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世宁:疫苗,到底是怎么来的?
4 重新理解疫苗安全
很多人在自己或孩子打疫苗之前都会有顾虑:疫苗安全吗,疫苗有用吗,打完会不会根本产生不了抗体?
理解了疫苗的工作原理后,我们就容易理解疫苗的安全问题了。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重新理解疫苗的安全性。
第一层:从疫苗的工作原理上重新理解疫苗的安全性。
疫苗挽救了数以亿计的生命,消除了天花,很快也会消除脊髓灰质炎。在未来,艾滋病疫苗也有可能用于临床。但是通过了解疫苗的工作原理,我们也明白了任何疫苗进入人体后,都必然会和人体免疫系统相互博弈。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注射疫苗后,可能只会出现轻微发热、乏力、倦怠等症状,这是安全的,这些代价换来了对传染病强大的免疫力。但是有极少数人由于个体差异,在注射疫苗后会产生过度反应,比如高热、惊厥、休克、伤残,甚至还可能死亡,但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
第二层:从疫苗的生产设计上重新理解疫苗的安全性。
疫苗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疫苗审批的生产工艺、检定流程和生产操作规范生产符合特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疫苗,这是疫苗安全的基础,也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息息相关。
那么,一支合格的疫苗就绝对安全吗?未必。
比如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种疫苗分为两种:一种是OPV(口服减毒活)疫苗,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糖丸”;另外一种是IPV(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过去,脊髓灰质炎疫苗需要接种4次,全部都是口服疫苗。
OPV疫苗口服接种方便、价格低廉,曾经为控制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和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OPV疫苗接种后仍有极少数儿童会发生残疾,概率大约为1/25万。也就是说,虽然OPV疫苗是严格按照规范生产出来的合格疫苗,却不是绝对安全的疫苗。
(图为早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图源:Wiktionary)
现在,我国已经规定把第一次口服疫苗改成注射IPV疫苗,后面3剂继续口服OPV疫苗的方式。有学者估计,这种接种方式的转变,会让儿童因为接种疫苗发生残疾的概率降低到1/2500万以下。随着疫苗设计的不断改进,疫苗的安全性也会不断提高。
第三层:从疫苗的覆盖率上重新理解疫苗的安全性。
疫苗要想发挥作用,首先需要激发人体免疫力,然后才能对抗疾病。但是少数人由于个体差异,打了疫苗也产生不了抗体,有的人因为体质或疾病问题根本没办法打疫苗。这时你也许会问:“我如果无法产生抗体,疫苗不就白打了吗?我安全吗?”
答案是:不白打。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关键词——群体保护效应。
疫苗的群体保护效应指的是,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大部分人都对某种传染病产生了免疫力,这样就会直接保护接种人群和间接保护未接种人群,还有那些接种了疫苗也没能产生免疫力的人群。大家一起打疫苗才能都安全,这是公共利益。
以麻疹疫苗为例,人群接种率达到90%才能有效预防麻疹暴发。这也是建立国家计划免疫制度的基础。
疫苗作为医学演化的里程碑之一,为我们开启了对抗疾病的新思路。疫苗的不断研发及普及,也必将给全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10月出版,标题为《疫苗:对抗疾病的新逻辑》,原文有删减。)
标签 疫苗- 原标题:疫苗,到底是怎么来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疫情当前,医疗废弃物如何处置?
2020-01-27 22:13 -
别急!德国来的冠状病毒抑制剂不能即刻就用
2020-01-25 07:42 德意志 -
拒绝华为 越南最大运营商宣称半年自研5G
2020-01-23 09:57 5G -
中国新飞船将可重复用、带6人,空间站核心舱合练3个月
2020-01-21 18:46 航空航天 -
《中国科学》:新型冠状病毒自然宿主或是蝙蝠
2020-01-21 16:15 医学 -
中国卫星导航领域首本英文期刊《卫星导航》上线出版
2020-01-20 21:47 航空航天 -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2020-01-20 20:51 航空航天 -
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已完成全箭总装和出厂测试
2020-01-20 18:11 航空航天 -
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抵达文昌
2020-01-20 17:37 航空航天 -
长五遥四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校准试车成功
2020-01-19 15:22 航空航天 -
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因病逝世,享年87岁
2020-01-19 11:24 科技前沿 -
我国完成无拖曳控制技术飞行验证
2020-01-19 11:03 航空航天 -
自主开发编程语言被指Python套壳,中科院开发者道歉
2020-01-19 07:21 -
若荷兰屈服于美国,不卖光刻机?我大使回应
2020-01-18 22:25 科技前沿 -
新飞船、新火箭、火星探测……中国航天新年新目标
2020-01-17 17:22 航空航天 -
内存暴跌47%!Intel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2020-01-17 15:45 -
全球半导体市场:英特尔挑落三星,仅大陆晶圆代工增长
2020-01-17 14:19 TMT观察 -
国内首例!72岁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喝可乐
2020-01-16 17:42 医学 -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靠自己活动、可编程、会自愈
2020-01-16 16:16 -
中科院计算所发布国产编程语言“木兰”
2020-01-16 15:52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