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持续数个世纪的辩论:中国的基督徒能否祭祖?
不守“规矩”的下场
这场“中国礼仪之争”虽然存在于教会内部,但也瞒不过清朝皇帝的法眼,早有官员向康熙汇报了此事。有趣的是,耶稣会的传教士专门给康熙递交了请愿书,请皇帝证明中国的礼仪不是宗教活动。
对此,康熙欣然支持,批示道:“敬天及事君敬师长者,系天下通义”。借着这个机会,康熙也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传教是可以的,但是尊孔祭祖这种“天下通义”,无论如何不能挑战。也许是怕洋人看不明白,康熙还特意在句末加了一行字:“这就是无可改处”,意思表达的不能再明白了。
然而,或许是信息传递不畅,也可能是教廷没有把中国皇帝的意见当回事,禁止中国礼仪的决定一点也没有改变。
康熙四十五年,教皇特使铎罗怀揣着命令,来到北京。本来康熙帝对这位特使很重视,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然而,当铎罗透露出自己的来意之后,康熙皇帝有些坐不住了。
在正式见面中,康熙先给铎罗解释了一通中国礼仪的意义,然而铎罗不为所动。敬酒不吃吃罚酒,康熙用警告的口吻告诉铎罗,如果教宗执意要反对中国的礼仪,清朝就会将传教士驱逐出境。
大概是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康熙开始主动干预此事,把挑起这场事端的阎当叫到了北京。见面之后,康熙才发现,这个在中国呆了很多年,要求禁止中国礼仪的传教士,居然不懂中文,对中国礼仪文化更是一窍不通,于是又把阎当训了一顿。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朝地球仪
对于怀揣着教皇谕令的铎罗,康熙帝怕他呆在都城惹事,派官员名为保护,暗为押送,强行带去了南京。可是,铎罗软硬不吃,在南京公布了教皇的谕令,不仅宣布禁止中国教徒尊孔祭祖,还要求禁绝一切不符合基督教规范的中国礼仪,有胆敢违抗者,一律处以“弃绝”的惩罚。
铎罗的做法让康熙帝很生气,作为回应,康熙下令驱逐阎当等几十个传教士。不过,此时的康熙还没有想把事情做绝,他同时传令给传教士群体,如果他们遵守利玛窦的规矩,并且在清朝这里备案登记,不再返回欧洲,还是可以继续在华传教。
在这里,康熙帝给传教留了最后一扇窗,那就是“利玛窦的规矩”,作为君主,康熙能有这等让步,已经不容易。然而,在并不了解中国政治文化的教宗看来,这是中国人对神圣教廷的挑战,必须重拳还击。
康熙五十四年,教宗克莱门特十一世发布谕令,重新申明了此前的禁令,表示到此为止,彻底结束“中国礼仪之争”。显然,教廷的态度明确且强硬,在礼仪问题上,中国人没有发言权,必须服从。
对于处在鼎盛时期的清帝国而言,这样的谕令显然是挑衅。康熙看过这道文件之后,给出了自己的最终批复:“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此后,虽然一直有传教士在清朝的宫廷活动,并且得到了很高的礼遇,但他们都不能在华传教,天主教只能以地下方式在中国缓慢发展。
影视剧中的宫廷传教士
围绕中国礼仪问题,教廷全面否定利玛窦的“规矩”,结果换来了清朝的严厉对抗,以至于此前百年积累的传教成果几乎毁于一旦。但在教廷看来,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乾隆七年,教宗本笃十四世再次颁布命令,高度肯定了此前的做法,明确表示还要禁止中国礼仪。直到1939年,出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教宗庇护十二世签署了新的命令,宣布撤销对中国教徒尊孔、祭祖的禁令,这才算是扭转成见,为“中国礼仪之争”画上了句号。
历史到此告一段落,但留给后人的问题还远没有结束。一方面,对于明清以来这段所谓“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如今似乎有一种高度赞扬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舆论,把他们的地位拔高到了空前的程度。然而,我们不禁要思考,利玛窦推动“合儒”,到底是要用中国文化改造基督教,还是要给基督教披上中国文化的外衣,来改造中国人?
仔细想想,应该不难得到结论。
事实上,在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方面,利玛窦等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比如在清朝初年,张星曜写了《天儒同异考》这本书,从“天教合儒”出发,最终阐释了“天教超儒”的观点。当中国士人放下戒心,用自己的方式接受了基督教,传教的空间自然会成倍的扩张。
从根本上说,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也促进了中西方交流,但在宗教方面,他们的目的不是“适应”中国文化,而是换一个方式改造中国人,最终让信徒接受基督教文化。
另一个问题,则显得更为现实。看起来,1939年教宗庇护十二世发布通谕,允许尊孔祭祖,终结了长达三百年的中国礼仪之争。然而,直到今天,国内还有一些见不得光的教会组织,依然要求信徒“跟主走”,禁止祭拜祖先。在一些老年人居多的社区、村落,这种情况尤为多见。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家庭生活的样态发生明显改变,老人们慢慢被囊括进宗教团体中,以一种教友互助的方式交友、生活。
在当代世界,基督教在中国,究竟应该以怎样一种状态存在?中国的基督徒能否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某种意义上,这个问题还值得持续关注、讨论,甚至是监督与管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将‘抵制’南非主办的G20峰会” 评论 71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115“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58“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58“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3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将‘抵制’南非主办的G20峰会”
-
黄仁勋:美国管制对华出口,失败
-
梅德韦杰夫督促乌克兰抓住“最后机会”
-
马斯克将大幅削减政治支出,“死守”特斯拉
-
特朗普说霉霉不HOT了是什么意思?白宫回应
-
鲁比奥急了:美国没有退出世界,也不会被中国取代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
为对抗中俄,特朗普砸1750亿美元打造“金穹”
-
“俄方将向中国通报谈判的所有细节”
-
光天化日下,墨西哥首都市长秘书与顾问被枪杀
-
法德喊话欧盟:赶紧取消,不然输给中美
-
日本农相辞职,此前称“从未买过大米,我家大米多到可以卖了”
-
5月LPR下调0.1%,百万30年贷款少还1.96万
-
被指过于“亲华”,李在明:不能全盘押注美国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