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惨剧背后,是韩国内部诸多矛盾的集中爆发
外籍劳工很多连“名字都无法存在于记录里”,遑论安全培训,部分打工者可能几乎是在草草介绍了安全须知后就直接进入工作场地。[全文]
-
和韩国某大型企业高管聊天,他们现在最怕提“供应链”三个字
眼下谁赚钱、谁赔钱只是很表层的现象,如果企业受外界政策影响,脱离了中国这个产供应链最密集的制造业基地的上下游,就很可能和中国大市场脱节,和未来的发展脱节。[全文]
-
“没得选”,恐怕是当下韩国社会最大的情绪
韩国政经学者有一个观点,早晚要站队,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往后推,能拖一天是一天;尹锡悦应走更实际的外交路线,而不是现在这种危险的价值观外交。但问题是,尹锡悦是听专家话的人吗?[全文]
-
“政治素人”入主青瓦台,尹锡悦身上的“AB面”
在这场被称为史上“最内卷”韩国大选中,候选人尹锡悦和李在明的选情不分伯仲,出口民调异常胶着,最终来自韩国第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的候选人尹锡悦以微弱优势当选韩国新任总统,成为韩国首位没有国会议员的经历的总统当选者。[全文]
-
朴槿惠出狱,“青瓦台魔咒”会消失吗
“青瓦台魔咒”,是韩国现行政治体制种种BUG综合之下的必然结果。尽管文在寅建设“高级别公职人员调查处”,健全检察院的牵制势力,但在结构性困局下,恐怕是蚍蜉撼大树。[全文]
-
大选季,为何“半导体风波”在韩国降调了?
韩国产业研究院的相关人员无不忧心忡忡。他们告知笔者,这两年韩国的芯片产业面临巨大危机,从2019年日本限制原材料出口一事开始,国内有了警醒。过去韩国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力更生的问题,走全球供应链协作体系是正确选择,但现在整个产业界都在反思。[全文]
-
大选当前,日韩关系距离改善又远了一点
李在镕被假释,将同时影响韩国左右政治势力。虽然法务部由当前左翼政府掌控,但多次强调全球产业竞争之下三星的重要性。部分左翼支持者认为,文在寅政府打着“清算财阀”的口号,却给财阀免死符。而右派则认为,这对文在寅是“加分项”,不应过分强调。显然,现任政府选择争取中间选民,稍稍牺牲基本盘。[全文]
-
教会暴走、右派分裂,文在寅得救?
进步阵营之所以非常警惕文在寅的支持率变化,就是因为在首尔及京畿道地区,文在寅支持率被未来统合党反超。但随着第二波疫情袭来,文在寅支持率又重新超过未来统合党,可见双方支持率处于交叉点。按韩国人的说法,这次文在寅支持率回弹,是“爱第一”教会全光勋向未来统合党扔了一大块屎。[全文]
-
韩国产业布局,文在寅不得不“硬核”抗疫的苦
不到两个月,韩国压平新冠疫情增长曲线。总统文在寅支持率显著回升,恰逢国会大选,执政党一举拿下五分之三议席。回头来看,当初很多人质疑韩国政府为何不封大邱,为何如此“硬刚”,且不论文在寅内心是不是真的如此“刚”,韩国经济的残酷现实也让他有很多不得不“硬刚”的苦衷。[全文]
-
文在寅的关键词:疫情、新天地、国会改选
4月15日,韩国将举行21届国会议员选举,这是除总统大选以外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国内政治斗争已经白热化,偏偏这时疫情爆发,所以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把政治掺和进防疫。况且,大邱是在野党自由韩国党的票仓;新天地教有20多万信众,是一个大票仓。此刻围绕着文在寅的氛围没那么友好。[全文]
-
日韩联手打的畸形“死结”,不是解不解得开的问题
一部分日本人认为,文在寅上台后操作历史问题,只能给点教训,让韩国民众知道这样做只对文在寅个人有好处,对整个国家是有害处的。或许日本的指责有点道理,韩国执政党智库的一份内参称,目前的对日姿态及民众情绪对明年国会议员总改选是有利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