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云汉:是谁不断把全球经济重心往东牵引?答案不言而喻
导读中国政治学者要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课题的研究,一定要从全球的视角来理解近代中华民族走过的道路,以及中国再兴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意涵。朱云汉先生试图从全球史的架构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大课题的有机联系。在这基础之上,我们才能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责任,也才能看清楚未来应该走的道路,以及可能面临的艰巨挑战。本文节选自《中国再兴的全球意涵:兼论中国道路与人类未来》,原载于《中国政治学》2019年第2辑。文章下半部分也将于近期发布,敬请期待。【文/朱云汉】
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这一百多年:从被帝国主义欺凌侵略而濒临生死存亡关头,到重建一统政治秩序与恢复民族独立自主地位, 然后一步步走到全球最大经济体量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再兴之路是多么曲折而不易。中国过去七十年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急起直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超越了过去各种不同民族与文明曾经创造的历史纪录;如果中国在既有的发展道路上持续前进,那么它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实际上,过去三十多年,它已经深刻地影响全球化进程以及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未来中国可能发挥的作用还会更关键,关键程度会超过历史上美国所起的作用,这对全人类的社会可持续性发展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
一、回顾世界经济活动重心的千年移转
2018年10月《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个新的霸权:中国世纪仍方兴未艾”的专题报道。这篇报道引用了一张非常醒目的历史地图,信息量很大。它最早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报告所采用,根据著名的世界经济史专家麦迪逊(Angus Maddison)领导的研究团队提供的历史估算数据绘制,展示了过去两千年来世界经济活动重心(The world's economic centre of gravity)的空间移动。从公元元年(1AD)开始,在前面1600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地理重心的位置移动的范围非常小,一开始它落在今日的中亚细亚,先微微地向南移动,然后缓慢地向中国西域移动。在这个重心的西边有被称为“人类文明摇篮”之一的两河流域,以及环地中海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等。在它的东边与东南边有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型的古文明,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两大古文明历经几千年,在大多数时期于各方面都是比较先进的,包括农耕、纺织、冶金、医药和天文。所以把各地区经济活动规模加权平均以后,世界经济地理重心长期相当接近中国与印度这两大文明板块。从16世纪开始往西北移动,到1820年以后,也就是19世纪初开始,世界经济重心的移动加速,一直往西走,这就是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段历史包含航海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
到了快要临近19世纪末的时候,北美新大陆和美国的兴起,更是把这个重心快速地往西牵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更是达到了顶峰。因为美国的板块分量太重,所以这个重心在1950年的时候,已经移到了北大西洋的中间。接下来又开始发生变化,西欧战后重建复兴了,东亚也开始发展起来。所以这个重心从1960年以后就开始慢慢往东移动。尽管有日本的兴起和东亚“四小龙”经济奇迹等,但因为美国也在发展,所以重心的移动速度并不快。但是1980年以后全球经济重心则在快速地往东移动,此时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然后到 2010年、2018年,以及预测到了2025年,重心还会继续快速东移,当然之后可能会再往东南一点,因为印度也在快速发展。
是什么力量把这个重心一直往东牵引?答案不言而喻,就是中国兴起,它是最大的牵引力量。两千年世界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预告了不久之后人类经济活动分布的重心可能会回到19世纪初的起点,甚至回到更早两千年前的起点,也就是回归更悠久的历史常态。《经济学人》在这篇报道里感叹道,如果从统计数字的构成来看,过去三四十年间很多所谓的“全球趋势”,其实主要就是中国趋势。因为中国的体量太大了,大到它自身的趋势就影响了全球大趋势下的各种指标变化,并且中国还在持续向前发展。
有了这一背景知识,我们对下面这个问题的理解就会更清楚。
这是美国智库“经济周期研究院”(Economic Cylce Research Institute)针对过去两百年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购买力评价(PPP)的GDP估算数据所绘制的统计图表。这张图表清楚地显示,从1820年(也就是中国清朝的嘉庆年间)开始到1950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国力达到顶峰的时候),整个人类历史的故事基本是西方的兴起,这些西方国家长期处于绝对支配的地位,一直持续到1970年。上图中最上面的部分是美国,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然后是英国(这些都是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主的国家),其后是法国、意大利跟德国,接下来就是荷兰等这些中小型西欧国家,以上合起来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所以,有将近两百多年,西方是人类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其他地区的民族都是配角,甚至是被他们殖民的对象。
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这两大曾经在全球经济所占份额非常高的古文明,相对的比重一路下滑,相继被葡萄牙、荷兰、法国超过,而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下滑更为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比较突出的变化是日本的兴起,但从1970年中期至今40多年来,大趋势是非西方世界开始全面兴起,尤其是亚洲,其中,中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 原标题:朱云汉 | 中国再兴的全球意涵:兼论中国道路与人类未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朝鲜军方谈近期国防试验成果:将用于开发“另一战略武器”
2019-12-15 08:11 半岛火箭 -
苏丹前总统巴希尔以涉嫌贪腐被判2年监禁
2019-12-14 23:19 非洲之窗 -
中援柬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开工:超14万平方米
2019-12-14 20:10 中国外交 -
时隔一周,朝鲜再次进行“重大试验”
2019-12-14 15:05 朝鲜现状 -
1天123条,“推特之王”又破纪录
2019-12-14 14:52 美国一梦 -
美防长谈“重中之重”:中国第一,俄罗斯第二
2019-12-14 14:30 中美关系 -
印度东北部乱套了,安倍都去不成了
2019-12-14 11:59 印度惊奇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推迟闭幕
2019-12-14 11:51 -
大选刚结束,抗议者就上街了
2019-12-14 11:23 不列颠 -
挪威电信:继续用华为5G,新增爱立信为供应商
2019-12-14 10:15 华为 -
-
约翰逊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2019-12-14 08:05 不列颠 -
美众院司法委员会通过特朗普弹劾条款,下周全院投票
2019-12-14 07:46 特朗普 -
中方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声明
2019-12-13 23:05 中美关系 -
新疆反恐纪录片被Youtube下架,外交部回应
2019-12-13 21:55 中美关系 -
令约翰逊头疼的事要来了…
2019-12-13 17:45 苏格兰独立 -
1998年弹劾案vs2019年弹劾案↓
2019-12-13 17:12 观网看片 -
-
台塑在美建厂,环保人士:把我们当“殖民地”
2019-12-13 16:36 美国经济 -
外交部三连怼:没有感受到美方善意
2019-12-13 16:06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12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41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18“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98“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32最新闻 Hot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
“过去欧洲防着中国,现在中国担忧欧洲偷”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