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若麟:在中国问题上,跨国金融资本与西方产业资本找到了“共同语言”
于是产业资本与跨国金融资本在对待全球化问题上便产生了尖锐对立;这一对立立即导致“民选体制”运行本身出现问题;美欧“民选体制”国家都出现了极右翼膨胀的现象——如同百年前一样……
我们都知道,产业资本是具有国界性的,而金融资本则具有鲜明的跨国特性。过去,具有国界的产业资本之间发生冲突时,便是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而今天民族产业资本与跨国金融资本发生冲突,究竟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则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我们至少已经观察到,两大资本之间的冲突将会是极其剧烈的。
美国作为一个“民选体制”国家的“样版”,居然也发生败选的一方冲进国会山进行抗议的行动。支持特朗普的7500万选民甚至不接受败选的结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到2024年下一轮美国大选时(它会以一种远远超过我们心理速度的转瞬间来到我们面前),如果特朗普再次(怀疑对手作弊而)败选,这批庞大的(持枪的)红脖—蓝领群体会接受选举结果吗?不接受的话又会发生什么事?美国“民选体制”还能若无其事地维持下去吗?
我们可以非常简单地预测:如果拜登执政四年后美国经济未能全面恢复增长、如果2024年特朗普卷土重来、特别是他如果再度败选的话,美国“民选体制”必然导致剧烈内斗,甚至爆发内战。
而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欧洲“民选体制”国家都会亦步亦趋……过去,“民选体制”国家可以两派轮流执政,因为双方的幕后老板都是同一批力量——手挽着手的产业资本与跨国金融资本。然而今天产业资本开始质疑跨国金融资本在美国上台执政的合法性。
事实上,特朗普的当选几乎就可以说是美国产业资本对跨国金融资本的一次逆全球化“政变”。正是这一原因,特朗普上台后退出了很多全球化国际组织和机构,并执行了一条“美国利益优先”的逆全球化战略……
特朗普曾在一场非常著名的挑战“影子政府”的演讲中,将他的对手描述成:“由大财团和媒体公司资助的华盛顿当权派”,将他的选举称为“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将决定我们是一个自由的国度,还是我们只有民主的假象、实际却被一小撮全球特殊利益集团控制” ……这个“一小撮全球特殊利益集团”无疑就是指跨国金融资本。
今天西方国家内部潜伏的巨大危机,就是缘于反对“一小撮全球特殊利益集团”的力量正在以极右翼的面目在西方世界迅猛崛起。类似二战前夕面临全面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西方正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世界格局重演百年前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预感到,世界格局正在重演百年前的态势,其趋势如下:一是西方“民选体制”开始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危机,且这种危机不仅将会常态化,而且正在因为西方应对新冠疫情不力而进一步尖锐化。
危机的特征将是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生活水准下降、通货膨胀剧增、社会矛盾剧增……而最根本的则是因为新冠疫情而对“民选体制”本身的有效治理能力开始产生深刻的怀疑。尽管这种怀疑在西方媒体上和学术界并不明显,但在互联网上却是非常清晰可见的。
西方“民选体制”国家民众对世界的认识一向存在着两大部分: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虚拟现实”就是西方媒体所告诉民众的世界,而真实现实则是民众真正生活其中的世界。
问题是,人们在数字时代,竟更容易相信媒体所描述的“虚拟现实”而非其生活其中的“真实现实”。原因非常简单:我们不可能靠自己来认识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只能通过媒体(以及书籍、电影、广告等其他媒介)来认识。
这就给了媒体这个认识世界最主要的媒介以巨大的、无形的、主导和控制人们思想的权力。要知道,这是“民选体制”必须做到的,因为只有这样,媒体才能通过“虚拟现实”来控制、左右选民手中的那张选票的走向。
如果说,过去选民还可以通过竞选集会来直接认识总统候选人,今天基本上只能通过媒体……但问题在于,选民对他们面对的媒体所描述的“虚拟现实”已经越来越不相信了。这在美国非常明显;而欧洲国家也在步美国的后尘。这是“民选体制”建立以来几乎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所以,“民选体制”国家普遍爆发了媒体所不支持甚至竭力反对的社会运动。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的“黄马甲运动”等等。本文截稿之际在加拿大正在爆发汽车工人抗议运动,法国也出现类似的现象……这些运动与过去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几乎都把予头直接对准的是“民选体制”本身,是“民选体制”本身的危机。
如“黄马甲”运动所提出的政治诉求中就包括“直接民主”,要求通过抽签方式来建立一个“抽签议会”,来对涉及法国民众根本利益的大事进行投票决策,并要求建立选民能够控制当选议会议员投票倾向的全民公决机制等等。“占领华尔街”运动同样提出类似的政治诉求,“占领本身就是直接民主”“是对体制本身的反思”……这些都是“民选体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二是西方政治将再度如百年前一样出现极端化趋势。极右翼在主要美欧发达国家均迅猛崛起,并将导致社会矛盾呈现暴力化倾向。西方“民选体制”国家最骄傲的就是其体制的“稳定性”,即可以轮流执政、各种政治潮流均可和平共处……然而政治极端化倾向正在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出现。
2022年2月5日,法国莱姆斯,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候选人玛丽娜·勒庞举行竞选集会,多位人士在集会上发表讲话
法国极右翼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不仅在2017年大选中进入了第二轮,而且将很有可能在今年的大选中再度成为现任总统马克龙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法国极右翼甚至出现了另外一名候选人艾利克·齐姆尔,他的政治主张比勒庞更为极端,我们甚至可以将他的竞选纲领视为针对伊斯兰—穆斯林民众的宣战。最近连与他同在极右翼战壕的勒庞都声称,齐姆尔的支持者包括了纳粹分子……
2022年2月12日,法国巴黎,“自由车队”的抗议者聚集,与警方对峙,警察使用催泪弹等手段驱赶抗议民众。据报道,受到加拿大卡车司机在渥太华举行抗议示威活动的影响,法国多地驾车者组成了所谓“自由车队”,多支车队向巴黎行进,计划效仿加拿大卡车司机
除了总统大选的极端化,法国的社会运动也在极端化。“黄马甲”运动爆发后,法国当局的镇压力度是空前的,仅仅2019年3月24日一天,法国警方逮捕的示威民众中就有8700人被刑拘、2000人被判罪、390人入狱……整个运动持续数年,造成11人死亡、4400多人受伤。这是法国1968年“5月风暴”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反抗运动。
三是西方国家乃至全球很可能再度出现反犹浪潮。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穆斯林族群与犹太—基督教族群之间的冲突属于文明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但在西方国家内部反犹思潮也在迅猛回潮。
2015年西欧上万名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创下了近年新高。原因就是他们担心欧洲的反犹主义再度掀起。被称为“新反犹主义”或“第三波反犹浪潮”等各种不同名目的反犹主义目前正在悄悄然席卷欧美。欧洲几乎大多数国家都有严格禁止反犹的法律,因此这股反犹浪潮是以多种不同形式出现的。
在法国,在示威运动中曾出现一个词:“但那又是谁呢?(Mais qui?)”不理解的人会觉得莫名其妙,但实际上藏在问号背后的潜台词是:“但那又是谁(在统治世界呢)?”其所指当然非常明确就是“犹太人”。因而这句口号就被法国法庭认定为“反犹”口号。
当我们看到法国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反对派”、左翼知识分子却最终支持极右翼的阿兰·索哈尔的结果就能够理解法国“反犹现象”的现状。
一方面,索哈尔遭到越来越多的打击,法国司法部门多次因“反犹”等因素判决其罚款,甚至于2019年判他入狱、以至于他不得不出走瑞士避难;而另一方面,索哈尔的影响却越来越大。他有一本名著,书名就非常说明问题:《理解帝国:明天全球统治或者民族反抗?》,主要描述金融资本和共济会、美国、以色列等准备以和平为借口,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消灭民族国家,一统天下。
这里的“帝国”指的就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统治全球的世界政府的目标。尽管主流媒体对此书基本上不置一词、批评界也很少提及,但书一出版即登上畅销排行榜;直到2020年他的这本书出版九年后,又成为法国亚马逊网络书店政治书籍中的头号畅销书,销量甚至超过前总统萨科齐的作品……这非常充分地说明了法国和美欧很多国家一样,也有一股“反犹”暗潮在汹涌澎湃。
当特朗普论及“一小撮全球特殊利益集团”时、当索哈尔论及“帝国”时、当学者们论及“跨国金融资本”时,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这些话语都与上面提及的“反犹现象”密切相关;很多人甚至直接将犹太裔与跨国金融资本画等号。
这不仅在很多国家是“政治不正确”的,甚至在一些关键国家是违反法律的,是一个讨论禁区,甚至是学术研究禁区。如果避开这一禁区,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西方产业资本与跨国金融资本在全球化问题上的冲突一时找不到利益融合的途径和模式。
由此,普京总统提及的“所有人反对所有人”中的矛盾便表现出来。而在一百年前,正是这个矛盾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危险的是,跨国金融资本不仅与西方产业资本产生冲突,同时也卷入了当今世界的另外两大矛盾:西方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争、基督—犹太教与伊斯兰之间的文明之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美国新增感染143041例、死亡392例
2022-06-10 07:41 美国一梦 -
美国批准1.2亿美元对台军售,我国防部:强烈不满
2022-06-10 07:16 中美关系 -
新一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产生:日本瑞士等5国当选
2022-06-10 07:06 -
1周内,1名美国最高法法官、2名州长、1名参议员“逃过刺杀”
2022-06-09 22:40 美国一梦 -
美国要在拉美跟中国比“实在”,引来拉美前大使吐槽
2022-06-09 22:02 拉美左翼 -
尴尬+1
2022-06-09 21:54 -
捷克“反华”政客想拿“16+1”做文章
2022-06-09 21:44 欧洲乱局 -
美国一天然气港口爆炸,欧洲天然气期货涨超12%
2022-06-09 20:45 观网财经-海外 -
佩斯科夫:不愿用卢布支付天然气的,均已断供
2022-06-09 20:08 观察者头条 -
美众议院通过控枪法案,美媒:在参院注定“流产”
2022-06-09 19:38 美国政治 -
反对控枪,美议员:911后我们也没禁飞机啊
2022-06-09 18:45 美国枪击案 -
13岁儿子被警察枪杀,5天后才被通知,美国母亲愤怒了
2022-06-09 17:59 -
“美国必须接受这一点,东南亚国家需要中国发挥地区核心作用”
2022-06-09 17:42 -
拜登警告:若此案被推翻,美国11月将发生“小型革命”
2022-06-09 16:46 美国一梦 -
“欧盟堪称美国第51个州,还没有投票权...”
2022-06-09 16:22 欧洲乱局 -
中方:反对有关国家推动有关决议对伊朗施压
2022-06-09 16:21 中国外交 -
3名在乌参战外国人法庭上部分认罪,顿涅茨克检方:可判死刑
2022-06-09 16:12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将统一使用Type-C充电接口,近10亿台苹果设备受影响
2022-06-09 15:14 -
美安全机构又炒作中国黑客“入侵”
2022-06-09 14:41 中美关系 -
乌记者当面挑衅“除了粮食你们还偷了啥?”俄外长回怼
2022-06-09 14:41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9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31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67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00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MAGA巨星”唱反调,“中国制造真的很棒”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