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外媒想替中国男人谋“审美自由”,还得多读史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2021年,整顿娱乐圈乱象成了网络热门话题,形形色色的劣迹艺人着实让观众吃了不少大瓜。偷税漏税、贩卖假货的艺人当然要整顿,还有一些站位不正、导向不良的艺人,也被关注着。
任何领域都需要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社会影响极大的演艺圈更是如此。整顿娱乐圈乱象,包括整治不正常的审美导向,都是合情合理的。更何况,一些被网友批评为“娘炮”的演艺人士,早就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不满。
然而,中国人整顿乱象,却偏偏有人要说闲话。针对相关动态,某些作者在海外发文批评:这是“中国政府的文化战争”,“讨伐非传统的男子气概是威权主义的表现”。
这些声音还信誓旦旦地建议“中国应该尊重男人当‘小鲜肉’的自由,也应该重视中产阶层女性对于‘小鲜肉’的喜爱”,“‘小鲜肉’的温文尔雅能够矫正中国男性的大男子主义”,“中国不应只想要上世纪50年代那种刻苦勤勉的男性社会主义劳动力”……
这些虽是“嗡嗡”之声,但对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朋友来说,打着“白左”理论泛论身份政治的荒唐说法可能更具欺骗性,因此不能不引起警惕。其实,中国人在当“精致男孩”这件事情上本就不需要外国人的喉舌来指点。我们的祖先曾有过长达百年的类似的文化史经验,也用血与泪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本文想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魏晋“美男”更“花样”
如今说起“美男”,常有“日韩风”之说。其实,真要论起男人涂脂抹粉,韩国也好、日本也罢,在历史上根本排不上号,魏晋南朝才是这方面的行家。在一千多年前,那时的社会风气远比今日的“小鲜肉”、“花美男”要开放得多。某些所谓几千年一遇的花样美男,要是放到一千多年前,根本排不上号。
在魏晋南朝,能被称作“美男”的男子,首先得长得有女性特征。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盛赞过一位美男子,说他“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有着吹弹可破的肌肤。
著名的魏晋美男都得到过类似的夸赞,比如何晏“美姿仪”,潘岳“妙有姿容”,王衍“容貌整丽”。在当时,要想成为公认的美男子,不仅要长得像女子一般秀丽,言谈举止也要有女性的柔美之感。
东晋以来,江左政权逐渐稳固,士大夫的生活安定下来,女性化的审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世说新语》书影
在梁朝,士族子弟傅粉施朱,衣服要反复熏香,鞋子要跟高,走路要飘飘然。就连言谈之中,也要有女子的阴柔之美。在南朝,江南士人饯别,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得伤心流泪、哭哭啼啼,越是有身份,哭得越难过。哪怕只是一顿酒席,结束的时候大家也要流几滴眼泪,显得哀愁幽怨。
在传统观念里,男人要扛起一片天。但在南朝,这些哀愁幽怨,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士大夫,真要做点事情,大多不靠谱。
在东晋的时候,士大夫还流觞曲水、作文赋诗,搞点文化活动。萧梁以后,许多贵族子弟只知道涂脂抹粉、扭扭捏捏,一张粉扑扑、白嫩嫩的脸蛋,却什么也不会做。偶然朝廷下达命令,让他们提意见、拿主意,这些人要么推给下人,要么找别人帮忙。
当然了,若是说这些南朝美男子一无所长,倒也有些绝对。对于如何才能成为美男这个重要的话题,他们是很有研究的。这些,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做过介绍。
在魏晋南朝,美男爱豆圈的门槛,可比今天要高得多。就比如最简单的傅粉,就是一个技术活,抹什么粉、用什么手法抹,这都是有讲究的。即便能够掌握化妆打扮的技巧,而且不惜重金,配上一身香喷喷的衣服和高跟鞋,美男子的圈子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首先要看家庭出身,是不是士族门阀。然后要看个人的表现,是不是身娇的美男。最后,一些细节也很重要。
比如说话,今天有些人好好的中文不讲,总喜欢夹带几个并不复杂的洋文,显得颇为洋气。而在魏晋南朝,潮流前线的语言研究可要高得多,想成为美男,要能说洛阳话。东晋以来,南朝政权定都建康,但往前追述法统,都得联系到汉晋都城洛阳。所以,当时的美男子虽然身在长江流域,但一定要会说黄河流域的洛阳话,哪怕是已经被吴语改造的洛阳话,也得会说。
凋零的“风流”
在魏晋南朝,全方位女性化、精细化,甚至于“无用化”的士族子弟,才有资格进入美男子的行列。从后人的眼光看,这些人颇有些“自废功力”的感觉,但在当时,这样的花样美男各个都是超级“流量明星”,深受人们的追捧。
比如美男潘岳,他面容秀丽、姿态优雅、神情可爱,每逢出门,总有无数粉丝追在后面。特别是狂热的女粉丝,一个个拼了命得往前挤,争着抢着要给潘美男送吃送喝。每当有新鲜水果上市,潘岳的粉丝总是第一批抢购,然后守在门口,献给偶像。
还有个美男子叫卫阶,名声更大。有一次他去外地,把当地的粉丝给激动坏了。卫阶刚坐车进城,成千上万的粉丝就从四面八方围堵过来,人山人海、哄哄闹闹挤在一起。作为著名美男子,卫阶本来就生娇体弱,被这么多人围堵在街头,又有无数粉丝尖叫呐喊,当场就吓出了病,不久竟然死了。有个典故叫“看杀卫玠”,说得就是这么个事。
卫阶被人看死,固然是悲剧,但在当时却成了无数士人羡慕的对象。可是,我们换个角度去想,看都能看死,这样的美男子,还有胆子吗?在南朝,身娇体弱的士大夫,确实胆子很小。
比如建康令王复,出身名门望族,担负着治理都城的重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重要官员,居然从来没有骑过马。偶然一次听到马叫,王复吓了个半死,跟别人说:“这么吓人的动物,分明就是老虎,怎么能叫马呢?”
其实,在世家美男子中,王复还算是有点胆子的,至少他没被马给吓死,当时更多的美男子就是马蹄声听了也吓得半死。
正因如此,当梁朝爆发侯景之乱的时候,养尊处优的美男子们可就受罪了。这一次,可不止有战马嘶鸣,还有刀光剑影。战争爆发后,不等叛军刀劈剑砍,光是吓死的就有一大群。
此后围城粮荒,还有城破之后的叛军屠戮,使得建康城里的美男子,死了个七七八八,仅存的那几个也早就没有了白嫩嫩、娇滴滴的美男形象。
自东晋以来,士族构成了国家政治的支柱。起初,士族中固然流行女性化的美男之风,但至少还有诸如谢安、谢玄这样能够运筹帷幄、跃马临阵的男子汉。但到了南朝后期,“花美男”的审美席卷士族群体,几乎成为唯一的取向。终于,在国家危亡的时刻,只剩下了恐惧的尖叫声,再没有人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古今中外,殊途同归
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把男性的女性化审美与国家兴亡相关联,是不是太过夸大其词?对此,我们不妨拿南北朝做一个比较。
自永嘉以来,中国北方经历了残酷的战乱与深度的民族融合,北方士族之风习迥异于南方。比如儒家六艺中的“射”,拉弓射箭显然与花样美男的气质不合,南朝士族大多荒废已久。而在北方,士族子弟不仅要练习射箭之术,而且是结合战场的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在北朝的宴会中,弓箭经常是表演项目,这与南朝的莺歌漫舞、脂粉香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仰赖于士族的特权制度,南朝士大夫完全不用在意仕途和生计。所谓“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只要出身名门,即便整日傅粉施朱,也照样能当官,所以他们精心打扮自己,做精致美男子。至于国家大事,谁要是用心去做,反而会被人嘲笑。
北朝则截然不同,在北魏,江山是鲜卑人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汉族士大夫参与政权、分享权力,就必须有所作为。在北朝,士人要用“仕功”对等武将的“军功”。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地位,北朝的士人投身于实际的功业之中,在这种氛围下,长相俊美、面容姣好反而容易被打上“小白脸”的不良标签,为北朝贵族所避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