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清人塑造了三百年前的“眯眯眼”审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近年来,关于中西“审美差异”和辱华争议的新闻,频频站上热搜。杜嘉班纳那种“眯眯眼求教化”的荒诞画风犹在眼前,而最近,《雄狮少年》以及三只松鼠事件引发的争议,同样因“眯眯眼”而起。
在相关争议中,一些人把细长眼、单眼皮、眯眯眼、东方韵味、辱华这些词汇搅和在一起,相互辩论甚至彼此攻讦,种种情境颇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意味。
什么是“东方韵味”?“东方韵味”一成不变?
中外之间存在审美差异,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问,难道西方人对美女的认识,真的就与中国人不同吗?当然不是,且看中国的美女影星,在好莱坞大片中吃得开的有的是。反过来,西方的美女影星同样在中国有很多粉丝。可见,对于女性审美,至少在今天,中西方是存在很多共同点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品牌广告为什么就不能请中外同喜的美女呢?对此,很多外国人的回答是,这些美女固然很美,但她们没有“东方韵味”。
所谓的“东方韵味”是什么呢?这种韵味不重美丑,而重视东方民族的“特殊性”,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中国人独有的特点。在外貌方面,突出呈现于眯眯眼、高颧骨、厚嘴唇。除却外貌特征,还有具体的情境表达。比如,《末代皇帝》里华丽的装饰、沉静的体态、冷峻的表情……
《末代皇帝》剧照
中国女性的“美”就是这样的吗?这究竟是东方韵味,还是打着东方韵味的幌子,用文明等级论、历史停滞论描述东方?看看历史,不言自明。
对于美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文化之中。《诗经》开篇之作《关雎》就刻画了美丽的“窈窕淑女”。在其后的篇章中,中原各国的美女纷纷亮相,《桃夭》中的新娘“灼灼其华”,《硕人》里的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些女子生动呈现了两千多年前周人审美的主要标准。
自秦以后,中国进入大一统时代,地域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缩小,但审美的取向并未从此固定。
唐代以前,社会上层基本上以纤细为美,从前秦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到汉代轻盈掌中舞的赵飞燕,再到南朝“抱月飘烟一尺腰”的张静婉,这一时期文学作品、艺术绘画、人物陶俑中的美女形象,都具有纤细苗条的特点。直到唐朝初年,仍是如此。
但太宗朝以后,体态审美开始发生变化。盛唐时期的绘画作品,也都以体态丰盈作为美妇人的突出特点,而且不吝啬于展示丰腴体态。比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人,身穿薄纱,肌肤微露,显示出娇柔妩媚的身姿。
《簪花仕女图》(资料图)
从唐代中期开始,胖瘦审美再度转型,晚唐杜牧《扬州三首》中的美人已是“纤腰间长袖,王佩杂繁缨”,六朝弱不禁风的瘦弱美女已然再度回归。进入宋代,上流推崇的美女不仅要瘦弱,还要有病态之美。
明清时代,对女性审美的纤弱形象有了更为明确的描述,瘦弱之外,还要有瓜子脸、樱桃小嘴,衣服要捂得严严实实,走路也得弯腰弓背。这种形象不仅与大气奔放的盛唐美女大相径庭,比之于两宋时期的仕女形象,也有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形象也一度影响到了西方对中国女性的认知。这一点,我们后续再做展开。
总之,古代中国对于美的理解不尽一致,但总体上有回溯,也有流变,有多元的表达,也有趋于统一的共识。西方人眼中那套“东方韵味”的模板,能概括古代中国这套审美的体系吗?大家想想就明白。
传统的扬弃
中国古人评判美女,还注重容貌之外的内容。可以说,美与不美,不止是审美问题,还关乎到价值理念。
还是回归到中华文明的早期经典:《诗经》歌颂的女子,常常与农业劳动有关,特别是在与“女织”密切相关的桑树林,尤其容易酝酿爱情。南北朝“乐府双璧”的两位女主人公,也都是女织的能手。
为何美女要从事劳作呢?一种解释是,这与所谓的“德言容功”有直接关联。《礼记》言: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一个能够得到好评的女性,无论如何都不能是游手好闲、无病呻吟的人。于是,但凡是广受赞誉的美女,其美不止于容貌,更在于兼具四者。
这种美的意涵,也渗透到了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中。比如著名的《女史箴图》,所描绘的人物不止美于容貌,更重要的是有贤德。某种意义上,画家所绘的不是女性的五官,而是优雅的气质,以及透露出的贤良、聪慧、理性等品性。
明清时期人们对女性审美的内涵要求,又发生了变化。女红手艺不再重要,但琴棋书画的本领却显得尤为突出。在贾府,四位小姐的贴身侍女叫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显而易见,簪缨之家对女子的要求,已经更多转向琴棋书画,具有这些能力的,才是当时上流推崇的理想女性。
《红楼梦》剧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199“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5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93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1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