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仰韶文化西来说”是如何终结的?
最后更新: 2021-10-22 08:02:0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史书中记载的“夏”开始,迄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其实,中华文明的长度远不止于此,在进入王国时代之前,必然存在相当长的“邦国时代”,只是由于文字记载太过有限,我们很难知道更多、更久的故事。
近代以来,考古学提供了新的材料,帮助人们认识史前文明。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华大地上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文明遗址,位于河南的仰韶,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
仰韶遗址至少有两大意义,首先,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于此,这里有着“中国现代考古学圣地”的美誉;其次,首次证明了中国存在发达的史前文化。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其实是外国人挖开的,而且在发现之初,仰韶差一点颠覆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其中的缘由和故事,正是本文想要与读者分享的。
安特生与仰韶文化西来说
最早发掘并研究仰韶遗址的,是瑞典人安特生。按照音译,他的名字应该是约翰•贡纳尔•安德松,安特生是中文名字。此人虽然在考古学享有盛名,但他的本职却是一位地质学家,能够来到中国也是出于地质学的原因。
袁世凯掌握政权之后,北洋政府有意发展工业,但当时国内铁矿、煤矿资源都比较有限,急需勘探矿藏。自晚清以来,中国吃尽了西方列强的亏,这一次找勘探专家尤其谨慎。
在当时的西方国家中,瑞典是少数几个没怎么欺负过中国,而且科技水平还不错的,于是在丁文江的建议下,北洋政府向时任瑞典国家地质调查所所长的安特生发去聘书,请他来华勘探。
安特生(资料图)
安特生欣然接受了这份万里之外的邀请,不只是出于优厚的待遇,还源自其个人爱好:考古。安特生来到中国之后,一边开展工作,一边收集古物、发掘遗址,倒也是两不耽误。短短几年时间,他就找了好几处铁矿,得到了北洋政府的嘉奖,袁世凯还亲自接见了他。此外,他还在北京、山西等地采集化石、尝试发掘,这其中就包括后来闻名世界的北京周口店遗址。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安特生得到了北洋政府的重视,这为他搜集古物提供了更多的便利。1920年底,安特生的助手从河南回到北京,带回了一批石斧、石刀,以及各色各样的石器。安特生慧眼识宝,看出这些东西不是平凡之物,随即顺藤摸瓜,锁定了石器的来源:河南渑池县仰韶村。
第二年,安特生来到仰韶村,更加确信这里埋藏着重要的史前遗址。当年秋天,在北洋政府的保护下,安特生开始了他在仰韶的发掘。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正式起步,至今整整一百年,仰韶文化也自此解开面纱。
安特生采用开探沟的方法,在仰韶村开展了两个月的发掘。他不是专业的考古学家,这次发掘也很难称得上是全面且细致,甚至不太科学。但即便如此,考古获得的丰富发现已经可以证明,这是一处从未出现于文字记载,并且在时间上早于夏朝的文明遗址。
如何解释这个未曾见于史书的遗址?这个文化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安特生以他在仰韶发现的彩陶为重点,将其与西亚、中亚发现的彩陶对比,认为具有相似性。
仰韶文化彩陶几何纹盆,图自故宫博物院。
据此,安特生猜测,仰韶彩陶文化可能是从西亚传播来的。1923年,安特生发表了《中华远古文化》的报告,提出了“西来说”的想法。
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西来说”,安特生从河南启程向西,探寻彩陶的传播之路。他在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开展调查研究与考古发掘,果然发现了具有彩陶的史前文明。
这样一来,安特生更加坚信自己对仰韶文化来源的判断。在1925年,他发表了《甘肃考古记》,总结了自己的考古发现,将甘肃发现的史前文化分为六期,认为这些史前文化层层推进,不断向东传播,最终催生了仰韶文化。
安特生及其助手1924年6月发掘齐家坪遗址(资料图),图自“民族日报”。
由于仰韶地处华夏文明核心区,且时间上早于夏商周,因此安特生提出的“仰韶文化西来说”进一步扩展,就构成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西来说的终结
早在安特生之前,李希霍芬等西方学者就提出,中国人是从中亚迁移而来的。安特生的研究,用考古材料论证了“中华文明西来说”,因此一经抛出,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李希霍芬(资料图)
有个叫傅兰克的德国汉学家备受鼓舞,认为安特生的发现彻底结束了中国文明土生土长的教条错误。他还断言,这只是一个开始,将来还会有更多的证据证明“西来说”。
不过,也并非所有学者都支持安特生的观点。早在安特生发现仰韶彩陶之初,与之交流的德国考古学家施密特就认为,仰韶的陶器与西亚陶器虽然看起来有相似之处,但仔细比较工艺、色泽、打磨,都存在差异,二者是否存在关联性,还值得商榷。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更深入的分析很难开展,微弱的质疑声音很快被支持者所掩盖。在“仰韶西来说”提出的最初十年,西方学界主流观点很支持安特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8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5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2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2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