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持续数个世纪的辩论:中国的基督徒能否祭祖?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类文明是多元的,相应地,东西方诞生的宗教也必然存在差异。所以,当一种宗教跨过山河大海,试图影响其他民族的时候,就势必面临着文化的冲突。
在历史上,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出现。特别是新航路开辟之后,一波又一波的欧洲传教士漂洋过海,来到世界各地。在他们的传教计划中,人口众多、版图广袤的中国,一直是“传播福音”的重要地区。自晚明以来,一批天主教的传教士进入中国社会,一度发展了为数不少的信徒。
那么,来自西方世界的天主教,是如何跨过“文化屏障”,在中国的土地上落脚的?明清时期的天主教有没有走上“中国化”的道路?理解这段历史,是我们思考当下的现实,思考“宗教中国化”这一宏大命题,无法回避的内容。
利玛窦的“妥协”
我们首先要从一个关键人物说起。
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来华传教士中,利玛窦可能是名气最大、地位最高的一位。不过,利玛窦在华的传教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正所谓“入国问禁,入乡随俗”,作为天主教最早来华的一批传教士,利玛窦到达中国之后,就面临着一系列的文化冲突。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那就是中国的教徒能不能敬孔祭祖?
基督教是一神教,上帝之外的崇拜都不能存在,按此字面理解,孔夫子和列祖列宗都是不能祭拜的。但利玛窦发现,想要禁止中国士人祭祀祖先、尊崇孔子,实在是太难了。虽然晚明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但再开放,也是建立在中华文明基础上的,尊孔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影响力深入人心。
传教士很努力地宣传基督文化,可无论他们说得多好听,拿出再多的新鲜科技,只要说从今以后不能再祭拜孔子,也不能祭祀列祖列宗,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拒绝入教。
屡屡碰壁之后,利玛窦研读起了儒家经典,终于找到了说服自己的解释。利玛窦是这么理解的:中国人祭祖,祭祀的是人而不是神,不属于宗教范畴。而且,祭祀祖先不是为了忏悔和祈福,而是寄托亲情,更与宗教没有关系。所以,祭祖不是偶像崇拜,与基督教的一神性不冲突,可以一边崇拜上帝、一边祭祀祖宗。
对于祭拜孔子,利玛窦也解释为非宗教的文化行为。他认为,中国士大夫和文人之所以尊崇孔子,是因为他们是通过学习孔子的学说,才得到了功名和官职。所以,向孔子表达感谢,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和宗教没有关系,不妨碍信仰天主。
按照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阐释,天主教与儒家文化存在一致性,他们的传教方针也呈现出“合儒”的特点。中国士人在信仰天主教的同时,依然可以尊孔、祭祖。这个策略得到了不少中国士大夫的欢迎,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一批晚明士人,接受了正式的洗礼,信奉耶稣基督,成为晚明的本土天主教徒。
但同时,他们仍然以儒家士大夫的身份生活,没有背离儒家道德伦理。他们相信天主教的“上帝”与儒家的“上帝”是一致的,乐于学习西来的知识、科学和信仰文化,并用以补充中国的传统思想。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利玛窦的成功,还有更多的原因,比如精妙的翻译就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利玛窦选用了“上帝”和“天”这两个词来翻译天主,将基督教的神圣与儒家的经典巧妙结合。利玛窦本人在这条“耶儒相容”的路上走得更远,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汉语,而且打扮成明朝士大夫模样,还对儒家经典有深刻的理解。
利玛窦在京期间颇乐于走上层路线,与许多达官贵人交好,在他去世后,内阁首辅叶向高给予了高度褒奖,称:“自古来华洋人中,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乎?”就刻板教义而言,利玛窦主动向儒学靠近,允许中国教徒尊孔祭祖,似乎是做出了妥协,但从传教效果上看,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从福建“吵”到罗马
利玛窦去世后,对于是否还要保留这些“妥协”,耶稣会士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此后,随着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关于“尊孔祭祖”等中国礼仪的讨论变得更为激烈。
在福建,耶稣会士艾儒略延续了利玛窦的策略,允许中国教徒继续祭拜祠堂、进出孔庙,这激怒了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的传教士,由此爆发了激烈的辩论。这场大论战从福建一直吵到了罗马,最终送到了教廷。
1645年,罗马教廷颁发文件,否定了耶稣会士的做法,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按照这份命令,利玛窦的策略被否定了,传教士必须直面应对与中国文化的冲突。然而,此时正逢明清鼎革,正常的传教活动难以继续,这份文件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职方外纪》书影
不久,耶稣会士卫匡国赴罗马解释,说通了教廷。于是在1656年,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发布命令,不再否定耶稣会的做法,允许中国教徒尊孔祭祖。三年后,罗马方面给中国的传教团体发布指令,明确表示不要强迫中国教徒改变礼仪风俗。
然而,从17世纪80年代,也就是康熙中叶开始,随着更多的传教团体来到中国,更保守、更激进,也更不懂中国的传教态度也随之而来。
康熙三十二年,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阎当执掌福建教会,他禁止中国教徒参加尊孔祭祖的仪式,并且废除了利玛窦所用的“天”、“上帝”等词语,规定只能以“天主”称呼唯一的神。教堂里的“敬天”匾额也不许悬挂,一律摘除。
阎当的做法实际是要全面否定此前的“合儒”策略,在礼仪问题上全面贯彻基督教的规范。若是在几十年前,耶稣会士或许还有辩解之力,但这一次,他们在欧洲的辩论中彻底落败。经过欧洲神学家们的讨论,教宗克莱孟十一世选择支持阎当,发布了谴责中国礼仪的谕令,并且派铎罗主教前往中国,向中国的传教士和教徒颁布这项谕令。
几番摇摆之后,教廷最终否定了利玛窦的“合儒”策略。随着新策略的诞生,围绕礼仪问题,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一场大冲突,变得不可避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相关推荐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26“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14“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4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8“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