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为什么反智主义盛行的美国,仍是世界科技的中心?
这个问题就要从几个角度来说了。
一个角度就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虽然美国的反智主义会阻碍科技进步,但同样有更多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在推动科技进步。比如20世纪以来的美国吸收了大量各国科学家,而美国经济的霸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些都可以减少反智主义的影响。美国科技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反智主义没有造成破坏,反之亦然。而反智主义在当前没有阻碍美国科技的领导地位,也并不意味着未来同样会如此。
而另一个角度是,长期以来,美国文化上的反智主义被政治上的精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比如美国建国的时候,很多“国父”本身就是科学家或者信奉科学的人,他们设想的也是一个由民选精英治国的共和国,而非一个直接民主的国家。比如,当年宗教保守派和大陆会议反对用“疫苗”(人痘)来预防天花的时候,华盛顿能够在其他开国领导人的支持下推动人痘的接种,而没有受到反智主义的影响。
同样的道理,在美国历史上虽然政客们经常会迎合甚至煽动反智主义,但是真到了自己上的时候,往往还是会尊重一下专家。特别是从十九世纪末的进步主义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需要专家帮助他们去服务民众、推动改革,而专家也通过为民众服务来获取政治上的影响力。所以美国的知识分子往往倾向于进步主义和民主党,这也不是一个当代现象,而是从一百年前就开始的。反之,共和党与保守派对知识分子的厌恶,也是有这种历史渊源。
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5年8月14日签署《社会保障法案》 美国国会图书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分子们和政治权力之间的“结盟”,是美国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能够在根深蒂固的反智主义中存活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是这种结盟又会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不管哪个政客上台,他们都要听专业人士的话、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那民众选政客有什么意义呢?那些不受选举限制的专家,不就成了真正决定政府政策的人,不就成了可怕的“Deep State”(深层政府)了?
虽然知识分子在政府中的话语权也没那么大,真正的深层政府还得看官僚和财团,但是身在明处的他们很容易给“深层政府”背锅。而冷战时期美国政府以科学为名实施了不少阴谋,特别是在医学领域的各种不人道的实验,更是给美国民众恐惧科学的阴谋论提供了充分的基础。考虑到小罗伯特·肯尼迪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经历,他来推广阴谋论可太有说服力了。
因此,当美国政界的建制派越来越难以靠精英主义来压制民粹主义诉求的时候,那些与建制派结盟的科学家们,以及他们所推崇的科学,自然是要受到连带影响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霍夫斯塔特那个年代,美国政治的反智主义和当今时代比已经非常温和了。共和党和保守派即便厌恶知识分子,基本的精英政治的体面也还是有的。
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里,霍夫斯塔特居然还把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当成反智主义的典型案例来看待。但是艾森豪威尔是个典型的“体面人”,他还是个尊重共识、注重合作的总统,没有因为党派利益而支持麦卡锡主义,也没有因为个人理念而反对民权运动,反而还派联邦军队去小石城保护黑人学生上学。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资料图:白宫官网
在知识分子的问题上,艾森豪威尔也没有真的为所欲为。他上任之后照样任命科学顾问,支持大力发展科技,跟科学界关系不算差。用当代的眼光来看,艾森豪威尔真算不上反智,顶多是他对于知识界的精英主义不太认同罢了。真到了当总统要用人的时候,他也还是相信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也是会为他服务的。
艾森豪威尔这种体面人,在当今美国政坛,在共和党忙着准备清算而民主党忙着大赦天下防止被清算的2024年,可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霍夫斯塔特确实也有说错的地方,他对美国政治的想象力还是受到了时代的限制。他活在美国政治走向极化之前,所以他觉得美国政治里最不体面的也就是麦卡锡主义和艾森豪威尔了,完全没有预见到美国政治如今的样子,光是2024年这堆闹剧就足够让他从棺材里跳出来了。
因此单纯地认为当代美国的反智主义只是过去历史的重现,也是不准确的。事物的变化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美国政治失去体面的当下,美国的反智主义自然也要比冷战时期更加地直白和赤裸。
所以美国科学家们这些年开始着急,是有理由的。他们不知道美国政界到底还有没有曾经的“体面”,能够让科学界免受政治的过多干扰。而特朗普政府可不太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时候,把自己推动研发的新冠疫苗夸赞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结果到了第二任期,特朗普反而在推广反疫苗阴谋论,还提名了反疫苗的小肯尼迪去管公共卫生,就好像那个曾经支持疫苗的自己不存在一样。
2023年1月23日,人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游行活动,反对新冠疫苗强制令等多种防疫措施。新华社
是特朗普精神分裂了吗?不是,而是他只会支持对他有用的“科学”。而他的“科学”如果与真正的科学刚好重合,那么自然就会带来相应的发展,而没有重合的科学则会被抛弃。当年的新冠疫苗研发是这样,如今的马斯克也是这样。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良好关系,是因为特朗普关心马斯克在新能源上的科技进步吗?
所以说,只知道写联名信的美国科学家们,还是少了点对于美国反智主义的真正理解,这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讲道理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讲政治的权力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罗马尼亚大选结果被取消后,欧盟还要“追杀”TikTok
2024-12-18 12:34 欧洲乱局 -
日本私企第二次发射火箭,再失败
2024-12-18 12:02 航空航天 -
“有内鬼在搞我,我不喜欢挑事,但会干掉他们”
2024-12-18 11:33 -
特朗普怒批:愚蠢,怎么不先问问我?
2024-12-18 10:46 乌克兰之殇 -
俄司令被炸身亡,乌克兰认领
2024-12-18 10:46 俄罗斯之声 -
特鲁多向特朗普示好:明年对中国矿产加税,够硬吧
2024-12-18 10:13 -
特朗普已获得足够选举人票,正式赢得总统职位
2024-12-18 09:10 美国政治 -
瓦努阿图7.2级地震致两名中国公民不幸遇难
2024-12-18 08:57 地震 -
“若特朗普再来犯,中国忍不了,将回击得更狠”
2024-12-18 08:51 中美关系 -
波兰总理:将加快推进乌克兰入盟谈判
2024-12-18 08:03 乌克兰之殇 -
耿爽:中方愿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2024-12-18 07:16 叙利亚内战 -
一级谋杀罪!被控恐怖主义行为
2024-12-18 06:44 美国政治 -
“美国‘糊涂’几十年,终被中国抢占‘真空’”
2024-12-17 22:45 中美关系 -
埃尔多安:叙利亚没法独自克服负担,欧盟应该帮忙
2024-12-17 22:29 叙利亚内战 -
她被“加拿大州长”奉命开除?
2024-12-17 22:13 特朗普 -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27名官员是否仍受中方制裁?外交部回应
2024-12-17 22:10 中美关系 -
中方向欧盟提出严正交涉
2024-12-17 21:45 -
涉2万个零部件!“中国这招,将影响美军所有军种”
2024-12-17 21:03 中美关系 -
一些企业已回迁,“说到底,中国的质量要好得多”
2024-12-17 21:03 海外投资 -
又对峙近8小时后,撤了
2024-12-17 20:36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