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鄢一龙:中国崛起打破三大发展迷思,走向“共同体主义”
四、既集中高效,又生动活泼的政治新路
在政治道路上,中国也走出了一条既超越苏联政治模式,也超越西方政治模式的新路。
在西方政治学视野中,中国政治体制经常被贴上“极权主义”“威权主义”“党国体制”等标签,在这种标签式思维下,中国体制被看成一种过渡型体制,并不断预言,随着私人资本力量成长、市场经济扩张、中产阶级兴起,中国政治体制将难以维持,迟早要崩溃。这是美国对中国采取“接触政策”的一个重要认识前提。
事实证明,西方出现了严重的战略误判,崩溃的并非中国,而是“中国崩溃论”本身。中国的政治体制不是大国竞争的短板,反而是强板,表现出巨大的活力,是中国不可战胜的根本性制度优势所在。
虽然“威权主义”这个概念分辨率很低,越来越难以解释中国政治实际运行,但是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始终坚持这种刻舟求剑式思维,将“威权主义”加上了几十个不同的限定语来描述中国的政治体制。这没能增强其解释力,而只是凸显其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
中国政治体制被贴上“威权主义”标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西方人认为中国的政治权力过于集中。事实上,西方引以为豪的权力分立原则,到了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政治体制僵化与低效的症结所在。
笔者认为,中国政治体制不是分立体制,而是“分工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为“七权分工”,包括:党中央领导权,全国人大立法权,国务院行政权,政协协商权,国家监委监察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权,中央军委军事权。正是由于党中央领导权的统合功能使得中国政治体制是分工体制,而不是分立体制。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运行原则是分工协同,是“有为政府”架构;而美国政治体制基本运行原则是分权制衡,是“有限政府”架构。
相比之下,中国政治体制比美国表现出更高效率与更高效能。美国选择分立体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避免权力腐化,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权力的滥用,但是它以体制的低效为代价,同时也没能避免一些人利用制度漏洞实施大量“阳光下的腐败”。中国通过监督,而不是制衡来避免权力腐化,效率和清廉二者可以兼得。
中国常被诟病没有竞争性选举。事实上,今天的西方竞争性选举已经蜕变为“竞争性选秀”,成为国家领导人缺乏专业能力、体制短视、政策反复无常的根源所在。中国政府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逐级竞争性选拔,同时也运用选举、考试等方式。竞争性选拔是基于实际绩效,而不是选举能力,选拔出来的是实干的、具有丰富经验,且受组织监管的领导干部,不是善于作秀的政客。同时,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也使得中国的政策具有延续性,避免了竞争性选举体制中不同政党轮流“坐庄”带来的政策不断“翻烧饼”。
与“威权主义”标签相对应,西方经常说中国没有民主。其实真正了解中国政治运行状况,就知道说中国没有民主,就如同说撒哈拉沙漠没有沙子,《红楼梦》没有写爱情故事一样荒谬。中国式民主不同于以选举为中心的西方式民主,而是全过程民主、多渠道民主、实质民主。例如对中国决策过程经常贴的一个标签是“碎片化威权主义”,或者有的学者干脆称之为“黑箱模式”,这种解释要么张冠李戴,要么不明就里。事实上,中国决策过程就是中国式决策民主的体现。中国形成了“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能够通过民主机制来集中各方智慧制定高质量的政策。
以五年规划为例,在长达两三年的规划编制过程中,无数人在其中贡献智慧,大量的深入调研、课题研究和反复讨论才最终形成了短短几万字的文本,可谓是一字千金、一字千钧。“集思广益型”决策的参与主体构成了中国的“政策圈”,包括决策层、起草层、参与层三层。党和国家领导人引导规划编制,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决策会议对不同编制环节进行把关,规划编制成立起草组,有关人员负责规划起草,人大、政协等其他国家机关参与调研、提供建议,智库、专家和公众通过不同渠道参与规划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五年计划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图源:BETTMANN)
“集思广益型”决策是先民主后集中,寓科学于民主的新型决策模式。我们有意识地用传统语言来描绘“集思广益型”决策的五阶段模型。(1)屈群策:在编制政策文本前期动员各方建言献策,这是政策制定前期的“头脑风暴”。(2)集众思:起草组落实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综合各方意见,收集有关信息,起草阶段性政策文本。(3)广征询:阶段性政策文本形成后,向各方征求意见并修改,形成政策草案。(4)合议决:在不同决策层面,通过正式的会议集体商讨决定,形成正式政策文件。(5)告四方:将已经形成的政策文件,向各方传达和贯彻。
五、“公天下”治理新路
在治理道路上,中国也超越了西方“善治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国式治理道路。
中国治理现代化并非西方化,不是要实现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入的所谓“善治”。中国的文明基础、基本国情与社会制度都不同于西方,中国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制度、治理体系的自我完善。
谈善治完全不必言必称西方,以为善治不过是舶来品。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最丰富善治传统的国家,《道德经》就已经提出了“正善治”,诸子百家学说主要都是在谈如何治理好国家,漫长的历史中涌现出无数善治的伟大思想与实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传统善治可以概括为“公天下”之治,中国传统文化是“公本位”,而非“私本位”,政权不过是“上天”实行其公意,为天下人治理天下之治具,好的治理就是最大程度体现公共意志,保障公共利益的治理。传统的“公天下”之治包括以下具体内涵:
其一,“天下为主,君为客”。“尊君以克个体之偏,民本以克君主之私,二者并举以臻于公”。立君是为治天下,君主是国家共同体的代表,而以君主之尊,却要以民为本,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听为听,以百姓命为命,才能“上下交,其志同也”。
其二,寓封建之意于郡县。封建郡县之争贯穿中国历史,举其大要,封建“多出于势所不得不然,郡县制乃是长治久安,大公之制,同时郡县亦有其专在上之失”,顾炎武所谓的“寓封建之意于郡县”是中国传统治理的有效模式。
其三,选贤举能。中国选贤举能制度源远流长,天下非君主所能独治,而是要与贤能之士共治之,不问出身贵贱,唯德才是举。
其四,德主刑辅、礼法合治。治理本末次序是导之以德、约之以礼、齐之以政、裁之以法。德礼为治本,而政法为治道之末。
其五,中国为本,天下为怀。“远近、小大若一”,善治非治一身、一家、一国而是要治天下,执其两端用其中,“中国为本,天下为怀”当恰若一而非一之意。
“公天下”传统善治对于今天推进治理现代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善治是将传统治道与现代的治理观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技术有机结合,创造更高水平的善治。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中国式善治,根本在于实现人民的主体性,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中国善治可以概括为中国式善治“钻石模型”,包括“先锋性政党”“有为政府”“共益市场”“有机社会”四个要素,共同保障人民主体性的实现。
理解中国式善治,首先要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认知陷阱,不能套用西方选举式政党思维看待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领导、组织与动员党员及人民实现国家战略使命的组织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性是实现其组织性功能的前提,也是实现中国式善治的关键变量。中国共产党不是精英党而是先锋党,精英党是在人民之上,而先锋党是在人民之中,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冲锋在前、享受在后。
中国政府是“有为政府”而不是有限政府。党的领导使得国家的权力实现了有效统合,体制运行更有效率,使得中国能够实现政治上高度集中与行政上分权的统一,党的群众路线内嵌于政府体制中。这使得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而并非有限责任政府。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益性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服务于人民福祉的最大化,而不是服务于资本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建设“有机社会”而不是所谓的“公民社会”。在一个流动的陌生人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国能够建设“有机社会”的前提在于党的领导在其中所扮演的社会黏合剂、催化剂的角色,这使社会成为既保持高度多样性,又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有机整体。
-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赵珺婕 
-
美国南部新冠病例激增,卫生官员警告“第四波疫情已经到来”
2021-07-21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老板上天了,员工却还在地球干苦力”…贝索斯这样回
2021-07-20 22:28 航空航天 -
东京都今日疫情:新增1387例,感染Delta株人数创纪录
2021-07-20 22:14 日本 -
他在日本宣布:今年在亚洲永久部署两艘军舰
2021-07-20 19:57 日本 -
“约翰逊曾拒绝封城,反正死的大多是80多岁老人”
2021-07-20 19: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官员:若幸运明年可望控制住新冠疫情
2021-07-20 19: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法媒:马里过渡期总统遇刺
2021-07-20 18:42 -
外媒:以色列窃听软件潜在监控名单里有中国外交官
2021-07-20 18:33 网络安全 -
“防止尖端技术外流中国”?日本被爆将加强留学生审查
2021-07-20 18:10 日本 -
“美政府对中国小心翼翼”
2021-07-20 17:44 中美关系 -
外媒:拜登要对古巴动手了
2021-07-20 17:40 美国一梦 -
休斯敦当地大报:一年了,中国领馆该重开了
2021-07-20 17:18 中美关系 -
赵立坚:CIA对中国航空航天、政府机构等的网络渗透攻击长达11年
2021-07-20 17:05 网络安全 -
外交部:中方期待东京奥运会安全安心举办,有信心顺利接棒
2021-07-20 16:33 东京奥运会 -
前顾问爆料英国首相曾拒绝封城:因为死的都是老人
2021-07-20 16:24 不列颠 -
北约首次就“中国网络攻击”发共同声明 外交部驳斥
2021-07-20 16:19 中国外交 -
英国解封,美国务院:请勿前往
2021-07-20 16: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交部:90多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支持中国
2021-07-20 16:02 中国外交 -
多国专家学者、政界人士和媒体等发声:反对病毒溯源政治化
2021-07-20 15: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韩副外长:韩日首脑会落空,都怪他
2021-07-20 15:09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98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8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8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8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