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京:美国“载人登月计划”要塌方了?
月球门户的尴尬命运
如果SLS火箭的“被砍”令人震动,那么月球门户站的命运则更像一场静悄悄的告别。
在“阿尔忒弥斯”最初的设想中,月球门户(Lunar Gateway)被定位为一个小型轨道空间站,运行在月球近直线晕轨道(NRHO)上,既可作为登月的中转节点,又具备深空长期逗留、轨道科学实验、与未来火星任务接驳等多重功能。NASA称之为“人类迈向深空的重要跳板”,甚至暗示它将成为未来数十年太空活动的“前哨站”。
但现实比愿景更复杂。首先,在即将到来的“阿尔忒弥斯”Ⅲ任务中,月球门户将被彻底跳过。SLS火箭发射“猎户座”飞船后,将直接与SpaceX的“星舰”登月器在绕月轨道对接,再前往月面。这种“直连模式”表明:在关键节点,门户站并非“登月必需”,更像是额外构建的轨道设施。
其次,门户站本身的结构复杂、对接精度要求极高、轨道远离地球,建造与维护成本极为高昂。第一批舱段PPE与HALO虽然已基本完成并准备进入总装阶段,但发射时间一再推迟,目前暂定2027年。后续的国际模块如I-HAB、加拿大机械臂等缺乏明确时间表。这座“迷你空间站”还未诞生,命运已悬而未决。
最关键的是,门户站的建设背后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的功能定义一直模糊。是为了降低SLS运力压力,分阶段推进?还是为了给国际伙伴“分一杯羹”?还是为了服务深空科研?直到2025年,人们依然众说纷纭,NASA也始终未能拿出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短期内可见成效的答卷。
在特朗普新预算草案中,月球门户赫然在被建议取消的清单之列。不同于SLS的庞大惯性与政治绑定,门户站显然缺乏同等级别的“护身符”。它国际合作背景浓厚,政治利益分布却分散;它技术概念先进,现实价值却未被验证。
于是,它成了最先被“放弃”的一环。不是因为它最无用,而是因为它最容易被舍弃。
而当一项曾被视为“未来前哨”的深空节点都能被一纸预算草案打入冷宫,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沉重的问题:美国,还想不想继续认真登月?
跟SLS大火箭和月球门户站一起完蛋的,还有猎户座载人飞船这个倒霉孩子。图片来源:NASA
美国国家队离场了?
砍掉SLS、放弃月球门户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太空。恰恰相反,这可能是一次方向的大转弯。
从白宫预算草案释放的信号来看,特朗普政府更希望将资源集中在“更具回报率”的目标上——火星、私营航天、军事太空资产,以及人工智能与深空探测技术。这种思路本身并不难理解,毕竟登月在美国内部始终存在“重复投入”的质疑,尤其在经济下行与财政紧缩的背景下,数百亿美元投入一个“上世纪已经做到”的项目,政治号召力明显下降。
但问题在于,这种突如其来的“战略收缩”,对整个美国载人航天体系来说,是一次结构性打击。
SLS和门户站不仅仅是“技术产品”,更是支撑NASA运作和项目链条的基石。一旦它们被砍,整个阿尔忒弥斯体系将迅速塌陷:原有的生产链条、合作机制、登月路径、轨道规划、国际协作框架……都将被迫推倒重来。而“星舰”目前尚未完成入轨,更谈不上稳定的复用,靠它独立支撑美国的深空雄心,尚不现实。
这也意味着,美国在与中国的登月竞赛中,很可能率先“撤退一步”。中国的“嫦娥”“鹊桥”“梦天”等一系列任务稳步推进,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而美国则在财政、政治与技术博弈之间逐渐“失速”。
长征十号的定位和作用非常清晰,登月的方式,具备中国式的简洁优雅。
中美登月路线的分野:“登上去”与“留上去”
如果说特朗普的预算调整重创了“阿尔忒弥斯”计划的信心基础,那么进一步追问就会浮现:美国为何会走到这一步?答案之一,是它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复杂了。
当前中国与美国都将载人登月列为下一阶段的航天战略目标,但两国的技术路径和思维方式却形成鲜明对照。中国载人登月的任务方案并不依赖门户站等外部节点,而是采用两次长征十号发射、一次近月轨道交会对接的方式,直接完成登月与返回。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解读,这种模式中,载人飞船与登月舱分别进入月球轨道后对接,三名航天员中一人留轨驻守,两人登月并驾驶月面车巡视考察,之后再在轨道上完成汇合与返回。整套路径清晰、闭环明确、风险节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一种登上去再说的务实工程逻辑。
而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原本试图通过构建月球门户站这一绕轨中转节点,实现“可重复利用、长期驻留”的未来蓝图。但问题在于——这一方案尚未实现第一次登月,就已经因为预算、政治、供应链等因素陷入自我牵绊。门户站至今一舱未发,登月星舰仍处验证初期,猎户座飞船的运载成本居高不下,而SLS火箭在发射仅一次的前提下即被提议退役。一条绕远路的登月路径,被现实层层压缩后,反而变成了一场“饼画得太大而无法落地”的技术悲剧。
说到底,美国想的是“怎么留得更久”,而中国想的是“怎么先去得了”。登月是载人深空探索的门槛,它不该被复杂化、神秘化,更不应因一场未来架构的工程豪赌而迷失现实节奏。
NASA试图一步跨越“去”和“留”的门槛,在门户站尚未就绪、登月星舰仍存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绑住了整个计划的起跑线。而中国的思路则是清晰且连续的:第一步是登月成功,第二步是扩展驻留时长和任务频次,第三步才可能是门户、补加、月面基地、甚至登火任务的展开。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登月方案并不“保守”,反而代表着一种审慎却务实的工程哲学。在全球航天技术发展的长期竞争中,节奏的把握远比豪言壮志来得重要。载人航天不是一场演示,而是一场接力。如果不能稳稳地跑完第一棒,后续再多的接力布局,也不过是幻想。
最后我们用一句话,作为美国登月大火箭和月球门户站的墓志铭: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之所以被“复杂化”,是战略设计超前、执行力与国力未能配套。这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国家系统工程能力的战略透支;中国方案则务实稳健、路径简洁,是现实国力条件下的优雅实现,登月后再谈门户与驻留,更为符合任务节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硅谷科技精英如何掀起美国文化革命
2025-05-03 09:29 心智观察所 -
“这0.001克,直接影响我国主战战机性能!”
2025-05-01 19:03 科技前沿 -
电网与能源转型:从西班牙停电事件看清事实与迷思
2025-04-30 13:07 心智观察所 -
习近平: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
2025-04-29 19:11 人工智能 -
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2025-04-29 17:49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2025-04-29 06:42 航空航天 -
国家发改委: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不影响能源供应
2025-04-28 15:1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马合建赤道航天港,中国商业航天出海新突破
2025-04-28 13:32 -
当全球芯片霸主被特朗普抵住咽喉
2025-04-28 08:21 心智观察所 -
零的突破!我国天文观测再添利器
2025-04-27 17:01 科技前沿 -
美国自信崩塌的反应还不如德川幕府
2025-04-26 09:25 心智观察所 -
给“杭州模式”降温?中国目前需要“不服来战”的城市竞争氛围
2025-04-25 08:32 心智观察所 -
第六次“太空会师”!太空全家福来了
2025-04-25 06:39 航空航天 -
“期待在太空中圆自己一个武侠梦!”
2025-04-23 11:25 航空航天 -
中国空间站要有“新客人”了
2025-04-23 09:57 巴铁 -
神舟二十号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
2025-04-23 09:15 航空航天 -
神二十航天员乘组公布:陈冬、陈中瑞、王杰
2025-04-23 09:12 -
关税风暴,扯开了美国金融资本“霸权交接”帷幕
2025-04-23 08:31 心智观察所 -
八女“狙击”特朗普,美国关税战后院起火
2025-04-22 08:20 心智观察所 -
特朗普“敲诈”黄仁勋,为华为献上“助攻”
2025-04-21 16:35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36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80“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58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3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