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三位上海“团长”的自述
最后更新: 2022-04-14 08:06:33【文/观察者网 王慧】最近,上海正在上演一部大型纪录片《2022版我的团长我的团》,领衔主演是全体上海市民,“戏份”最多的则是各个小区的团长们。
疫情前他们是教师、行政、销售、工程师、HR等等,疫情后,他们成了蔬菜团长、水果团长、鸡蛋团长、牛奶团长......带着各个小区的居民“冲锋陷阵”。
手机是他们的“武器”,微信群是他们的“主战场”,生活物资是他们的“战略目标”。他们和冲锋在前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守护着上海,保卫着居民们的一日三餐。
团长,无疑是现在上海小区中最受欢迎的人之一。居民、团长、居委、物业之间的配合展现出了社区自治的潜力和活力。
然而,很多时候,团长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事情繁杂琐碎,但凡出点纰漏,还可能受到批评和质疑。比如说,要时刻在线;有老人不会用手机要帮忙代买;送货慢时会被催;发错货物会被找;物资质量问题得立马化身“售后”解决;商品价格高还会被怀疑拿回扣......
不得不承认,不少小区中确实存在一些为了自己赚钱而开团的团长,也确实存在某些高价团购的现象。
但是,在这座2500万的城市当中,更多的团长是义务劳动。他们助人助己,和邻居们守望相助,在疫情中共渡难关。
那么,成为一名团长需要哪些技能?会承受什么压力?又体会到了哪些人情冷暖和酸甜苦辣?
观察者网找来了上海市闵行区、长宁区、徐汇区的3位团长,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同事,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为了活下去我当了团长,现在我的头像在小区群里所向披靡”
讲述人:陈笛,观传媒新闻编辑,闵行区虹桥镇万源新城小区居民
如果你问我最近为啥跑去当团长了,我告诉你,就两个字:饿的。
长这么大,除了减肥之外,我没有挨过饿。但这次,我是非常认真地挨饿,家里真没吃的了......
本来说好封5天,天真的我就只囤了5天的伙食。5天之后,解封遥遥无期,眼瞅着就要断粮了,我开始每天只吃1顿,甚至还自制了一个存粮倒计时,2颗土豆吃4顿。
存粮表
说来也是心酸,作为一个互联网前端冲浪选手,我抢过各种票,手速可谓已臻化境,但我居然抢不到菜!而且,天天抢,天天失败,钱是怎么花也花不出去。
最后,我的邻居帮了我一把。
在这住了3年,我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居委会给我们送菜时,他把自己分到的菜全都给了我,还把我拉进了一个群里拼团。
进群当天,我就当上了团长。
我们小区很大,光是我住的南区就有132栋楼。虽然人很多,但没人愿意当团长,因为团长不仅要帮着团购,还得组织配送。不仅累,还冒风险,毕竟我们小区里转运了20多例阳性病例。
这片是动迁房,老人和小孩比较多。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不愿意派成员出来,我也很能理解。但我为了活下去,当了团长。现在,我手上已经有8个团购群了。
从我的团购经验来看,蔬菜和肉是大家时刻需要的,这两样东西在我们这个人口较多的小区,随时团随时有。我带过最大的团就是菜肉混合包,一共团了250份,供货商是青浦的一个种植户,所有的菜品都是从青浦的种植园直接发到小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封控大概10天之后,米面粮油这些关键性存粮就需要补给了。这时候,鸡蛋、牛奶的需求也上来了。
最不好团的必需品是调料,尤其是一些小调料。由于量不大,所以很难成团。我旁边的邻居说,他家盐和酱油都没了,只能靠方便面的调料做饭,一包调料都不舍得一次放完。
作为团长,事实上需要协调四方:居委会、物业等(官方组织);购买住户;物资供应商;配送志愿者。
居委会给出了明确的开团要求,团长需要签下承诺书,全程负责货物的消杀、分拣、配送等工作。大批量的团购运送需要团长自己召集群内1-4名志愿者协助配送,采取无接触配送方式。团长及参加配送的志愿者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打过两针及以上新冠疫苗。
居委会开团要求
团长承诺书
小区内的配送是团购的难点之一,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上任”之后制定一套志愿者配送的标准流程,组建了一个8人的志愿者团队。每次“出任务”,4人线下配送,1人线上配合,负责在群里叫号、问答等工作。
正在搬运货物的志愿者
陈笛团长和她团购的物资
有些时候,我还蛮失望的,因为大家对于参与到义务劳动的意愿实在太低了。
之前,有个只需要配送30份的团,除了我没人愿意配送。群里两三百人,我呼吁了很多次,没得到任何回应。
帮助小区里的老人“不掉队”也是我一直在关注的问题。
一些加入团购群的老人,如果不知道怎么操作,只要他们求助,就会有邻居们帮忙填信息、付款等。但这种对老人的照顾不是主动的,而是等老人们被发现后大家才会帮忙。
我想,特殊时刻,如果社区能够给出一个名单,告诉我们哪一栋、哪户有老人,这样就能广泛的发动邻居帮助他们,比如说开团时敲门或打电话询问。
我们能接触到的是那些跟社会有交集、有联结的老人们,而现在最悄无声息的,是那些完全默默无闻的孤独着的人,他们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团购物资消杀工作
最后分享一下最近的感受。
这几天,我真的很感动,自从当上团长和免费为大家配送的志愿者之后,我的头像在我们小区所有的群里可谓所向披靡。
我都不敢说我缺东西,只要在群里开口就有人给我送,而且邻居们还不给我付钱的机会。如果我说不要,有时候还是会有人扎个口袋、写个便签扔在我门口。
知道我烧饭技能差,一起做配送的小姐姐天天劝我去她家吃饭,她本身就是做餐饮的,饭菜烧的非常好。当然,在这种特殊时刻,我还是严格落实“非必要不出门”的政策,婉拒了小姐姐,但心底里真是万分感谢。
在小区住了几年,我不认识什么邻居,也只知道一条回家的路。但就在过去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人。小区的平面图也刻在了我的脑海里,现在只要说出几栋,我立马就能自动锁定并“导航”出最优路径。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第一次当团长,多亏了邻居们的支持和担待,也感谢大家手动刷的火箭。天黑了,我该工作了,白天为人民服务,晚上为工作拼命,加油打工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上海警方:虹口区卫健委钱文雄夫人自杀等传闻系谣言
2022-04-14 07:24 网络谣言 -
一兰州救援队驰援上海,将在黄浦区进行预防性消毒
2022-04-14 07:1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闵行:部分小区今日由“防范区”调整为“封控区”
2022-04-14 07:01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徐汇:与居委干部通话的永康路老人已转入定点医院治疗
2022-04-14 06:59 抗疫进行时 -
第五批!江苏4358名医护凌晨赴沪
2022-04-14 06:57 抗疫进行时 -
“台湾总统特使”?中方不承认!
2022-04-13 22:31 -
孙春兰:以更坚决更果断的措施,在与病毒赛跑中赢得主动!
2022-04-13 22:01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2022-04-13 21:44 -
新冠病毒顺风向传播,致“阳性楼串”?专家回应
2022-04-13 21:43 抗疫进行时 -
国常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2022-04-13 21:42 中国经济 -
厦门试点疫情防控措施优化:部分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时间缩短
2022-04-13 20:56 抗疫进行时 -
今日,6740人从这个方舱出院
2022-04-13 19:51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市监局:坚决杜绝电商平台经营者发“疫情财”
2022-04-13 17:25 抗疫进行时 -
拜登称俄军在乌行为是“种族灭绝”,中方回应
2022-04-13 17:15 -
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人选(集体)公示
2022-04-13 17:07 -
“民进党当局的‘民主自由’就是只许‘台独’放火,不许异见者点灯”
2022-04-13 16:25 台湾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744例,再创新高
2022-04-13 16:11 抗疫进行时 -
佩洛西“转阴”后,民进党当局积极邀访,国台办回应
2022-04-13 16:08 台湾 -
云南河口新增一例无症状:常坐在窗前玩手机,窗户靠近中越铁路
2022-04-13 15:2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消保委:趁疫情坐地起价的不法商家必受法律严惩
2022-04-13 15:17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18“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6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