔塔5-6,奥米克戎10。武汉疫情之后一段时间,中国的防控做得非常好,经常全国都清零。
2021年德尔塔出现后,疫情冲击有所增加,但仍然能够在全球率先实现清零,威胁不算大,全球表现最佳。2022年奥密克戎在上海与吉林爆发得比较厉害,但其它多地基本能实现清零,只是此起彼伏严重冲击整体经济发展。
如果不解决奥密克戎的冲击问题,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受极大干扰,社会预期都会偏悲观,不敢投资兴业。这已经成为2022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不仅要以最高级别的重视帮助上海恢复正常,将来如何应对,也要推出让社会有信心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够建立信心,那本轮破防造成的冲击可以算是经验教训,这个代价中国还付得起,不影响发展大局。
其实2021年,中国已经在探讨如何减小防控代价。在疫情防控上,早期清零代价明显要小得多,这个道理无需争辩。中国的国家政策是要动态清零,地方如果搞得破防去“倒逼”放松,是绝对错误的,全国不得不花大代价救回来。有意见可以讨论,但绝不能倒逼,也不应该用破防的结果来证明放松正确。是不是放松,应该由中央来统一决定,不能“偷跑”。
更新认识以后,其实还是可以延续2021年的思路,如何在动态清零的基础上,尽量减小防控代价。目前的冲击主要是错误战术导致破防的结果,并非奥密克戎天下无敌,多地被外溢本来根本不会发生。无论如何都要守住不破防的底线,否则没有完成基本任务。
从多地防控情况来看,对奥密克戎早期清零是可以重复实现的。深圳是人口众多的一线城市,还直接面对香港的冲击,也漂亮地做到了。笔者在深圳感到防控很有希望,清零代价不是太大,就是需要有全城检测的能力,进行每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检测一次的各类防控安排。这本质上是一种有组织的生产劳动,是中国的拿手好戏。如果形成这个观念,如何对待病毒就有底了。抗击疫情,不能靠大规模封锁居家防疫,而是靠积极组织常规检测。如果全城人像吃饭一样随时能方便地检测,疫情就永远只会是小规模的,在早期发现并扑灭不难,而且检测也不影响生活。
只要不再发生破防的重大失误,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是高度可控的,而且代价也是可以估算的,不要图省事,干脆就投入足够的资源实现绝对安全可靠而且便捷的疫情监控体系。假设中国14亿人每年人均50次检测,一年700亿次检测,成本可以低到两三千亿,完全可以承受。而且这并不只是纯消耗,也创造了GDP,相关资金会进入经济流通。
如果基于检测能力实现了对疫情绝对可靠的全域监控,就可以回到之前的思路,对疫情防控有充分信心了,一些地方上过度防控阻碍经济发展的“土政策”可以取消。如果到处琢磨如何堵漏,甚至不让外地人来,这实际很不科学,一直存在“层层加码”的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对漏了之后的防控没有底气,只好互不信任一刀切。
可以设想一个理想模型:如果全国14亿人每天都测核酸,病毒怎么可能悄然传播不被发现?病毒稍传播开来,只要测得够密集,就一定会被发现。一个最近5天测了4次核酸都是阴性的人,即使所在地区行程码带星,外地也完全可以放心地让人来。就算万一有问题,也可以在本地即时发现,迅速扑灭。如果城市都建立了有绝对信心的密集检测网络,中国面对奥密克戎也敢宣称固若金汤。
实际这个模型可以大幅优化,重点地区抽样检测,如全体一周轮着测一次,基于概率模型也可以放心了。
4月3日18时42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图片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海沙尔摄
强大检测能力更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在清零时能够快速定位病毒的威胁,迅速开展隔离行动,将极少数小区隔离、密接者拉走,基本不影响经济发展。就算地区有阳性案例了,绝大多数人只是增加了经常检测这一个事,还是照常生活上班。其实只要阳性不多,就算隔离了多半也可以远程上班。
只要防控体系能保证不扩散,经济发展就有底气,保险公司都敢给受影响的商家上保险。如果中国各地能100%实现早期清零,就完全不用担心疫情影响经济了,每年感染人数可以控制在很少的比例,基本没有人员损失。例如每月发生30次迅速扑灭的局部疫情,每次影响1万人要封锁,全年也只有300万人短暂受封控影响,只是测核酸的人次较多,对经济影响不大。只要不破防导致数百万人长期静止,影响都不算大。而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不时发生人人过关的“流感”,全年出状况的人次会非常多,公司不时减员,不太可能有什么放开的经济优势。
再如放开旅游、球赛、影院等服务业,论证之后基于有信心的防控体系都可以放开,2021年中国不少服务业数据就明显比2020年好多了。中国的防控体系也并非事先就建好了,是2020年事情来了逼出来的。2022年奥密克戎提出了挑战,我们完全有能力再次升级防控体系,而且更聪明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情况相当明确,2022年经济增长数据如何,最大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疫情应对是否成功。下定决心建立绝对可靠又融入生活不影响经济发展的监控体系,就是突破口。深圳建成这套防控体系后,社会信心明显提升。
即使未来病毒继续温和化、疫苗覆盖率足够,全社会已经建立的疫情防控体系也很有意义,以后也许又需要用起来。如果病毒温和化不理想,坚持清零的时间很长,如果防控体系够强大,也可以探索让境外的人进来交流的办法,如缩短隔离时间,或者扩大闭环运行实验。出去的人回来也有办法,而不是不让回或者需要隔离很长时间。
长期来说,中国政府会基于科学分析应对病毒的挑战,未来情况千变万化,谁也说不准,肯定需要随机应变,只要不躺平,能力会越来越强。中国建立一套科学监控、全民统一思想防控的防疫体系,必然相对境外是有优势的。
2020年一季度武汉疫情初现,情况比现在更紧急、更不确定,季度GDP增长率是-6.8%损失极大。这么大的挑战,中国都成功地化危为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换大房子?多地公积金贷款二套房首付低至三成
2022-04-20 08:52 观网财经-房产 -
媒体:光大证券董事长被撤销党内职务,6名党委委员全部问责
2022-04-19 22:27 观网财经-金融 -
特斯拉上海工厂8000名员工到岗,今天正式复工复产
2022-04-19 21:00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Zara”,A股退市
2022-04-19 17:49 观网财经-消费 -
日元创下有纪录以来最长连跌,人民币兑日元升破20
2022-04-19 16:02 -
清华控股100%股权拟无偿划转四川省国资委,涉多家“清华系”企业
2022-04-19 15:48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团买菜调拨武汉等外省仓库近10万件物资驰援上海
2022-04-19 13: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一季度房地产业GDP同比下降2%
2022-04-19 10:37 观网财经-房产 -
净利润暴涨21倍后,功率半导体龙头士兰微能延续高增长吗?
2022-04-19 10:24 观网财经-科创 -
大公司早报|B站回应直播部门裁员 上海市监局约谈12家电商平台
2022-04-19 09:08 大公司 -
招商银行:免去田惠宇行长职务,另有任用
2022-04-18 18:54 观网财经-金融 -
疫情囤货热,预制菜版块爆发
2022-04-18 18:15 观网财经-消费 -
参与中央基层就业项目期满后3年内考研,初试总分可加10分
2022-04-18 13:57 最难就业季 -
冲刺首款国产新冠口服药,多家药企有新进展
2022-04-18 13:10 观网财经-健康 -
如何解释这些数据之间的矛盾?统计局回应
2022-04-18 12:21 观网财经-宏观 -
陕西:受限价影响,部分煤矿消极生产,中长期合同履约率较低
2022-04-18 11:56 观网财经-宏观 -
盒马“未来十年最重要战略”,为何大幅撤店?
2022-04-18 11:5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疫情管控是否加大滞胀风险?国家统计局回应
2022-04-18 11:43 观网财经-消费 -
上海等省市疫情是否影响今年经济增速目标?国家统计局回应
2022-04-18 11:22 观网财经-宏观 -
有企业家担心5月无法复工?国家统计局回应
2022-04-18 11:02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260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37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4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