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慧:乌边境重兵集结,哈萨克突发暴乱,中美俄如何过招?
最后更新: 2022-01-13 16:00:47乌克兰局势紧张,利好中国?
美国战略重心一直在转向印太,但如果乌克兰事态得不到缓解,这里可能成为今年全球纷争冲突的热点。
李海东认为,一旦乌克兰成为热点,这里将拖缓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区域转移的进程,现实的重大危机会迫使美国将更多战略资源重新移向欧洲。
因此,乌克兰局势越紧张,客观而言美国对华战略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有所缓解。
“两线作战对美国的战略资源分配一定是牵制,”崔洪建称,当美国要同时应对中俄时,对中国来说,外交和安全上的压力会有所减轻。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则认为,如果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发展,拜登政府可能会试图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但对于这一观点,李海东和崔洪建均认为不太可能。
乌政府军在边境地区部署坦克
“我们可以观察到,美国国内的不少主流媒体评论家或智库学者有这样一种观点:欧洲人负责解决事关乌克兰的问题,美国负责解决事关中国的问题,”李海东说,乌克兰危机如上升为军事冲突的话,美国很大可能是提供资金、军备和顾问,让乌克兰人打乌克兰人,同时鼓动欧洲人更强力地参与进去,以此展示美国所谓的领导作用。美国自身的主要资源将还是聚焦于在亚太地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
他补充道:“如果乌克兰问题和台海问题因美国的挑动而同时热起来,美国很可能都会掺和,只不过是哪里资源给的多,哪里资源给的少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俄快速提升双方战略合作水平,将对美国产生更大影响。中俄两国加强战略协调,持续增强对美国的施压力度,会推动其因持续遭受重大挫折而尽快进入另一个自我战略反思的进程之中。”
崔洪建则也给出两大原因:
第一,美国如果这个时候因为和俄罗斯之间的问题,就反过来对中国“示好”,可能会削弱它的所谓“与中国长期全面竞争”战略的可信度。这样一来,美国前期做的工作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美国口头上或者政治上的施压不会减少,只不过在一些实质的资源分配上,可能会有所延缓。或者,美国在面对中国时会更多地借用其他力量,比如让它的一些盟友,来代替它发挥作用。因此现在美国官方已经放话出来,它在2022年的战略重点将是“推进印太战略”。
第二,要看美国跟俄罗斯谈判的情况。如果双方能达成某种共识、形势有所缓和,那么美国反过来加紧对中国施压的力度会更大。
目前来看,让美国因为乌克兰问题缓解对华关系,可能性不大。
美媒报道称,美国一些人甚至建议拜登政府对俄罗斯的要求作出让步,以便可以更集中力量应对中国,因为中国才是美国在21世纪的最大的对手。
中俄美三边互动:中国所处位置相对灵活、有利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中美俄三边关系正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有将如何何方?
李海东认为,美国的莽撞、短视,以及一系列恶劣行径,实质性地疏远了另外两个大国,从而使中俄两方联系更为紧密。
“在中美俄三边关系互动中,中国目前所处的位置相对有利。中国一方面同俄罗斯有很强的战略互信,另一方面和美国有对话基础,中美之间的经济融合就是我们对话沟通的前提,美国想和中国‘脱钩’,但短时间内做不到。”
所以,李海东认为,中国对美、对俄都有灵活性,但美俄之间没有灵活性。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零和逻辑,导致它成为了中美俄三边关系互动中处于最欠缺灵活性的一方。
“目前中美俄的状态是,中俄战略联系不断巩固,中美对话管道依然保持,而美俄之间结构性矛盾却难以调和,以至于到了无法缓和、难以妥协的地步。”
202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20年来,双方始终坚持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基础上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中俄两国不是盟友,胜似盟友。
2021年6月28日,中俄元首视频会晤,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
“这体现了双方务实的态度,”崔洪建称,中俄既有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又给对方保留一定的行动自由的空间,这也是“不是结盟,胜似结盟”的高明之处。
他分析称,两个大国之间的联盟会影响整个国际战略的平衡,一旦中俄正式结盟,便会反过来促使西方结盟。另外,结盟需要双方遵守一些约束性条件,包括在外交上要共进退、在安全上要相互保障等,因此结盟会限制双方各自的行动空间,但中俄之间没有必要在所有问题上都保持一致。
“大国之间关系处理不好,国际格局就稳定不了,这是一个铁律,”李海东说,美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拉拢小国,胁迫大国,心思根本不在稳定大国关系身上。
美国认为,只要把中小国家抓到自己手里,在处理同大国关系时,就可以迫使其他大国屈服。“这个逻辑很糟糕,因为有这个逻辑,美国把欧洲众多中小国家都拉到北约里面去了,结果是惹毛了俄罗斯的关系;它在亚太地区持续拉拢东盟,最终不但东盟不愿意追随美国,反而得罪了中国。”李海东补充道。
他强调,美国这种不关注大国诉求、不注重大国协调带来的大国关系动荡,一定会导致国际秩序与体系的高度混乱。所以,美国是国际秩序构建和国际体系稳定的最大危险源。
但崔洪建不太认同美国“只拉小国、不顾大国”的观点。
他认为,通过拉帮结伙来充分利用“盟友”对其他大国形成围攻之势,正是美国对自身所谓“基于实力地位”的认识所致。通过北约等盟友体系能纠集起对俄罗斯的遏制、压迫和推挤,是美国尽管衰落但仍认为它能够动员西方阵营发挥战略集团优势的体现,谋的是“势”。俄罗斯尽管军事实力突出,但面对美欧的数量优势和综合实力优势,不得不借军事手段来突破战略围堵,借的是“力”。当然,通过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和眼前的哈萨克斯坦的行动来建立集团化优势并强化战略纵深,也是俄罗斯在借力谋势的动向,因为它也很清楚:从长远来看单凭一己之力难敌四面合击之势。
1月10日的美俄谈判即将开始,届时观察者网将继续为您带来深度解读。
(刘骞、张菁娟对本文采访整理、资料收集亦有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不满中国熔断赴华航班,美国扬言“采取行动”
2022-01-13 15:58 中美关系 -
英格兰河流水质成全欧洲最差之一,所有河流都被污染
2022-01-13 15:34 不列颠 -
“许多政客悄悄偷打加强针,但他们胆小不敢说”
2022-01-13 15:01 特朗普 -
朝鲜试射两发高超导弹后,美国再次发动制裁
2022-01-13 12:42 朝鲜现状 -
立民调:近2/3受访者不满政府对华政策,外长狡辩:问题错了
2022-01-13 12:02 中国外交 -
“白宫官员言论之荒谬充分体现美国教育质量”
2022-01-13 12:00 凉战 -
福奇:奥密克戎在美国将感染“几乎每一个人”
2022-01-13 11: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哈新政府首次会议关注经济,计划提高民众收入
2022-01-13 11:02 -
4小时会谈互不相让,俄罗斯与北约“分歧难弥”
2022-01-13 10:30 观察者头条 -
被批任人唯亲后,纽约市长给亲弟降职了
2022-01-13 10:07 美国一梦 -
杨恕:哈骚乱不排除外部势力,但主要原因在国内矛盾
2022-01-13 09:49 -
伊朗委内瑞拉等8国因拖欠会费,被联大暂停投票权
2022-01-13 09:32 欢乐联合国 -
香港警队7月1日起全面转用中式步操,已推出电子学习课程
2022-01-13 08:51 心连心 爱香港 -
叙利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
2022-01-13 07:58 一带一路 -
世卫:新冠肺炎将逐渐变为地方性流行病
2022-01-13 07: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文在寅热门“接班人”所涉丑闻发酵,3名涉事者死亡
2022-01-13 07:44 三八线之南 -
面临拆分?脸书第二次反垄断申诉被驳回
2022-01-12 22:43 大公司 -
续创近40年新高!美国12月CPI同比涨7%
2022-01-12 22:24 美国经济 -
“看,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2022-01-12 22:13 -
英议员称大型犬碳排相当于一辆SUV,呼吁改养、共享小型犬
2022-01-12 21:39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兹:我会跟特朗普谈谈这个 评论 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2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0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9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