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山头:被中国调查,英伟达不找找美国政府?
最后更新: 2024-12-13 07:52:29【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山头】
近期,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次调查并非临时起意,而是针对2020年英伟达收购Mellanox(迈络思科技)时承诺的附加条款展开的合规性检查。作为国际科技巨头,英伟达在全球AI芯片市场的统治地位和其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的特殊角色,使这场调查具有多重意义。
英伟达在2020年收购Mellanox时,为了顺利通过包括中国在内多个国家的反垄断审查,签订了一系列附加承诺。这些承诺包括:
1. 禁止强制搭售:确保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产品和服务。
2. 保障客户选择权:维护第三方硬件、软件生态的开放性。
3. 保持软件开源:保护全球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利益。
4. 保护第三方信息安全:维护商业机密不被滥用。
5. 公平供应产品:尤其是对中国市场,需继续提供GPU加速器、高速网络互联设备及相关配件。
其中,“公平供应产品”最为关键,明确要求英伟达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向中国市场提供上述核心产品。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华出口限制的加剧,英伟达停止向中国出口高端GPU芯片和相关设备。这一行为已明显违背其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也成为本次调查的直接导火索。
2021年,美国商务部强化对华出口管控,英伟达曾试图通过推出阉割版GPU(如A100和H100的中国版本)维持中方市场,但这并未能让其完全摆脱窘境。
2023年,美国进一步升级对华半导体技术封锁。英伟达迫于压力,停止向中国出口新一代高性能GPU及相关技术设备。这一决策不仅让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急剧下滑,也直接触及了中国市场监管机构的底线。公平供应条款的失效,使英伟达面临合同违约和法律诉讼的双重风险。
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地位堪称“垄断级”。2022年数据显示,其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0%,在中国AI加速卡市场更是高达85%,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占比为10%。尽管美国限制政策对英伟达的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其行业统治地位并未动摇。
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收入贡献占比已降至4%-6%。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仅反映直接销售收入,并未考虑英伟达芯片在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广泛应用。如果包括中间件和终端设备,英伟达实际在中国市场的间接影响远超其直接销售额。
类似案例可参考美光科技。2023年,中国因网络安全问题对美光产品实施采购禁令,这一禁令仅针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而且整个中国的直接营收也仅占美光总营收的10%。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美光随后一个财季的营收同比下降53%,净亏损23亿美元。这表明,即使直接市场占比不高,但供应链和信任危机带来的间接影响是巨大的。
随后美光收起了其傲慢态度,甚至来了一个大反转,宣布对西安工厂追加40亿元的投资。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潜在影响也遵循类似逻辑。如果被判定为垄断并受到制裁,或许不仅会影响直接销售收入,还将波及所有搭载英伟达芯片的设备(如PC、游戏机、汽车等),甚至影响到其在中国以外的市场的份额。
中国并非唯一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的国家。2023年以来,英伟达在多个国家频繁遭遇反垄断指控:
• 法国:2023年7月,法国宣布计划对英伟达展开反竞争调查。
• 欧盟:欧盟反垄断机构已开始对英伟达的商业行为进行审查。
• 美国:2023年8月,美国司法部对英伟达展开了两项反垄断调查。
如果中国的调查结果认定英伟达存在垄断行为,将对其他国家的调查产生示范效应,类似于2018-2019年波音737 Max事件的连锁反应。这不仅会加剧英伟达的法律风险,也可能进一步冲击其全球市场份额。
中国不仅是英伟达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更是其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英伟达芯片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制造的终端产品中(如智能手机、PC、汽车等)。一旦中国对英伟达采取反制措施,其影响将不仅限于中国市场,还会波及全球消费者。
与美光被中国市场替代的背景类似,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正在被动摇。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加速布局AI芯片产业,如寒武纪、华为昇腾等,已逐步推出与英伟达GPU竞争的产品。一旦这些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受到冲击。
中国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实际上是全球市场公平竞争规则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已多次对外资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例如:
• 微软:因滥用其Windows系统市场地位被调查。
• 高通:因反竞争行为被罚款60亿元。
• 通用汽车:因限制最低转售价被罚款。
这些调查表明,中国并非专门针对美国企业,而是以维护市场公平为原则。同时,美国企业仍在积极扩展中国市场业务,这表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并未因监管行为而削弱。
对于英伟达来说,也正面临艰难抉择:
• 遵守美国商务部的限制政策,对中国采取歧视性措施,可能违反中国法律法规;
• 履行对中国的承诺,则可能引发美国政府的不满。
这一两难局面源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强硬态度。要化解这一困境,英伟达只能寄希望于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变。中国客户无法获得应有的产品和服务,显然中国政府不会对此无动于衷。
越南总理范明政与黄仁勋签署协议 越通社
大家可能注意到,近期,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中国周边地区频繁活动。在笔者看来其可能有以下目的:
首先是抢占新兴市场,防止竞争者占领。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竞争日益激烈。英伟达通过在越南、日本等地的投资与合作,巩固其在亚洲市场的领先地位,防止中国竞争者在这些新兴市场取得优势。黄仁勋曾表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华为。
其次是弥补中国市场限制带来的损失。由于美国对华出口限制,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通过拓展周边市场,英伟达希望减少在华业务受限带来的营收影响。
黄仁勋此举虽然看起来热闹,其实也属于无奈之举。
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得抓紧实现芯片技术上的突破,真正让美国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到那时,对于黄仁勋来说,可能也算松了口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一箭5星!我国成功发射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
2024-12-12 19:01 航空航天 -
“AI曼哈顿”背后,游走着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
2024-12-12 13:57 心智观察所 -
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正式投运
2024-12-11 22:18 能源战略 -
如何破解新能源行业“内卷”?“需要商业启蒙”
2024-12-11 15:18 减排史诗 -
《自然》评出年度10大人物,两名中国人上榜
2024-12-10 23:53 观察者头条 -
《自然》公布2024年度十大人物:中国两学者入选
2024-12-10 22:51 -
国际首台!我国自主研发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验收
2024-12-10 17:37 科技前沿 -
警用机器狗走上成都街头,背后华为、成都国资浮现
2024-12-10 11:42 华为 -
-
新突破!“天衍504”发布
2024-12-07 22:14 中国精造 -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中国位置关键”
2024-12-06 11:56 -
又双叒叕推迟,NASA仍较劲:要比中国早一步登月
2024-12-06 11:23 航空航天 -
全球首座!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热采一号”有多厉害?
2024-12-04 06:36 科技前沿 -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有火箭残骸掉落
2024-12-03 18:47 航空航天 -
扎根产业沃土,拥抱世纪机遇,贺利氏电子中国布局再提速
2024-12-02 10:21 -
位于南极大陆!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建成
2024-12-02 06:44 科技前沿 -
1000km/h的超级高铁还支持5G,中国:可行!
2024-12-01 13:44 高铁世纪 -
关于生命起源,中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2024-12-01 08:55 -
“我问马斯克,中国会比美国先去火星吗?”
2024-11-30 09:21 心智观察所 -
特朗普阻挡不了中国电动车出海
2024-11-28 13:39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7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